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微妙的狀態
字數:5364 加入書籤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次日,整個克爾納全線戰場似乎都安靜了些。
克爾納青年這個一個地區都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武裝力量,
取得的巨大戰果,讓各方都有些發懵。
克爾納政府軍,克爾納反對派,包括克爾納反對派背後的勢力,
都有預想過,這次克爾納反對派兩個團與克爾納青年的交戰不會太容易,交戰烈度可能會比較高。
畢竟克爾納青年之前就已經表現出來掌握著相當數量和威力的火力。
這也是克爾納政府軍隔岸觀火的原因就想要看到克爾納反對派的力量受到折損。
而對於克爾納反對派背後的力量來說,則是隻想達成自己的目的,並不在乎克爾納反對派的傷亡和消耗。
但,各方勢力顯然都沒有想到,結果以這種方向呈現。
克爾納反對派與克爾納青年的交戰的確艱難,但卻是針對克爾納反對派兩個團的艱難。
一夜之間,
克爾納反對派損失了近一個團的兵力。
這從克爾納反對派控製區域伸出來的手,直接被克爾納青年砍掉了一隻。
即便是對於此刻勢大的克爾納反對派來說,
一個團的損失,也可以說是受到了重創。
從開始,克爾納反對派準備對克爾納青年動手時,就選擇了‘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這兩個團,就已經是克爾納反對派在維持住控製區的統治,以及保證和克爾納政府軍主要戰線之外,
能夠抽調出來的大部分兵力。
而現在,兩個團一下損失了一個團過後,
從瓦美波地區到整個克爾納,各方局勢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狀態。
……
次日清晨,克爾納反對派壓在瓦美波地區周邊的另一個團,直接選擇了後撤。
撤回到了克爾納反對派的實控區域。
而克爾納政府軍,先前調動到這方向的兵力依舊停留在原地,既沒有前壓也沒有後撤。
克爾納反對派與克爾納政府軍在瓦美波地區附近暫時停下了動作。
不過,在各方發懵的這段時間裏,
克爾納青年卻沒有停下來。
……
“……接下來一段時間是屬於克爾納青年的。”
在一隱秘的屋子裏,
結束前一夜的作戰後,克爾納青年的一眾高層。
包括莫道,帕爾斯都在。
莫道站在桌前,看著一眾人,目光平靜。
此刻的莫道,身上還纏著一些繃帶。
昨晚取得的戰果豐碩,但是克爾納青年也付出了不少的犧牲。
克爾納青年戰死了百餘名戰士。
其中最多的在莫道這邊。
負責襲擊一處金礦,並且以此牽製住克爾納反對派另一個團不往帕爾斯等人伏擊位置增援。
莫道率領了一百餘人,屬於克爾納青年的精銳戰士,
完美完成了任務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在敵我數量差距巨大,武器不占優勢,短時間不能撤離的情況下,
有些事情是必然的。
最終,回來的隻有四十餘人,且各個帶傷。
莫道都挨了兩槍,一槍在左腿外側,帶走了一塊肉,一槍在腹部左側,也帶走了一塊肉。
這一百多人,其中不少都是最初克爾納青年信念最純粹的那一批人,剩下的也都是經曆過數次作戰的克爾納青年精銳。
所以,即便是當時陣亡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這支隊伍依舊沒有潰散。
“犧牲的戰士做好撫恤,受傷的戰士做好治療。”
“但仗還是要接著打。”
莫道出聲對著一眾人說道。
與會的一眾人相繼點了點頭,無人有什麽意見。
有些事情,這一戰之前就計劃好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克爾納反對派乃至克爾納政府軍接下來作何反對根本不重要,
克爾納青年需要清楚自己此刻確實需要的是什麽,
“我們需要更大的騰挪空間,我們需要更大的基本盤。”
莫道望向軍事地圖,其他帕爾斯等人也都順著莫道的視線望去,
“克爾納反對派和其背後力量雖然看起來一體,實際上還是一盤散沙。”
“他們統一起各方意誌,做出切實的反應需要段時間,這段時間就是我們最好的時候。”
“讓他們考慮去吧,我們不用等他們。”
莫道再說了句。
帕爾斯等人先是笑了笑,然後笑容再收斂,臉上流露出一些肅殺。
這些發展的時間,不是誰給的,
而是克爾納青年的戰士用鮮血爭取來的。
他們自然,怎麽也不能浪費一眾戰士犧牲換來的時間。
……
並沒有沿著瓦美波地區那規整的劃分,而是沿著地勢和城市位置,
克爾納青年從此刻所控製的區域朝南以及東側繼續擴張。
當天傍晚,完成簡單休整的克爾納青年武裝就再次同時朝著瓦美波地區一處城鎮,瓦美波地區之外,南側另一個地區同時發起了進攻。
並於當晚,結束了戰鬥。
次日,
克爾納青年再次朝著下一個預定目標發起進攻。
再次日……
克爾納青年就如同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轟鳴著發動了起來。
從上到下,都不願意浪費這寶貴的時間,似乎瘋狂,實際在緊迫中冷靜地不斷運轉著。
從作戰到占領接手城鎮,
推廣克爾納青年的一係列舉措,招募兵員,練兵種種事情克爾納青年同時進行著。
就如同滾雪球般,克爾納青年擴張的區域膨脹了起來。
於是。
短短時間裏,克爾納青年將實控區域,擴展到了瓦美波地區的一大半,加上瓦美波南部接壤的,蘭賓哈地區,東部接壤的維利次地區各兩個省。
總共就是大致兩個地區大小的實控區域。
到這一步過後,
克爾納青年再次停下了擴張。
因為克爾納青年和克爾納反對派以及克爾納政府軍的控製範圍,開始接壤了。
整個局勢進入了一個更微妙的狀態。
……
而這段時間裏,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當然也不是什麽都沒做。
隻是雖然水麵之下的暗流瘋狂湧動。
但一時半會,各方勢力的意誌對克爾納青年這個成長起來的武裝力量該如何處理,或者說用什麽手段處理,
的確還沒統一。
看起來就是,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的兵力都有些明顯調動,但都沒有更進一步的實際動作。
這段時間裏,
包括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和克爾納一些外部勢力。
以及給克爾納青年武器的來源方,乃至一些國際上‘看熱鬧’的。
都有複盤那一晚,克爾納青年對克爾納反對派的伏擊。
最後得出的結論,基本是即便是再來一次,
克爾納反對派還是會踩進坑裏。
克爾納青年不知道是有情報優勢,還是其指揮官的戰略判斷,
或者兩者都有,其篤定了,克爾納反對派那兩個團不會對先前被克爾納青年占領的大礦場熟視無睹。
而一旦分兵,就讓在主場的克爾納青年在局部占據了完全的優勢。
這一仗的結局從克爾納反對派讓沃波爾的副手擔任此次作戰的指揮官,結局就已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