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需要另一條路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A+A-




    長夜堆首次實驗運行的突破性成果,

    帶來的劇烈反響,最終以充當馬前卒的婆娑國挨了一巴掌暫時老實下來,

    米國雖然重新恢複言辭激烈的模樣,但實際上如同前幾世一樣,喪失了更進一步動作的勇氣為結局。

    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長夜堆首次實驗運行Q值大於一的意義,除了曆史意義和科研價值,

    最大的影響,就是能源價格因為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預期改變,短時間內降了一些。

    以及大眾對於可控核聚變的徹底實現和普及,樂觀了許多。

    就像是大多數都支持的那句話,我們以前隻是想要將可控核聚變作為能源方式,而現在,我們知道它一定能夠實現了。

    大多人都對可控核聚變實現之後的世界多了許多期待。

    而對於華國整體來說,

    長夜堆首次實驗運行的成果,以及這項成果作為導火索,引起的後麵的一係列事情。

    除了趁著能源價格暴跌那段時間,默默吃進的一大批需要的能源物資。

    也意味著,整個世界的局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某阿美利加州相比莫道前幾世提早一兩年失去了進一步動作的勇氣。

    除了剛挨了一巴掌的婆娑國,其他華國的‘鄰居’,從之前的緘默,到後麵都開始對華國這邊進行了一些表態。

    事情的後續發展,除了長夜堆本身,基本都和莫道前幾世沒有太大差別。

    最終是,華國這邊以一個對雙方都還算不錯的價格,與多個石油出口國,能源出口國簽訂了長期的采購訂單。

    雙方在隨後的記者會上,均表示對雙方之間的合作感到愉快,希望雙方的友誼能夠持續並增進。

    整個世界,基本就在這種情況下,暫時安靜了下來。

    不過,

    網絡上,現實中,對於長夜堆這次取得成果的討論,要比先前哪一次可控核聚變研究取得成果時都持續很多。

    畢竟,意義天差地別。

    對於可控核聚變研究,對於長夜堆取得的成果,對於未來可控核聚變將帶來什麽樣改變的討論,

    在國內國外都持續了數個月時間,也是有人始終給這件事情添火。

    從歐羅巴洲到阿美利加州。

    但凡是能夠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上插一腳的國家,

    都受到了長夜堆的成果的刺激,

    選擇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投下了前所未有的重注。

    陸續對外宣布,向其本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機構,

    投下了令人咂舌的資金。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長夜堆掀起了一輪整個世界範圍內的科技競賽。

    那位米國的可控核聚變項目負責人的話,

    受到了華國之外,相當多的各方的認可。

    基本都相信,Q值在突破一過後,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化,就隻是需要‘走到隔壁街道的糖果店拿起糖果’。

    他們自然不可能就看著華國單獨拿起那枚美味的‘糖果’。

    而且,華國已經證明了Q值是能夠突破一的。

    那他們隻需要加大投入,大不了把所有道路試一遍,肯定是能夠也Q值突破一的。

    ……

    外界的喧囂,對長夜堆項目組基本沒有什麽影響。

    除了最開始的華新社,後續長夜堆項目也沒再接受其他媒體的采訪和報道。

    一眾研究員在最初的振奮和激動之後,

    就又在很快收拾了情緒,恢複了日常研究工作,準備下一次實驗。

    27年一月,春節前。

    華國科學院再往上,一位管轄科技發展這塊的領導。

    正式造訪了長夜堆項目組。

    實際上,在長夜堆建造過程中,這位領導就到來表達過對長夜堆項目和項目一眾研究人員的關心。

    此刻,長夜堆取得如此突破性的成果,

    正式的祝賀也是理所當然的。

    過程中,自然也有些其他的交流。

    “莫總設計師,你們取得的成果實在是很振奮人心哪。”

    會議室裏,莫道與這位到訪的老先生單獨交流。

    張院士退休離開過後,莫道在長夜堆掛的職務是總負責人和長夜堆總設計師。

    老人望著莫道,由衷感慨地說道。

    “我在這裏,再次對你們取得成果表示祝賀,對莫總設計師和所有長夜堆設計者建造者做出的巨大貢獻由衷的感謝。”

    “特別是對莫總設計師你啊,需要向你說聲謝謝。”

    “謝謝你的讚賞,這是長夜堆全體研究員共同付出取得的成就。”

    “三匹馬拉得馬車,也需要一匹領頭的,莫總設計師沒有自謙的必要。”

    再簡單寒暄了兩句過後,

    雙方的交流逐漸進入到了正題。

    “莫總設計師,我們對研究上的問題不是很了解。有些問題想要谘詢您這個專家,希望冒昧的地方您不要見怪。”

    “您請問。”

    “我們想知道,您覺得,可控核聚變距離實現,商業堆的建造還需要多久。”

    這位老領導停頓了陣過後,有些正色地向莫道詢問道,在長夜堆的Q值突破一過後,莫道這位長夜堆的總設計師,

    毋庸置疑就是可控核聚變研究方麵真正斷層的頂尖專家,

    不光是國內,國外也是公認的。

    或許是怕問的還不夠準確,

    這位老領導還補充了一句,

    “在投入足夠的情況下,您覺得還需要多久?”

    這句話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表態了。

    什麽是足夠,多少算是足夠。

    基本就相當於說,繼續研究可控核聚變這件事情上,你要什麽我們給什麽,要多少給多少。

    在內外的對可控核聚變堆都如此狂熱的情況下,

    要說上麵沒有一點期待,那是不可能的。

    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意味著什麽,不可能不知道。

    莫道看著身前這位等待著他給出答案的老先生,停頓了陣過後,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

    這個回答,顯然是出乎提問的領導的預料的。

    這位老領導都愣了一下。

    既然提問這個問題,自然就是想要知道一個時間。

    不知道的回答,實在是……

    “可能五年,可能十年,也可能二十年,乃至更加漫長的時間。具體多久,可能隻有等到徹底實現那天才知道。”

    這位老領導聽出了莫道話的意思,

    “您是覺得,我們距離可控核聚變的實現依舊很遠?”

    “對。”

    “先前讓Q值突破一的技術路線,不能讓Q值繼續提升到商業堆的要求嗎?”

    老領導顯然提前了解了一些信息。

    這大概也是長夜堆本身項目研究人員之外,外部其他人最大的誤區。

    “走到一是一條路,從一走到商業堆需要的成百,成千乃至上萬,需要找到另一條路。”

    “讓長夜堆走到Q值突破一的這條路,倒不是完全不能走下去,隻是需要時間和運氣。”

    老領導聽著莫道的回答,大概也明白了,點了點頭,思索著。

    喜歡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