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戰爭走向

字數:4547   加入書籤

A+A-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克爾納青年在率先朝著南部戰線的克爾納反對派發難過後,
    從克爾納青年的兵力調動以及南部戰線的戰況,似乎是將克爾納反對派作為主要目標,南部戰線作為了主要戰場。
    但正如卡爾遜所說,這次克爾納政府軍不會再因為克爾納青年正在和克爾納反對派交戰而按兵不動。
    必然在克爾納青年主力與克爾納反對派在南部戰線開戰的時候,開辟新的戰場。
    在克爾納青年這個外部壓力下,此刻站在克爾納政府軍以及克爾納反對派後的各方勢力,難得意誌統一起來。
    即便是付出一些代價,都要將克爾納青年這個他們完全不能接受的武裝給摧毀掉。
    不過,
    當克爾納政府軍在北部以及東部戰線,朝著克爾納青年控製區域壓上來的時候,
    才意識到,事情和他們預期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前壓上來的克爾納政府軍迎麵撞上了,在各關鍵點,枕戈以待的克爾納青年第二軍。
    克爾納青年第二軍,和第一軍同樣的結構,下轄三個師以及幾個直屬營,總兵力超過兩萬。
    儼然是克爾納青年的另一支主力。
    在克爾納政府軍的主力前壓的瞬間,早已經做好準備的克爾納青年第二軍,就從東部戰線到北部戰線,這條漫長的戰線上,各作戰位置,交戰在了一起。
    從宏觀上來看,就像是氣勢洶洶的克爾納政府軍主力,往前進攻的趨勢一下戛然而止了,就像是被釘在了原地。
    原來,克爾納青年不隻是選擇了南部戰線,而是選擇了整條戰線,兩端全線開戰。
    克爾納青年從來沒有想過將克爾納青年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裏。
    ……
    “在東部戰線和北部戰線上,克爾納青年還有兩萬的主力?”
    克爾納政府軍的首領,卡爾遜,此刻也在臨近前線的位置。
    當克爾納政府軍自東部戰線和北部戰線發起的大規模進攻受挫,卡爾遜也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重複了遍此刻克爾納青年從南部到北部戰線,全線顯露出來的兵力,
    卡爾遜都沉默了下。
    雖然自之前克爾納反對派與克爾納青年的那次大規模交戰過後,
    這次開戰前,克爾納政府軍和克爾納反對派都對這件事情有了些預期,
    但當真得呈現出來的時候,卡爾遜此刻的情緒還是有些微妙。
    “也就是說,在整條戰線上,克爾納青年投入了超過四萬兵力……而克爾納青年的總兵力還可能不止於此。”
    除開此刻兩邊主戰場的四萬餘主力,克爾納青年在克爾納控製的四個地區內,還各有一些守軍。
    可能此刻克爾納青年的兵力已經逼近了五萬。
    相比於上次克爾納青年與克爾納反對派那場較大規模作戰時,
    克爾納青年控製的地區,擴到了原本的兩倍,
    而兵力數量,卻一下擴大到了原先的五倍……
    這對這件事情有些認知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難言的震撼。
    這可能是克爾納政府軍和克爾納反對派永遠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看著軍事地圖上,克爾納青年控製範圍內的那四個地區,卡爾遜情緒似乎有些複雜。
    這個兵力數量至少說明了一件事情,在這四個地區內,克爾納青年受到了克爾納人最大的支持。
    或許,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其實不隻是在和克爾納青年這五萬人作戰,
    實質上,在同時和這四個地區內,大概七百萬左右的克爾納人打仗。
    現代戰爭中,看似兵力數量對戰爭走向的影響在變小,
    但,但凡是由人發起的戰爭,必然因為人而影響結局。
    更何況,克爾納青年的火力和武器,和克爾納政府軍,和克爾納反對派並沒有什麽差距,有些地方可能還是克爾納青年更占據優勢。
    而此刻,
    在東部戰線乃至北部戰線上,克爾納青年的主力,和克爾納政府軍的主力是處於基本持平的狀態,
    但在南部戰線上,克爾納青年卻對克爾納反對派形成了兵力優勢。
    “首領,那些人希望我們加大在北部戰線和東部戰線的攻勢,投入更多兵力和火力進入到北部和東部戰線,給克爾納青年施加壓力。”
    旁邊,一位參謀與卡爾遜說道,
    卡爾遜轉過頭,看了眼參謀,
    “怎麽投入更多兵力和火力?兵力和火力從哪來?”
    “他們願意再緊急為我們一些火力上的支援。”
    顯然,克爾納青年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讓一些外部力量感覺到有些不妙了,
    似乎是害怕之前的戰爭結果再次上演,開始有些著急了。
    “那就讓他們投入進來,”
    卡爾遜轉回頭,再望向克爾納的地圖。
    克爾納反對派加上克爾納政府軍,總共占據著此刻克爾納接近十一個地區,超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口。
    但在兵力數量上,卻被隻占據著四個地區的克爾納青年持平,甚至反壓了……
    ……
    克爾納的西部,克爾納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行著。
    圍繞著克爾納青年所控製四個地區,從南到北部的整條戰線上,
    交戰三方,總共投入了差不多八萬的作戰人員。
    這幾乎已經是在各方力量推動下,克爾納這片土地上,能夠達到的極限。
    因為克爾納青年的存在,這場大決戰的戰爭烈度和規模被推到了遠超之前任何一世的程度。
    這是克爾納人在近幾十年來,爆發出的一次最暴烈的反抗,也麵對著敵人最大程度的攻擊。
    克爾納青年的敵人無法容忍克爾納青年的存在,克爾納青年表現的越是頑強,就越讓他們感覺到無法忍受。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恐懼。
    另一方麵,就正如卡爾遜所感受到的那樣,
    某種程度上,這不隻是克爾納青年和克爾納政府軍以及克爾納反對派的戰鬥,
    在這條綿延的戰場上,克爾納青年接管的四個地區內,有大量克爾納的平民,在自發的,自願的,為克爾納青年著後勤方麵的助力。
    戰火在東部,南部,北部戰線各處持續轟鳴,分散於各處,又互相統一的各交火點,構成了這龐大的戰場。
    南部戰線,
    克爾納反對派的第二任首領,原沃波爾的副手。
    再收到克爾納政府軍那邊的反饋,克爾納政府軍與克爾納另一支主力交戰上過後,
    這位首領就已經感覺到一些不妙。
    從這場大規模交戰一開始,克爾納青年的猛烈攻擊,就讓克爾納反對派陷入了劣勢。
    而此刻,克爾納政府軍被克爾納青年另一支主力拖住,也就徹底意味著,
    北部戰線和東部戰線暫時無法對克爾納反對派所在的南部戰線帶來影響,
    而在南部戰線上,克爾納反對派正在陷入愈加明顯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