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停滯

字數:4619   加入書籤

A+A-




    莫道給出的整體調整方案,
    不是在可控核聚變研製過程中,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而是將已有的一條道路,提前幾十年走到了終點。
    一個完成後,既沒有繼續持續改進的前路,也沒有達完成可控核聚變的調整方案,
    似乎,除了空耗巨額的資金,以及達成q值0.8的成就之外,再沒有其他價值。
    但這並不意味著,莫道這個整體調整方案真得沒有意義。
    最大的意義在於,
    有一件事情被確定下來,就是——我們的確可以實現0.8q值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了。
    其次,
    即便是這次調整方案所走的道路已經到終點,
    但此後,一切再往前的道路都將從此刻0.8q值的east出發。
    ……
    east這次的實驗,在外界同樣造成了一些反響。
    華新社和當日的總台新聞,
    都對這件事情做出了報道。
    “近日,我國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東方超環實現技術上的重大突破,east經過一次整體調整過後,首次實現超過一千秒時間的一億度等離子體的約束和穩態運行,並將q值首次提升至0.82。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讓我國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再往前踏出關鍵一步。”
    在華新社的報道全文中,還提及了一下east的過往成績,以及國際上其他國家可控核聚變方麵的研究進度。
    而對於大多數看到這條新聞的觀眾來說,
    不一定能夠完全理解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麽。
    但可控核聚變這幾個字,天生就自帶熱度。
    經過信息時代的狂轟濫炸,網絡上大多數人都對可控核聚變有了些基礎或者誇張的認知。
    可控核聚變作為一種能源來源方式,實在是太具有想象空間。
    於是,在新聞出現在網絡上沒多久,相關詞條還短暫衝上了各社交平台的熱搜第一。
    “這是不是意味著,距離我用上核聚變的電已經沒多遠了?”
    “臥槽,可控核聚變就要實現了,不會我明天醒來,可控核聚變堆都建好了吧?”
    “所以q值0.82是啥意思,其他我都能夠看懂,有沒有人說下,這是啥水平。”
    “簡單來說,就是q值超過一,就能夠真正產出能源來了。至於是啥水平,大概就是平地起雷的水平。”
    “臥槽,那不是很近了,就差一點幾了。可控核聚變要實現了?”
    “不是這麽算的,這一點幾說不準能夠卡很久。再說,也不是超過一能夠建商業堆……不過,牛逼是真得牛逼。”
    “來來來,我給大家科普一下。此前最高的q值是0.67。知道0.82意味著什麽了嗎?”
    “不是很懂。但看到祖國科技進步,我就高興!牛逼!”
    網絡上有格外激動的,這可控核聚變研製過程中,跨越式的技術進步,
    讓許多人都對可控核聚變的實現,無比期待起來。
    也有稍冷靜一些的,知道可控核聚變實現的難度,但也國內在可控核聚變這一重要技術上的進步由衷感到振奮。
    不過,網絡上的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
    雖然是重大的技術進步,但在一時半會都還對大多數人的生活造成不了實際影響的時候,
    大多數的人注意還是就逐漸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了。
    ……
    國外,east研究團隊達成的這條成就,
    同樣引起了一些熱鬧。
    不過對此的評價,就由於各方的立場不同,而有些五花八門了。
    某阿美利加州國家的一家媒體,
    還借此機會,采訪了其本國的可控核聚變主要研發團隊的負責人。
    “先生,我們知道華國的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團隊,近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這是否意味著,華國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已經領先我們。”
    “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落後了,並且,華國將率先實現‘無限能源’”
    “首先我需要矯正的是,可控核聚變即便是被實現,他也不會是無限能源,它隻是一種比現在能源獲取方式更好的方式。”
    “另外,我並不覺得,我們就落後了。”
    “但華國實現了0.82的q值,這距離大於一的q值,已經很近了。而我們目前似乎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
    “不不不,距離依舊很遠。我們可以看到,華國最新的等離子體約束實驗,q值依舊在一以內。這意味著,我們和他們在技術上並沒有代差,或者說質的變化。”
    “我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夠趕上。如果我們獲得足夠多的經費的話,我相信這個速度會更快。你知道的,華國人在這方麵,總是比我們有更多的經費投入。”
    “那如果有足夠的經費,我們能夠多快也實現這樣的成績,或者說更好的成績。”
    “這得取決於有多少經費了,聘請更優秀的研發人員,給研發人員提供更好的待遇,開啟每一次實驗的花費……這些都需要錢。”
    雖然這采訪的內容,最後拐到了索要經費上。
    但還是在阿美利加州掀起了不少的熱度。
    而或許是受到了華國這邊進步的刺激,
    米國還真有提高可控核聚變研發經費的提案,但具體怎麽落實,卻陷入了扯皮階段。
    ……
    對外外界的熱鬧和紛擾,
    east東方超環的一眾研究員,基本沒有怎麽關注。
    也沒有對他們產生什麽影響。
    在最初實現這一進步的成就的時候,有些激動和振奮。
    但隨著實驗運行結束,漸就又再恢複了往常的狀態。
    收集分析數據,討論,研究下一次運行實驗的方案。
    “莫研究員提出的近似模型很優秀,我覺得,基於這個模型,east還是有不少可以繼續深挖的可能性的。”
    “嗯,可以再試試,基於這次的數據,基於莫研究員給出的模型,看還能不能再進一步提高q值。”
    在east整體大調整後,第一次實現0.82q值的約束運行過後,
    六月和七月,
    east一眾研究員,再進行了兩次等離子體約束運行實驗。
    而結果,算是驗證了莫道和所有對莫道這次整體調整方案有清晰認知的研究員的預想。
    六月的試運行,
    q值僅提升了0.03。
    而七月,q值方麵,不光是沒有進步,反而是退步了0.1。
    已有技術的情況下,east已經走到了現有情況下的邊界,
    在核心技術不得到突破的情況下,
    再往下,繼續提升各項指標,變得無比困難。
    可控核聚變的研製,暫時陷入了一種僵持的階段。
    不過倒是暫時不用擔心其他各方追上來。
    在經過莫道方案調整過後,在各項重要指標上,east實際上進入到了一種斷層領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