第265章 蘇青的血淚

字數:4848   加入書籤

A+A-


    秦瑤光穿越小說穿書後我被五個小反派嬌寵了!
    因為有人對她說“長公主娘娘,您這麽尊貴,敢公然作詩嘲諷您衝撞您,就是當麵打殺了,也沒有人敢說您半個字。”
    說這番話的人,正是周清荷。
    因此,縱奴行凶之際,長公主就站在旁邊。
    看著蘇子瑜的慘狀,她方覺暢快,舒了心裏好一口惡氣,越發覺得周清荷說得非常正確。
    翰林院是什麽地方?
    是整個大景朝最清貴之所。
    出了這等惡性事件,整個翰林院為之震蕩。
    廢了蘇子瑜後,長公主帶著人揚長而去。
    她的惡行卻被整個朝堂和路過百姓都看了個清清楚楚。
    人們總是同情弱者的,更何況是蘇子瑜這樣才學容貌出眾的青年才俊。
    待她離開後,蘇家的下人才慌慌張張將蘇子瑜送到醫館。
    他的腿能接上,又求了太醫,總算能保住。
    但長公主讓人下手太狠,痊愈後,走路微跛。
    這對蘇子瑜來說,是個巨大無比的打擊。
    可比腿更嚴重的事情,是他的右手再也無法握筆寫字。
    筋骨已斷,他的手指雖然還在,卻沒辦法指揮,根本合不攏。
    別說引以為傲的書法,就連最簡單的字,都寫不出一個。
    經此重創,蘇子瑜每天買醉在家,連翰林院都不去了。
    看著被寄予厚望的兒子人生被毀,她的母親怎肯善罷甘休?
    於是發動所有力量,彈劾長公主。
    一時間,朝野沸騰。
    翰林院、禦史台的士大夫階層,隻覺唇亡齒寒。
    一個長公主,就能當街行凶,翰林還是實打實的朝廷命官,人人自危。
    此例一開,豈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這種事?
    這時,蘇子瑜代表的不再是他一個人,是整個士大夫階層,此風不可長。
    世家勳貴也不例外。
    聽說長公主驕橫是一回事,要是哪天她的鞭子落到自家子弟頭上,又怎麽辦?
    於是,世家勳貴清流,三方勢力的意見,前所未有的統一,群情洶湧,對長公主的指責到達巔峰。
    奏章如雪花一般,飛向大司徒的案頭。
    見勢不妙,燕長青護著長公主出了京,讓她到別院暫避風頭,由他在京城從中斡旋。
    可是,在他心中,長公主此等行為,已然越界。
    在言語間,就有幾分規勸之意。
    然而,他不勸還好,越勸就越是火上澆油。
    長公主在別院待了半個月,京城的火越燒越旺,禦史台請求追責,罷黜她的長公主封號,將她貶為郡主。
    大司徒並不想貶長公主。
    因為謝家,依附皇權而生存。
    要是把長公主的罪名坐實,皇權聲望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低穀。
    屆時,恐怕朝堂上,就會群魔亂舞。
    就是他也鎮壓不住。
    而在彈劾長公主的人裏,就有不少別有用心的。
    把水攪渾,才能有機可圖。
    因為有謝殊的暗中發力、皇太後皇帝的愛護,這股風才終於要刮過去。
    直到燕長青覺得時機已到,上折子把罪責都攬到他自己身上,眼看就要平息。
    可是!
    誰能料到,住在別院裏的長公主,因為過於憤怒,使人往國子監祭酒府上栽贓嫁禍。
    誣陷蘇子瑜想要造反,給祭酒府上放入了勁弩等軍中禁品,甚至連玉璽龍袍都準備好了。
    她哪裏能知道,在暗地裏替她出主意、唆使她的人,是包藏禍心呢?!
    是她出京避禍時,崔家以保護她的名義,派來的護衛和幕僚。
    長公主想著,母族的人,怎麽著也不可能害她吧?
    再說了,隻要祭酒家背上謀反的罪名,那她廢了蘇子瑜哪裏又是什麽大事呢?
    是他活該!
    可她沒想過,蘇家又有什麽要謀反的理由。
    哪怕,在崔家的謀劃下,當真從蘇家抄出來了這些要命的物件,朝野上下都知道是長公主的栽贓。
    這麽一來,就連燕長青的折子,也無法挽回她的聲譽。
    但是,律法就是律法。
    無論蘇家是不是被陷害,光天化日之下,那麽多罪證被實實在在的抄出來,蘇家逃脫不了罪名。
    一朝傾覆。
    而謝殊,雖然並不想看見這個結果,但由蘇家擔了罪名,總比動搖皇權來得好。
    一切秩序恢複正常。
    隻有皇太後看出不妥,當皇帝大喜之下,當朝就定了蘇家的謀逆大罪,男丁全部斬首示眾,女眷充入教坊司,淪為官妓。
    當皇太後的懿旨到時,一切都遲了。
    長公主以為她贏了全部,怎知道,是失了所有?
    蘇家斬首時,她還特意打出長公主的全幅儀仗,前往刑場興奮地觀看。
    全然不知,圍觀群眾和百姓對她的痛恨。
    隻是看見蘇家的慘狀,不敢再說出口罷了。
    可他們不敢,有人敢。
    蘇家女眷被押著跪在刑場。
    這也是崔家的意思,要讓她們心裏知道畏懼,往後才不敢起了報複的心思。
    可如此冤屈不公,自然有那不怕死的。
    此人便是蘇青。
    看見長公主儀仗,她在蘇子瑜行刑前夕,做了一篇錦繡檄文,細數長公主十大罪狀,把原主罵了個狗血淋頭。
    當時,刑場一片安靜。
    隨即有人鼓掌,很快就從稀稀落落變得一片熱烈。
    法不責眾。
    這麽多人,哪怕是長公主也不能讓人把他們全都打殺了!
    他們都知道,蘇青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比起淪為官妓,她隻求速死。
    這份掌聲,既是送給她的勇氣,也是替她送行。
    原主氣得臉都青了。
    周清荷說“長公主娘娘,既然她不怕死,打殺了她卻是讓她如了願。”
    看起來是在勸原主手下留情,卻是因為深知她如今脾氣乖張,將她推向更惡的深淵。
    當長公主命人把蘇青帶上來時,蘇青不服輸不畏死的倔強眼神,深深刺痛了她。
    蘇家的慘劇,是她一手造成。
    騙得過別人,卻騙不過她自己。
    於是,原主下令,將蘇青活生生剜去雙眼,再送去教坊司。
    匆匆趕來的燕長青勸不住。
    越勸,原主越覺得他是站在別人的立場,替對方說話。
    此等惡行一經實施,刑場內人人瑟瑟,對她的怒火也越發洶湧。
    而燕長青,對她極其失望,直接搬出了長公主府,回到鎮國公府長住。
    這件事,成為長公主最後落得人彘下場的導火索。
    蘇青的血淚,蘇家的冤屈,最終得到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