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三個觀點
字數:5428 加入書籤
如果問上一世莫道八十多歲時候的人們,
那基本都不會認為,未來短時間內,可控核聚變上能夠實現商業化的普及。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就沒有看到過科技發展速度快的時候。
而在另一個,格外有想象空間的領域。
太空開發上,在前幾世,未來的七十年裏,也走得格外緩慢。
此刻人們想象的,期待的,七十年後人類腳步遍及太陽係,生存空間出現巨大變化的事情根本沒有出現。
整個世界,絕大多數的人依舊生活在地球上。
整個人類曆史中,離開過地球,進入到地外空間的人類數量,
隻是從數百人次這個量級,到勉勉強強一萬人。
看起來好像有兩個量級的躍升,但對比起地球數十億人,這個比例還是太小太小。
人類對向地外大規模遷徙的期待,依舊遙遙無期。
人類離開地球表麵的手段,依舊是火箭推動載人飛船。
在經過二十年代的鋪墊過後,
整個三十年代,航天發展上,事實上進入過一個算是繁榮的階段。
華國在三十年代初,實現了載人登月,
並且在隨後的整個三十年代裏,逐步在月麵,建起了一個半永久的駐人科研基地。
而受到華國的刺激,
阿美利加州某國也緊隨其後,在月麵嚐試建立了一個小型科研基地。
還有一些其他國家,也朝著月球上,陸續扔了不少東西。
在隨後的四十年代裏,
華國在月麵的半永久基地,還陸續進行了一些升級。
最多的時候,華國在月麵半永久性基地有超過五十位荷載專家,航天員,共同常駐,
並且在兩波人換班的時候,短暫達成過,在月麵有超過三位數的人一同在月麵基地。
然後,
一切就到此為止了。
受限於化學火箭的運力和運輸成本,
在月麵的半永久性基地的發展,基本就到了上限。
米國那邊的小型基地,甚至隨著米國自己的經濟情況走下坡路,規模一路萎靡,最低的時候,整個基地隻有兩個人。
而即便是莫道每一世重來前,
月麵基地的物資,絕大部分依舊都需要從地麵通過火箭運輸上去。
最終,
七十年時間,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和開發,
基本就停留在,月麵有一個四五十人常駐的半永久研究基地,
以及完成了火星載人登陸,並且有一個大多數時候無人的,小型半智能的研究平台的程度。
可以說,距離大多數人期待的,城市規模的遷徙,依舊是遙遙無期。
某種程度上,
這是多項重要科技發展沒有突破,帶來的連鎖成果。
可控核聚變沒有能夠實現,很大程度上也是太空探索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而除此之外,
還有許多重要技術,也都是一樣,即便是過去七十年,依舊沒有取得突破。
在醫學上,癌症的發病機理和治療依舊沒有完全破解。
在計算機方麵,量子計算機依舊停留在實驗室。
通信方麵,量子通信依舊隻能是用作一些特殊通信需求下的量子加密,普遍意義上的量子通信依舊看不到實現的希望。
在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人類壽命的上限依舊找不到突破點。
虛擬世界的技術,依舊停留在一種尷尬的境地。
七十年的時間,整個世界的確有著不少的變化。
但都是一些細節上帶來的變化。
但基本沒有顛覆性的科技發展帶來的巨變,帶來的整個生活模式的差距。
……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人們持有的想法和認知,基本都是,
人類能夠達到的上限,可能比以前大多數人們預想的都要低。
不少人都比較消極的認為,
人類的上限,或許就是現在這樣了。
為此,
當時的人們提出了三個方向的觀點。
第一種是,
“人類智力上限悖論。”
人類科技發展已經到人類普遍智力能夠支撐的上限。
但是人類,又沒有足夠的智力去支撐,開發繼續提升人類智力的科技。
這一點,算是更早之前,另一種觀點的延續即人類的知識和技術在積累,如果有一天,新一代的人類,花費一輩子的時間都無法學習完他之前該領域累積下來的技術,那自然,人類的技術就停滯不動了,都走不到邊界,怎麽探索邊界之外的東西。
第二種觀點就是,
“人類思維單一理論。”
這基本就是先前那句,某項技術存在於人類的‘背麵’的話的延續。
絕大多數人類,雖然智力上和性格上有差距。
但身為人類,基本有一個屬於人類共性的,對世界的基本認知框架。
這種認知框架,讓人類有了屬於人類的基本認知。
但也讓人類的思維在一種宏觀上,有一種趨同性。
缺少在種群上的差異化。
可能有一個關鍵的理論,就存在於人類思想的角落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但它在人類思維的背麵,人類思維的共性,讓人類永遠找不到他。
就像是對於二維生物來說的第三個方向的存在。
或許,通過和另一個星球上不同於人類的文明的交流,能夠讓人類找到這種思維上的盲區。
但遺憾的是,人類走不出去。
如果的確如此,這顯然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絕望。
第三個觀點則是。
“地球缺少關鍵物質理論。”
地球的物質資源可以說是相當豐富,
但也不敢說,地球上有所有人類需要的物質。
或許就有一個關鍵的,人類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物質,地球上沒有。
比如實現室溫超導的材料,比如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材料,
或許在某個遙遠的星球,滿地都是。
但還是同樣的問題,人類找不到它,
在現階段,人類也離不開地球太遠。
不離開地球,就沒辦法發展更高的科技,
同時,不發展更高的科技,就不能離開地球。
這也是種悖論。
這三個方向的觀點,
其實都體現了出當時人們對科技發展的一種悲觀。
為此,
當時還有兩句較為著名的話。
一句是,
“在宇宙幽暗的海洋中,可能隨時都有浪花濺起。”
“浪花高高的濺起,然後轉瞬就又再落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們也是其中一朵。我們以前,或許總是樂觀的認為,我們人類是特殊的。”
“但事實上可能證明,我們可能並沒有那麽特殊。”
另外句是,
“我們發展的科學是研究世界的規律,但不是每一條規律都對現階段的我們現階段的科技有作用。”
“我們不可能指望,世界像我們預想的那樣,讓科技的發展像是一條階梯,可以一層層從低處往上爬。哪有那麽正好的事情。”
“科學或許可以無止境的進步,科技就永遠停在現在這種狀態,也不是沒有可能。”
“科技的發展或許不是一條均勻的階梯,而是每一步都是孤島。”
喜歡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