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有些失控了

字數:4836   加入書籤

A+A-




    先前也本蒙方所期待的,與克爾納青年‘換家’的局麵。
    在克爾納青年將中部,北部幾個地區的守軍抽調出來過後,有了形成的基礎。
    可以說是克爾納青年給了也本蒙方機會,
    從東部,北部,一直到克爾納的腹地,完全沒有了克爾納青年的守備力量,大可以長驅直入。
    但,這時候,也本蒙方卻沒了趁機壓進,與克爾納青年換家的想法,
    反而從阿菲卡洲其他地方,持續抽調兵力,空中與地麵火力,以應對克爾納青年對也本蒙內部這處決戰地的增兵。
    因為,此刻克爾納青年表現出來的,想要換家的對象,明顯不是也本蒙。
    於是,看似克爾納與先前也本蒙類似的中部空虛,
    但之前克爾納青年對也本蒙用得戰術,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在克爾納卻用不出來。
    ……
    抽調出的,克爾納中部,和北部幾個地區,增兵向也本蒙內部那片戰場的守軍,
    兵力同樣在兩萬左右。
    在這部分克爾納青年的軍隊,加入到這場戰爭中過後,
    加上最開始東部幾個地區壓上去的守軍兩萬人,克爾納青年直屬師,
    以及最開始突入到也本蒙內的克爾納青年第一軍的主力。
    在也本蒙內,克爾納青年自己選定的這處決戰的戰場上,屬於克爾納青年這邊的兵力超過了六萬人。
    這場戰爭的規模膨脹到了一個超出許多人預期的程度。
    從也本蒙這個名字確地下來以來,都從未有過這種規模的戰爭爆發。
    整場戰爭終於再呈現出強烈的莫道的作戰風格,
    以極強的壓迫性,霸道的姿態把控著整個戰爭的節奏和走向。
    莫道從來不搞劍走偏鋒,以少勝多。
    如果在整體上獲得不了優勢,就在局部占據絕對的優勢!
    在火力差距並沒有那麽巨大的情況下,
    雙方兵力對比的變化,很快讓整個戰局出現改變。
    不斷拉開的戰場,讓也本蒙方空中火力的優勢最大程度被擠壓,克爾納青年在地麵兵力和炮火上的優勢更進一步將其壓製。
    在克爾納青年第一軍不斷匯合和分散的運動戰中。
    也本蒙方在最內圈針對克爾納青年第一軍的主力構成的包圍圈,反複被擊穿。
    而新增兵上來的,克爾納青年四萬餘兵力,針對也本蒙方三萬餘主力形成的更大的包圍圈,在逐漸成型,並且不斷地從外部朝構成內圈包圍圈的也本蒙方主力進行進攻,對也本蒙方整條戰線進行截斷,對整個戰場不斷進行分割。
    對也本蒙方來說,感受到的是腹背受敵。
    從全局來看,也本蒙方的主力,在被克爾納青年從內外不斷的被肢解。
    克爾納青年整體上,牢牢把握著整個戰局。
    壓迫著敵人隻能按著克爾納青年的節奏進行這場戰爭。
    ……
    也本蒙內戰局出現的新的變化。
    讓白旗國等多方,選擇了沉默。
    在次日,國家聯合會,安全會議,
    一反常態的,一整天沒有任何關於克爾納問題的提案提出。
    白旗國等多方也沒有對克爾納和克爾納青年發表任何話。
    而在沉默的同時,
    白旗國等多方,進一步加大了對也本蒙這片戰場的投入,
    更多阿菲卡洲,乃至歐羅巴洲內的兵力被調動起來,進入到也本蒙。
    也本蒙這片戰場的規模和烈度還在不斷拔高。
    當日,一個非白旗國的媒體,采訪了白旗國一位已經退休的將軍,
    “有一件事情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原本應該發生在也本蒙與克爾納交界處,此刻發生在也本蒙海岸邊的戰爭,有些失控了。”
    “即便是我也同樣認為,這場戰爭是必要的。但它似乎無休止攀升的規模和烈度,還是讓人有些‘恐懼’。”
    “我們必須承認。克爾納青年事實上已經在也本蒙的這片戰場,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拉扯著我們隻能無休止的,瞄準那兒,投入力量。”
    “我們從什麽時候喪失了主動權呢?或許是從克爾納青年的那支主力攻破了也本蒙最前端的防線開始,我們就開始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了。亦或者是更早之前。”
    “你是問,我們會不會麵對克爾納時失敗?我們當然不會輸……但是,在也本蒙這裏,看起來,贏也不太容易。”
    這個報道,同樣引起了不少的討論。
    ……
    而事實上,對也本蒙內戰局變化,
    反應最激烈的,依舊是艾斯巴尼以及艾斯巴尼的鄰國。
    也本蒙內近乎失控的戰局,讓艾斯巴尼等緊挨著也本蒙的無關國家,簡直是心驚肉跳。
    艾斯巴尼的首領幾乎無法想象,
    看起來已經有些‘發瘋了’的克爾納青年的六萬兵力,
    帶著自走式火箭炮,裝甲車,直升機,坦克……湧入艾斯巴尼是怎樣一幅恐怖的景象。
    幾乎是當天,
    艾斯巴尼的首領就站出來,再次呼籲,
    “克爾納青年與也本蒙必須馬上停戰!”
    “不管是也本蒙亦或者克爾納的鄰近國家,都無法接受克爾納與也本蒙的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也本蒙內的戰爭,已經對周圍帶來巨大的不安全隱患。”
    “我們支持和理解克爾納青年的一些訴求,知道克爾納曾經遭受過的苦難……希望有關的各方能夠和克爾納青年對這個問題進行談判,而不是用戰爭解決問題……”
    艾斯巴尼開始相對明確地站在克爾納青年這邊說話。
    倒不是因為對克爾納同情。
    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欺軟怕硬’。
    白旗國又不可能打她,
    但是現在光腳的,看起來有些有些發瘋的克爾納青年就不一定了。
    而且,克爾納青年真得能夠打到她。
    在發言過後,
    艾斯巴尼的首領還宣布,將會在當天直接前往國家聯合會,促進這件事情的解決。
    ……
    另一邊,白旗國的網絡上,
    輿論也逐漸再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
    “我實在是無法理解,我們為什麽要向克爾納的這場戰爭投入這麽多錢,該死的……他們還在繼續投入!”
    “這場戰爭真得是正義的,我很懷疑,我們為什麽要打克爾納?”
    “一個月了,這場戰爭什麽時候才能夠結束,他們到底要往裏麵投入多少錢,克爾納和我們有什麽關係,我隻知道,我要吃不起飯了!”
    很難說,在白旗國的立場上,
    網絡上這些輿論的轉變,究竟對不對,
    但白旗國內,乃至歐羅巴洲內。
    一些反對白旗國對克爾納采取行動的遊行開始出現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在於,
    克爾納的這場戰爭,開始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了。
    一方麵來自於越來越臨近的,戰爭的威脅。
    另一方麵,是飛漲的物價。
    有太多的錢,在這段時間裏湧向了克爾納這場戰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