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可以預見的結果
字數:5050 加入書籤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或者,你們可以往克爾納的戰場上,投入更多的火力和武器。”
卡爾遜再望向這個歐羅巴洲中年,出聲說道。
這個歐羅巴洲中年幾乎沒有什麽猶豫地搖頭,然後對卡爾遜再說道,
“卡爾遜將軍,克爾納政府軍掌握著克爾納最多的土地,最多的人口。”
“在空中力量已經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克爾納政府軍理所應當的,應該對克爾納青年保持壓製,而不是這樣。”
“我們不可能用空中轟炸的方式,將分散在,南部,東部,北部戰線,共四五個地區內的克爾納青年全給炸死。”
“把克爾納政府軍賣了,也換不來那麽多的彈藥。”
這個歐羅巴洲中年拒絕了卡爾遜的提議。
就轟炸烈度這個層麵,能夠按現在的程度再持續一段時間,就已經是極限了。
雖然拔高克爾納戰爭的烈度,
對於他們來說是有好處的。
不管是克爾納政府軍,或者說克爾納承擔這份代價,
亦或者說,讓米國以及白旗國以支持克爾納政府軍的名義承擔這份代價。
都可以為他所代表的軍工方麵的力量,攫取豐厚的利益。
但這些都是有極限的。
不管是歐羅巴洲還是阿美利加洲某國,能夠用到克爾納的力量都是有極限的。
而當這份力量傾瀉到克爾納,又沒有作用的時候,許多阻礙就會出現了。
說白了,這看似一個整體的利益集合體,實際上也是一大堆利益者集合在一起的,
而這些利益者,也是有敵人的。
而從歐羅巴洲某國和阿美利加洲某國的官方層麵來說,他們實際上比克爾納青年都更輸不起。
一旦他們更進一步的下場,
贏了還好說,
要是依舊像現在這樣……就會極大的破壞其戰略威懾力。
要是被人發現,拿克爾納這個國家的一個武裝力量都沒有辦法。
難免就會有一些力量出現異動,
從而進一步損傷他們的利益。
“那我們就輸了。”
聽著這歐羅巴洲中年拒絕了進一步增加力量投入的提議,
卡爾遜很平靜而直接了當的說道。
這歐羅巴洲中年聽著卡爾遜的話,看著卡爾遜,停頓了陣。
他對卡爾遜有些了解。
一個“蛇鼠兩端”的家夥。
克爾納反對派的出現和壯大,正是因為他代表的力量對卡爾遜這種態度的不滿。
隻不過是,克爾納青年出現過後,
克爾納青年的威脅更大,才讓他所代表的力量重新和克爾納政府軍站在了一起。
現在,他看著卡爾遜,隻是在想,卡爾遜是否又再有重新倒向克爾納青年的傾向。
“卡爾遜,克爾納政府軍的存在和克爾納青年是絕對衝突的。”
“克爾納政府軍必須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能夠主導戰爭的走向,但克爾納政府軍必須不該浪費,甚至讓克爾納青年在你們身上,找回我們為你們幫助帶來的優勢。”
卡爾遜隻是看著這個歐羅巴洲中年,沒有說話。
“另外,克爾納青年的失敗是必然的。”
“即便是克爾納青年已經占領了克爾納全境,也是一樣。”
歐羅巴洲中年的話語中,透露著一些自信。
……
一支不畏懼犧牲的軍隊,
出現在克爾納,簡直是bug和超綱般的存在。
而在克爾納青年的持續推進下,
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開始用出更多的手段。
……大決戰開始的第二天。
三枚自也本蒙某駐地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精準命中了處於克爾納蘭賓哈地區接近前線位置的,克爾納青年的一處前線指揮所。
鑽地導彈直接摧毀了前線指揮部的地上以及地下。
但,讓克爾納青年的敵人遺憾的是,在被摧毀的前線指揮部裏,沒有找到克爾納青年一號人物帕爾斯以及二號人物莫道的屍體。
在導彈發射前的一段時間,克爾納青年的高層似乎就撤離了這裏。
讓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的精準打擊落了空。
當天,克爾納青年處死了一位暴露克爾納青年前線指揮部位置的叛徒。
同時,來而不往非禮也。
克爾納青年同樣發射了多枚自北方工業采購的精準製導導彈。
導彈在攔截失敗過後,其中一枚精準落在了克爾納政府軍前線指揮部的頭上。
那位之前相當自信的歐羅巴洲中年當場身亡,克爾納政府軍首領因為當時並不在那個位置,而僥幸逃過一劫。
這起事件,再次表露出克爾納青年有些特別的情報能力。
一度讓國家聯合會上,以及各個公開的和私下的場合。
米國以及一些歐羅巴洲國家,認為華國和毛熊國給克爾納青年了情報支援。
聲稱華國和毛熊國此舉是助長克爾納內局勢的混亂,要求華國以及毛熊國為此承擔責任。
對此,華國和毛熊國自然是進行了否認。然後再對某些國家惡人先告狀的行為諷刺了幾句。
而之後,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各種手段還在持續。
對莫道以及帕爾斯的斬首行動失敗過後。
在意識到對克爾納青年戰線的轟炸不起太大作用過後,敵人更改了轟炸目標。
開始頻繁對克爾納青年控製的區域內,一些工廠和公共建築進行轟炸。
試圖破壞克爾納青年的後勤,牽製克爾納青年的精力。
這的確起了一些作用,但依舊沒有改變整個戰局。
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克爾納政府軍以及克爾納反對派潰敗的太快了。
外部力量對克爾納青年後方的破壞造成的影響都還未傳遞到前線。
克爾納政府軍以及克爾納反對派的前線就已經連續潰敗了。
一兩天的時間裏,克爾納青年的後勤壓力都還未形成巨大影響……
另外,克爾納人對於轟炸和戰爭的接受程度也比預想中高許多……
對克爾納青年控製地區大範圍的轟炸,並沒有擊垮區域內克爾納人的鬥誌。
隻是增加著克爾納人對要剝奪他們希望的力量的仇恨,堅定著克爾納人鬥爭的意誌。
在這種情況下,
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克爾納政府軍以及克爾納反對派背後的外部力量陷入了一種相當窘迫的境地。
他們能夠動用在克爾納這個地方的力量已經到達一種極限。
在空中力量和許多方麵,他們都能夠壓著克爾納青年打。
但他們做得一切事情,都沒有辦法影響整個戰爭的走向。
反倒是看起來,自從那空中力量介入,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的戰線好像後退的更快。
大決戰開始的第三天。
克爾納反對派因為主力的進一步衰減,與克爾納青年在戰線上的對比,此消彼長。
潰敗的速度變得更快。
克爾納反對派剩餘的主力幾乎以潰逃的姿態,往著阿提奧地區的東南側逃走。
南部戰線上,克爾納青年的主力得以抽出手來。能夠調往其他戰線,進一步擴大其他戰線上的優勢。
到這一步,大多數關注著克爾納戰爭的各方,都已經能夠看到這場戰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