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局勢與優勢

字數:5097   加入書籤

A+A-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作為克爾納青年的起家之地,
    也是感受到克爾納青年一係列舉措帶來的好處最強烈的地方,
    萊爾市並沒有那麽脆弱。
    先前一輪轟炸並沒有摧毀萊爾市的意誌,
    反而隨著克爾納青年立刻予以回擊,並趁機奪回了一處大型礦場後,
    萊爾市,諾卡省以及瓦美波地區一眾被克爾納青年實控區域的平民,
    感受到了他們和克爾納青年利益上的深度綁定。
    這和一眾平民是否理解克爾納青年的理念都沒有任何關係,
    但都很清楚,他們此刻的就業,此刻吃著的食物,正在重建的屋子,
    這些都是克爾納青年帶來的。
    一旦克爾納青年被摧毀,克爾納青年之前已經實現的東西將被重新掠奪,克爾納青年承諾的,諸如重建屋子的承諾也將無法實現,他們對生活的期望將要落空。
    一輪轟炸過後,許多在克爾納青年實控區域的平民的確恐懼……恐懼克爾納青年倒下。
    於是,
    在這次事件過後,克爾納青年在各處的征兵點,再迎來了更多的人。
    不過,
    這種情形繼續進行下去,肯定是不行,
    再來幾輪這樣的轟炸,恐懼很可能就壓過理智。
    對於萊爾市,以及克爾納青年接管的區域的平民來說。
    此刻和克爾納青年站在一起,是因為克爾納青年的理念能夠帶來切實的好處。
    但如果輪番的轟炸,讓這些區域的平民需要一直遭遇比以前更艱難的環境,許多事情就很難說了。
    似乎是很短視。
    但和隨時都要被炸死的人談什麽長遠,簡直是天方夜譚。
    ……
    克爾納青年,一處隱秘指揮部。
    莫道看著兩張地圖,
    一幅是克爾納全境地圖。
    其上標注著此刻克爾納全境的基本局勢。
    從地圖上看,整個克爾納,是一個南北走向,中部有些臃腫的近橢圓。
    一百餘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總共分為十八個地區。
    地區之間的劃分帶著明顯的曾經被殖民時期的風格,
    地區之間的分界線全是筆直的一條條直線,忽略了地形。
    此刻,克爾納全境土地上,最大的兩方勢力,自然就是克爾納政府軍以及克爾納反對派。
    克爾納政府軍此刻依舊堅守著克爾納居民數量最多的,中部偏北區域的克爾納首都,以及克爾納首都以北的六個地區。
    而克爾納反對派,則是占據了克爾納南部,東北部,差不多七個地區,
    在克爾納首都南部的正麵戰場上,和克爾納政府軍形成對峙的同時,
    還從克爾納首都所在兩側的兩個地區發力,隱約對克爾納政府軍所堅守的克爾納首都形成掎角之勢。
    而剩下的四五個地區,
    基本是像克爾納青年此刻所屬的邊角區域,遠離克爾納首都,在主要戰線之外。屬於克爾納政府軍和克爾納反對派的力量都比較薄弱。
    此刻這並沒有連在一起的幾個地區裏,
    占據了西南部瓦美波地區大半的克爾納青年,就是最大的武裝力量。
    其他基本都是一盤散沙,其中稍大一些的,都是自認在克爾納反對派或者克爾納政府軍的旗下。
    然後,
    另一幅是瓦美波地區以及周邊的地圖,
    地圖上標注出了此刻克爾納反對派壓過來的兩個團的兵力,
    就像是從克爾納反對派所控製區域伸出來的一雙手,
    從瓦美波地區的南側和東側,對瓦美波地區形成了合圍。
    而克爾納政府軍調動來的兵力,雖然沒有侵入克爾納青年所在的瓦美波地區,
    但順著地形布防,堵住了克爾納青年北邊的去路。
    此刻,雖然看起來克爾納青年已經大半瓦美波地區,
    算是走上了台麵。
    但也不得不麵對兩個對此刻克爾納青年來說的龐然大物。
    克爾納青年的局勢,實際上的確是相當艱難。
    莫道看著這兩幅地圖,停頓著目光。
    旁邊,帕爾斯也在望著地圖,想著破局的辦法,眼裏帶著些血絲,許久用手搓一把臉。
    哪一方的實力似乎都比克爾納青年強,但克爾納青年又不得不麵對。
    “莫……我們要不要放棄瓦美波地區。換一個地方?”
    帕爾斯提議說了句,然後自己又再搖了搖頭。
    克爾納青年在其他地方,根本沒有平民基礎,
    而克爾納青年的幾乎全部兵力此刻都來源於瓦美波地區,
    在克爾納青年將瓦美波地區打造成基本盤的同時,也將克爾納青年基本捆死在了這兒。
    更關鍵的是,去哪兒……對於克爾納青年來說,瓦美波地區已經算是比較好的地方了。
    轉移的前提是能壯大,能破局,而不是為了轉移而轉移。
    莫道回頭看了眼帕爾斯,也沒說什麽,
    再轉過頭,看向地圖上,克爾納反對派所占領的幾個地區,
    莫道想著一些事情。
    對於此刻克爾納反對派的首領沃波爾,
    莫道也算是熟悉。
    克爾納南方部族出身的沃波爾,
    其實不一定就站在克爾納反對派背後的外部力量一邊。
    但對於克爾納青年來說,沃波爾以及沃波爾此刻掌握的力量,肯定也不是朋友。
    沃波爾或許也有讓克爾納結束部族衝突,擺脫控製的願望。
    但他要的是,以他的方式實現這一點,也就是南方部族完全壓過北方部族,或者讓北方部族完全消失,
    而看似和克爾納青年此刻理念接近一些的克爾納政府軍,其實也是類似的情況。
    兩方都不是克爾納真正的敵人,但也絕對不是朋友。
    此刻,大概是克爾納青年自誕生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即便是隻考慮局部,
    克爾納反對派壓上來的兩個團,
    在兵力上反過來壓過了克爾納青年一直以來的兵力優勢。
    在空中力量上,克爾納反對派所擁有的空中力量,同樣抵消了克爾納青年麵對之前那些武裝力量的空中優勢,
    甚至就是軍隊建製上,就是克爾納反對派再差,也不可能像之前克爾納青年麵對的那些完全不成體係的地方武裝一樣。
    某種程度上,
    克爾納青年此刻落入了當初被克爾納青年消滅的那些地方武裝的局麵。
    一直以來依賴的各項優勢蕩然無存。
    所有的戰爭必然是‘以強勝弱’,
    所有的‘以弱勝強’,都隻是一種假象。
    無非就是強的地方,不是在兵力人數和武器上等最直觀的地方。
    那克爾納青年此刻麵對遠比他強的敵人時,
    優勢在哪兒呢?
    事實上……克爾納青年麵對克爾納反對派最大的優勢,
    就在莫道自己身上——一個熟悉克爾納的現在和未來詭計的,華國將軍。
    一個上一世,被調動到哪塊邊境,
    哪塊邊境對麵的敵人都得安靜一陣的華國將軍。
    “帕爾斯,抽調我們所有能夠抽調的兵力,就在今晚,前往帕齊峽穀。你親自帶隊,注意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