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影響

字數:5098   加入書籤

A+A-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12月上旬。
    經過幾天時間的發酵,輿論終於達到了頂峰。
    還得感謝一些媒體記者因為記者在此次報道中受到暴力待遇的發聲,
    客觀上,還是一定程度上為克爾納屠村事件的輿論添了把火。
    這天,輿論開始波及到國家層麵。
    華國外事部門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了記者提出的,關於莫道那兩篇報道的問題,表達了外事部門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發言人的回答,就跟分社主編向莫道說得類似,
    對於一切在戰爭中肆意殺掠平民,屠殺非戰爭人員的行為持強烈譴責的態度,
    同時,對克爾納某些武裝勢力對我華新社分社媒體人員的暴力行為強烈抗議。
    當然,
    在這件事情中,華國純粹隻是一個旁觀者,對此發表看法純粹是站在國際人道主義的角度,和受到影響的華國方麵記者角度。
    但是,
    還有一些國家就沒那麽幸運了。
    歐羅巴一些國家,以及米國境內,最開始是一些極端左翼進行小規模的遊行,要求相關國家製止克爾納國內發生的反人類行為。
    但規模都比較小,更多的人雖然對克爾納發生的慘劇抱以同情,但克爾納距離他們太遠,大多數人都對自己國家是否幹涉這件事情的處理持無所謂的態度。
    歐羅巴和米國官方對此也基本沒有什麽特別反應,畢竟這種小規模的遊行其實時有發生,有時候為了點很小的事情,都能有人遊行。
    不過,很快,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除開極端左翼之外,更多的左翼加入了這場遊行,乃至基數最大的非左非右人士,也普遍對左翼的遊行表達了一定的支持。
    因為,在莫道發表的報道被多個媒體轉載,輿論不斷上漲的時候,有人再點了把火。
    有歐陽羅相關人士透露,歐羅巴某國家和米國在幕後支持克爾納反對派勢力,誘發了克爾納的內亂,直接導致了此次慘劇的發生。
    雖然幾乎緊跟著,歐羅巴相關國家和米國對外發言人就否認了相關說法。
    並且,國際輿論開始出現一些混淆視聽的說法,以及說莫道是惡意進入克爾納軍事禁區才被扣押收繳攝像設備的說法。
    但顯然,這些話都沒啥用……在歐羅巴國家和米國對外發言人否認之後,輿論反而更大了。
    一時間,輿論上反而基本都認定了這事情是歐羅巴某些國家和米國幹的。
    同時,
    國家聯合會上,也開始有阿菲卡小國提出,國家聯合會應該要求克爾納國內停火,保證人道主義災難不繼續發生的議案。
    一時間,歐羅巴一些國家以及米國國內都有些焦頭爛額。
    輿論有用嗎?
    有時候屁用都沒有,
    當一些大國鐵了心要做某件事兒的時候,
    批判的武器始終抵不過武器的批判。
    但當一些事情的利益大,但沒有那麽大的時候,輿論又變得格外有用。
    特別是,輿論壓過這些利益的時候。
    於是,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就因為莫道的這兩篇報道,在經過接近一周多時間的發酵,
    克爾納境內竟然實現了事實上的停火。
    克爾納反對派武裝在相關社交媒體上,雖然嚴詞否認了相關屠村事件是他們做的。
    但同時卻也說,做這些事情的人,某一些部族自己的武裝人員已經被他們抓到,進行了審判。
    同時保證在他們的統治區域裏,絕對不會有這類事情再次發生。
    而這種屠村事件,也的確在輿論的壓力下,沒再大肆發生。
    而米國和歐羅巴相關國家也在巨大的國際輿論下,至少明麵上表態,將對克爾納境內實現武器禁售,
    同時對克爾納國內的人道主義局勢表示關切……
    就像是殷雁所說,莫道這兩篇報道,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
    “首領,我們真得不能再將那些混蛋幹掉嗎?”
    “暫時不能。”
    克爾納,一處據點內。
    武裝首領,一個身形有些魁梧,穿著軍裝,同時戴著眼鏡的克爾納中年男人。
    在尋常的時候,他的眼睛和臉都看不出有什麽攻擊性,反而看起來像是個和氣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一個不太和氣的愛好,物理上的吃人。
    這會兒,手裏拿著一把手槍,他反複而仔細地擦拭著,
    旁邊,他的部下有些激動地匯報著,
    “就因為那該死的報道嗎?我們真得需要隱藏嗎?我們就應該將我們的偉業宣告給所有人,這會讓更多兄弟來投奔我們的,首領!”
    部下再有些激動地說道,
    “有人已經對我們的行為不滿了……他們扛不住輿論壓力了。”
    沒抬起頭,他依舊擦拭著手槍。
    “這明明是……”
    “有些話不要說。”
    他再說了句,部下止住聲,然後停頓了陣,再望向首領,小心地問道,
    “那要不要……將那個記者……”
    部下眼裏流露出一些怨毒。
    但話緊跟著說不下去了。
    因為他的首領抬起了頭。
    “你想為我們再豎立一位強大的敵人?”
    首領隻是平靜地對著他的部下問道。
    他的部下並不愚蠢,但有時候總是太‘聰明’了。
    華國的抗議,對於同級別的國家來說,更像隻是一種態度,反製手段是其他的。
    但對於小國,小國裏的勢力來說,僅僅是抗議,就已經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因為,哪怕華國不會親自下場,也有的是辦法讓某些人感受下什麽是華國的態度。
    聽著首領的話,
    這位部下冷汗沁出了額頭。
    當然,最大的原因是,他的首領將上膛後的手槍對準了他的額頭。
    他當然知道這些事情不能做,特別是那位記者還是華新社的記者,還待在華新社分社裏。
    要是做了這件事情,他的首領會不會有事他不知道,他這個提議者多半是沒有好下場。
    但作為一位屬下,他自然要‘蠢’一點。
    隻是,他首領的反應和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我的兄弟。我不喜歡愚蠢的家夥,還有,自以為自己聰明的家夥。你明白嗎?”
    首領的眼裏沒有什麽憤怒,隻有一種天然的,對生命的漠視。
    這位部下見過許多這種眼神,甚至他有時候麵對一些‘待宰羔羊’也是這樣的目光,
    但此時,依舊感覺到了恐懼。
    “我明白,我明白。”
    他接連回應道。
    首領看了他一眼,沒再說話,隻是收起了槍。
    “那我們……”
    部下停頓了陣,再小心問道。
    “先等一等,等到輿論過去一些,再繼續……”
    首領眼裏漠然,再回答道。
    事實上,雖然迫於輿論壓力,他必須做些什麽,但不代表他真得不憤怒。
    “當時那幾個人的人頭呢?”
    “正在外邊。”
    “給我扔進鍋裏去……”
    “明白了……首領,那我先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