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不要著急

字數:5858   加入書籤

A+A-




    27年初,在參與了洪教授的葬禮過後。

    莫道就再漸恢複到了尋常的研究工作狀態。

    28年,

    在經過27年一整年的熱鬧過後,

    整個世界範圍內,關於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熱度明顯有些消退。

    主要是,除長夜堆以外,其他從歐羅巴洲到阿美利加州各方,即便是在巨大投入下,

    也一時間卡在了Q值突破一前的關口,

    即便是長夜堆已經走通了這條路,他們也未必能夠走通。

    整整一年時間,華國之外,有可控核聚變研究項目的主要幾方都沒有太多動靜。

    沒了先前那種你追我趕的架勢,自然看起來似乎安靜了許多。

    長夜堆這邊,

    對於外界的情況也沒有太關注,

    隻是按照計劃,在長夜堆首次運行完成過後,啟動第二次,第三次……緊張而有條不紊一次次進行著運行實驗,

    收集著實驗運行的數據。

    然後是29年。

    在Q值大於一的關口前,卡了一年多的時間過後,

    整個世界範圍,出現了一件有關於此的小插曲。

    29年的年中,

    阿美利加州某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項目負責人率先開炮,

    在公開場合說道,

    “我們嚐試了許多研究路徑,想要將可控核聚變實驗中的Q值提升到一。”

    “但在有著巨額投資的情況下,進展依舊很緩慢和艱難。”

    “我們有理由相信,華國人或許開創性的創造了一條‘神奇’的研究路徑,才實現了這一點。”

    而在緊隨著有人問他,是否是懷疑先前長夜堆公布的實驗成果有問題的時候,

    其更是直接說道,

    “你知道的,我們在許多尖端領域一直是領先的,沒有理由在華國的長夜堆實現Q值突破一過後,我們卻遲遲沒有實現。”

    “而且,華國除了公布了一條最終的成果,既沒有公布當時運行實驗時的數據,也沒有就此公開發表過任何一篇論文。”

    “我的意思是,華國的長夜堆或許應該發布一條當時實驗全流程的記錄。”

    不知道是被卡在Q值一的關口前逼急了,米國明顯想要激長夜堆就先前突破一的一些重要地方透露更多信息。

    而在緊隨著阿美利加州某國過後,

    歐羅巴洲那邊,也相當有‘默契’的,選擇了唱白臉。

    就此事接受記者采訪時先是提到長夜堆先前的成果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還是希望長夜堆能夠就Q值突破一的一些關鍵點,對外公布,

    這樣大家共同對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繼續往下攻關,或許能夠更早的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

    當然,實際的話要說得更委婉或者更無恥一些,不過核心內容基本沒有什麽變化。

    而長夜堆項目這邊,對此的反應,

    自然不可能上當。

    反應就是你愛怎麽樣怎麽樣,關我屁事。

    不過,

    華國外事部門,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還是對阿美利加州乃至歐羅巴洲某些國家的話進行嚴厲的駁斥。

    “我不知道,米國的可控核聚變項目的負責人先生,是怎麽會想到長夜堆先前的實驗有問題。”

    “華國有一個詞,叫做以己度人。”

    “對於某些國家的一貫作風,我們還是有所了解的。”

    “至於這位負責人先生先前提到的,為什麽他們接受了巨額的資金投入,依舊未曾看到更多的成果產出。”

    “我想,這個問題更應該詢問這位負責人先生自己,而非別人。”

    “另外,某些歐羅巴洲和阿美利加州國家,大可不必,在長夜堆公布一項成果之後,就立即投入海量的研發資金。”

    “最後,對於某些國家和某些方麵,多次提出的,希望長夜堆的技術貢獻,我需要在這裏再做一次強調。”

    “華國基於自身曾經遭受過的苦難,源於最樸素的情感,從未停止過,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對其他弱小國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建立一些互利共惠的合作。華國的繁榮,一定是世界的繁榮。”

    “但這一切,都需要基於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共贏的原則。”

    “而某些國家,單方麵的,想要我們分享我們的技術,這顯然是違背這些最基本的原則的。”

    華國外事人員的回複之後,

    自然是不可能,讓歐羅巴洲,阿美利加州某些國家馬上就安靜下來的。

    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想要知道,

    華國的長夜堆究竟是怎麽做到突破Q值一的。

    至於長夜堆究竟Q值有沒有突破一。

    華國一向的信譽還是很堅挺的。

    在華國外事人員這邊進行了回複過後,

    雙方再例行打了幾輪嘴仗,

    不過,對長夜堆這邊的工作,

    自然是沒有什麽影響。

    上麵都沒有就這件事情,來打擾過長夜堆的研究。

    ……

    30年。

    在隔了三年時間過後,

    張院士也去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離世前,張院士特地叫來莫道,想要再和莫道說說話。

    在最後一次交流中,

    張院士說和當初洪教授類似的話,

    看到長夜堆的實現,他已經感覺自己的一生圓滿了,

    感覺自己比此前大多數從事可控核聚變方麵研究的人都要幸運。

    他之前的不少人,直到離世的時候,

    不光是沒有看到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的曙光,

    就連漫漫長夜是否有盡頭都不知道。

    而對於莫道,

    張院士最後隻是說道,

    “莫道,不要著急。”

    臨終前,張院士也比較灑脫了,笑嗬嗬地對著莫道。

    即便是已經退休了,對於長夜堆的情況,張院士偶爾還是有些了解的。

    他知道在長夜堆Q值突破一這一曆史關卡之後,陷入了困境。

    “那位米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項目的‘同僚’,大多數話都不太中聽,有句話,還是不錯的。我們距離可控核聚變徹底沒有那麽遠了。”

    “我想,在以後的曆史書上。哪怕中間相隔時間再久,長夜堆首次運行Q值突破一,也隻會是在可控核聚變商業化實現的上一頁。”

    “翻過這一頁,可控核聚變一定會徹底實現。”

    “所以,莫道,不要著急。”

    張院士其實也是寬慰著莫道,不希望莫道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焦躁,

    雖然莫道從未表現出過這樣的情緒,大多數莫道都平靜的如同一位經曆過許多時間的智者。

    但張院士還是忍不住對莫道這樣說了。

    某種程度上,也反映著張院士自己的情緒。

    “好。”

    莫道漫長的人生中,已經經曆過許多長夜。

    這對莫道來說,都是可以接受和預期的。

    不過,莫道還是順著張院士的話應了下來。

    張院士看著莫道應下來過後,再望著莫道笑了笑。

    然後,嘴裏就在不時像是感慨般,念上一句,

    “不要著急。”

    最後,聲音漸低,就這麽安靜離世了。

    事實上,

    不僅是張院士,也不隻是洪教授。

    這些年,和洪教授等一代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者,都已經開始陸陸續續離世了。

    然後是,31年,32年……時間繼續往下流逝著。

    喜歡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