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莫道的遺產
字數:5078 加入書籤
“莫道同誌,是我傑出的物理學家,曾在理論物理領域以及核聚變能源的研究上,做出過突出的,曆史性貢獻。”
“莫道同誌生前,曾任首都大學物理院一級教授,培養出過多名在物理以及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
“曾曆任EAST項目負責人,長夜堆負責人,曾帶領長夜堆項目研究人員,在長夜堆首次運行時突破Q值大於一的曆史關卡,並讓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莫道同誌,一生主要從事可控核聚變研究,從未變更過理想追求,從一而終,是堅定的科研工作者,是科研領域中的戰士。”
“……”
“今日,莫道同誌因病在首都家中逝世,享年八十八歲。”
在訃告中,華新社再曆數了莫道這一世所做出的貢獻。
“之後,西南物理所,華國科學院以及……將成立莫道同誌的治喪委員會,全權負責莫道同誌的喪事及哀悼會相關事宜。”
“按照莫道同誌遺願,相關喪事流程及追悼會將一應從簡。”
訃告發出之後,還是造成了一些影響的。
相關消息很快攀升到了各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單上。
對於此刻的大部分年輕人來說,
莫道這個名字其實已經很陌生了。
畢竟在他們成長起來的時間裏,莫道已經離開了長夜堆,也很少有什麽新的消息出現在公眾麵前。
隻有一些可控核聚變相關的討論中,經常提及到莫道的名字,讓這部分對莫道比較熟悉,有些認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院士莫道,就如同其他那些在特定領域內如雷貫耳的名字一樣,
特定的人群格外熟悉,相關領域之外的大多數人則是第一次聽到。
不過,值得華新社發布訃告的科研工作者,
大多數人還是不吝嗇於表達一下緬懷。
“感謝您為華國科研做出的貢獻,希望您能夠好好休息。”
“哎,每次看到這種消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歎氣。希望莫老院士一路走好。”
“我來給大家說一下吧,能夠被華新社說是曆史性突破的,一定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貢獻……我們在今天,失去了一位智慧的,為國家科研做出過偉大貢獻的老人。”
還有一些對莫道比較熟悉的人,在看到消息過後,也表達了一些對莫道的追悼和緬懷。
“我曾經在長夜堆工作過,莫院士是一個內心極其強大的人,他好像有著超越時間尺度的包容,能夠包容取得的成就也好,遭遇的挫折也好……”
“我的師爺是莫院士的學生,按我老師的話,或者說,任何一個從事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都知道莫院士之於可控核聚變研究意味著什麽。那真是非常非常厲害。這麽說吧,在莫院士卸任長夜堆的工作時,整個世界範圍內,從事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科研人員,無疑都產生了很悲觀的情緒,對可控核聚變研究。”
“莫老院士從事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一輩子,據說在離開長夜堆之後,莫院士也依舊沒有放棄過對相關理論的研究嚐試。我可以很明確的說,即便是直到莫院士去世之前,他依舊是這條研究道路上,走得最遠的那個人,剩下的人連莫院士的邊都摸不到。”
“我導師是從事可控核聚變研究的……今天看到莫院士逝世消息過後,他給我放了一天假,整個人都好像有些絕望了……”
當然,還有一些,
經曆過長夜堆突破曆史性關卡那個時刻的一些老人,
對於莫道這個名字,他們還是有更多記憶和認真的。
“我記得,當時長夜堆Q值突破一的時候,真得是激動的歡呼,整個世界都在風起雲湧。”
“那時候,我們格外的高興,而國外則是很緊張,以至於這件事情作為導火索,還爆發了後麵許多事情。”
“那時候,我們都在暢想著,當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徹底實現過後,這個世界將是怎麽一副模樣。沒想到從Q值突破一,到真正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還有這麽遠的距離。”
“現在,莫老院士也離世了。莫老院士在的時候,是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進展最快的時候,現在,莫院士都不在了,不知道可控核聚變還要多久多久才能夠真正的實現。”
經曆過曆史性時刻的老人們,除了緬懷,大多都比較感慨。
“我記得,那時候我還在讀書。我們的曆史老師在看到那條新聞過後,在曆史課上,很激動地跟我們說,讓我們記住,不管過去多久,那一刻,那一天,一定是曆史性的時刻……現在,沒有想到,都過去這麽久了。”
“莫院士在這個問題上花費了一世的時間……那是莫院士啊,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真正的,遠遠超出常人,走得最遠的人。他都沒有成功,想著,都有些絕望。”
“不過,也怪不了莫院士吧。的確,不管是中間過去多久,Q值突破一的那一刻,依舊是曆史性的一刻。在曆史的尺度上,中間的時間是可以忽略的。”
網絡上的熱度,
在許多人的緬懷和追憶,以及感慨下,持續了一陣,
還是就熱度開始褪去了。
不過,
在次日,在首都殯儀館設置的追悼會上,還是來了不少人。
官方也沒有忘記莫道這一世做出的貢獻。
給了莫道追悼會相當高的禮遇。
追悼會上,
莫道的遺體周圍簇擁著鮮花,身上蓋上了一麵國旗。
首都的不少人們,還是拿著鮮花,先後來送別了莫道的離開。
華新社的記者,全程記錄下了當天的追悼會。
當天下午,
華國科學院再往上的老領導,一行人,
同樣到了追悼會。
作為官方的代表,
對莫道的離世,表示了緬懷。
對莫道曾經做出的貢獻,表示了尊重。
同時,對莫院士的遺孀,也說了一些寬慰的話,
“秦老太太,您還請注意身體。”
那位老領導,在追悼會現場,送上挽聯過後,對著秦懷詩說道。
秦懷詩在整個追悼會過程中,都表現地很平靜,
聽著這寬慰的話,秦懷詩隻是點了點頭。
看了眼這位前來追悼會的老領導過後,從衣服口袋裏,摸出了一張紙。
這是一張簡單對折起來的紙,輕飄飄的,好像沒有半點重量,
有風吹進靈堂時,這張紙都跟著有些顫動。
“這應該是你們需要的東西。”
“這是莫道最後留給你們的東西。”
秦懷詩的話,讓這位老領導愣了下動作。
對於莫道在研究什麽,他是很清楚。
並且知道,莫道直到上次他代表官方去看望時,依舊在做這方麵的研究。
莫道,還是在這個領域,走得最遠的,無人能出左右的那個人。
這一刻,似乎隻是本能地,他下意識地接過了這張紙。
然後一點點展開了這張輕飄飄的,像是一陣風就要刮走的紙頁。
他看到了紙頁上那一串不太複雜的公式和幾個數值。
這一刻,
即便是他不能看懂這串公式和數值具體的含義,
也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手指止不住的捏緊,即便吹進靈堂的風並不大,
他也害怕這張紙被風吹走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