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她要正名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A+A-




    秦瑤光穿越小說穿書後我被五個小反派嬌寵了!
    秦瑤光微微一笑“你不覺得,蘇姑娘很可愛嗎?”
    淳寧沿著她的視線望去,看見蘇青被大公主賜了座,雖然到現在她都還很懵,卻也並不慌張局促。
    三個孩子湊在一起,不知道在小聲說些什麽。
    或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青雖然家世容貌不及其他貴女,但她的才學乃是真材實料。
    隻是蘇家一向低調,並未替她在京中揚名。
    肚子裏有貨,哪怕是在皇子公主麵前,她也不會犯怵。
    關於這一點,秦瑤光再清楚不過了。
    要不是才情過人,她又怎會在原書劇情中,在刑場做出一篇字字珠璣聲討長公主的檄文來?
    要知道,那個時候,蘇青也隻比現在的年紀大兩歲而已。
    淳寧望了片刻,不由得點頭“皇姐說得是。”
    當蘇青坐在一眾貴女之間時,還顯不出來。
    這會兒,淳寧越看她越順眼。
    也不知道是蘇青這個孩子不錯,還是因為皇姐喜歡,所以她愛屋及烏。
    秦瑤光悄悄鬆了一口氣。
    她為什麽突然提攜蘇青?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為了心中那股突然湧現的強烈的情緒。
    她應該猜的沒錯,原主對於蘇青,是有深深愧疚的。
    果然,在她出言相助蘇青之後,心底一直盤桓不去的那股鬱氣,就消失無蹤了。
    這讓她不得不猜想,原主到底是以一個怎樣的形式,存在於她的身體中。
    難道是,原主死亡之後,發現自己生活在一本書中,成為了給周清荷墊腳的惡毒炮灰女配?
    於是幡然醒悟,想要彌補遺憾?
    可這也說不通呀。
    在見到周清荷時,自己並沒有立刻就想要她性命的仇恨情緒。
    秦瑤光按了按眉心,決定暫且擱置這道想不通的難題。
    總之,既然彌補蘇青能讓原主安心,她就彌補好了。
    或許再找機會,跟蘇家多多往來一二,借機見見那位最直接的受害者蘇子瑜。
    如果她的推測沒錯,對蘇子瑜,原主應該更加愧疚才是。
    花房裏的賀壽,熱熱鬧鬧。
    看見花骨朵一樣的孩子們,和琳琅滿目的壽禮,皇太後心情一直都很好。
    是自從崔家老夫人突然離世後,最高興的一天。
    秦瑤光和淳寧一直陪著她,謝皇後時不時要去張羅晚上的壽宴。
    皇太後笑眯眯地看著秦瑤光“樂陽,你的壽禮,還要等到晚上?”
    宮中妃嬪和誥命夫人們的壽禮,已經全都獻完了。
    包括淳寧,也獻寶似的,獻上一尊翡翠觀音像。
    玉質柔潤細膩通透,更難得的是雕工極好,將觀音大士的悲憫神情雕刻得入木三分,觀之就有一種被佛光沐浴的安寧。
    皇太後非常喜歡。
    秦瑤光神神秘秘的一笑“母後,您如果不想等,兒臣現在就獻上。”
    她想把《八仙賀壽圖》在晚上更隆重的壽宴上獻出,當著所有文武百官的麵。
    秦瑤光心裏知道,在沒有電視沒有互聯網的古代,想要洗清她之前身上的凶名惡名,並不容易。
    在這裏,隻能靠口口相傳的口碑。
    有萬民樓在,她在雹災中又幫助過不少人,還設過十日粥廠救助難民,在百姓中擁有了一定聲望。
    但是,在朝堂上,未必如此。
    人們刻板印象,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轉。
    尤其是手握大權的權貴們,他們更依賴既有經驗,來判斷一個人。
    皇太後的壽宴,非常盛大隆重,是一個絕佳的時機。
    至少,她要在文武百官麵前,喚起他們曾經的記憶——樂陽本是一位精通琴棋書畫的長公主。
    秦瑤光可以肯定,《八仙賀壽圖》這幅超越了時代的畫作一拿出來,一定會引起震撼。
    她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至於名聲,再徐徐圖之。
    她現在急需一個新的標簽,來覆蓋掉所有人對她曾有的既往印象。
    因為,她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凶名在外,不再會成為她的助力,反而會是一種累贅。
    看著她胸有成竹的模樣,把皇太後的好奇心拉到。
    “行,就如你的願,晚上再看!”
    事實證明,一切果如秦瑤光所料。
    晚上的壽宴,設在百官上朝的文德殿內。
    極肅穆莊重的大殿,如今被裝飾得喜氣洋洋。
    殿內擺開五十張大圓桌,左邊是按爵位往下排的勳貴,右邊是按官職品階排位的文臣武將,都是男子。
    在眾勳貴的前麵,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百叟宴,一共十桌,每桌十人。
    殿內的每張圓桌都是十人,取一個“十全十美”的好意頭。
    最中間,是皇家席位。
    皇帝和謝皇後分別位於皇太後兩側,以示孝心。
    但皇太後的位置更靠後一個身位,突出帝後的權威地位。
    更後麵,才坐著秦瑤光和淳寧。
    整個大殿中,隻有她們四位女子存在。
    壽宴壽宴,第一步,當然是賀壽。
    由皇帝帶頭,所有人齊齊舉杯,向皇太後祝壽。
    一時間,大殿內人聲鼎沸,全是各種好聽吉祥的祝壽賀詞。
    皇太後笑著飲了酒,就到了獻壽禮的環節。
    這個環節,從在場眾人中品階最低的人開始,然後逐步提升。
    對文武百官來說,獻壽禮當然是很有講究的。
    不能獻得太好,超過上官。
    又不能比同僚差,顯得對皇太後不夠尊敬。
    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
    第一份壽禮,是在場百叟。
    他們沒有官職在身,個個都是精神矍鑠的長壽老人。
    由各地衙門層層上報,經曆過篩選審核身家清白後,才能在鴻臚寺的安排下,得到這個寶貴的壽宴名額。
    鑒於前朝百叟宴的教訓,皇太後特意囑咐,給他們足夠的路程時間,並保證他們在京城的吃喝起居。
    萬勿讓老人舟車勞頓,發生回鄉後先後離世的慘劇。
    如今見到他們個個滿麵紅光,皇太後就放下心來。
    百叟準備的壽禮,是他們齊聲獻上一篇賀壽文章。
    這也是皇太後的主意,不要讓這份榮耀變成老人的累贅。
    看見一百位老人容光煥發頌壽辰,秦瑤光隻覺得,如果忽略其他所有不去想,這個皇朝充滿著欣欣向榮的氣息。
    一個朝代,能讓老人頤養天年,這個朝代就一定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