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字數:5005 加入書籤
再之後,23年的一月,三月。
長夜堆再進行了兩次重複的運行實驗,驗證了先前實驗得到的數據和結果。
數據和結果對於其他一眾研究員來說,意味著長夜堆運行數據穩定在了q值大於15之上。
對於莫道來說,算是讓他已經足夠看到那個湍流模型落實在實際中的結果。
和莫道的預期基本差不多,
受材料和現有技術的限製,製造出來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依舊沒有辦法完美耦合他給出的湍流模型,
在對裝置內等離子體的約束上,依舊沒有辦法絕對嚴格的按照湍流模型進行完美幹預。
隨著運行時間的拉長,還是會有一些誤差。
這些誤差會導致裝置的第一壁經過一定時間運行過後,受損需要更換,增加運行成本。
再加上約束等離子體的超導線圈的配套問題,會導致現階段可控核聚變堆的進一步小型化研究受到限製。
但,這些都是可控核聚變實現之後的進一步問題。
就目前徹底實現可控核聚變來說,
現在的各項數據已經達到了莫道的預期。
已經足夠更進一步,去建造一個可控核聚變的示範堆。
而至此,
也意味著長夜堆徹底完成了它的曆史任務。
從莫道前一世,到這一世,跨越兩世時間,
長夜堆承載著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者,渡過了漫漫長夜。
但它自己肯定隻能夠留在長夜之中了。
即便是這一世,長夜堆也更多隻是一個實驗裝置。
它本身是沒辦法發電的,
q值也隻是通過實驗得到的數值,計算得到的一個結果。
大多數時候,在長夜堆上,也隻是進行超高溫等離子體的約束實驗。
其中實際聚變的實驗都很少。
也就是說,
長夜堆最多也就隻能夠走到長夜的盡頭,
最終徹底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肯定不是長夜堆。
在長夜堆上,驗證了一切需要驗證的過後,
需要做的是,建造一個嶄新,能夠真正發電,輸出能源的示範堆。
或許,在遙遠的未來,
連可控核聚變堆的技術都沒有了太多保密的需要,
那或許會在長夜堆現在的原址上,建立起一個以曾經長夜堆為主體的博物館。
但莫道都不敢說,自己能夠在這一世結束前,看到那一刻。
……
23年三月之後。
一份關於建造以長夜堆技術為基礎的,磁約束托卡馬克路線的,大型可控核聚變堆的計劃,被擺上了案桌。
而在莫道這個原長夜堆項目總師兼總負責人點頭,認為已經滿足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建造的前提條件過後,
新的,大型可控核聚變示範堆的建造項目,立項的流程進行的很快。
對於這件事情,上麵明顯已經提早就有準備。
包括項目的經費,人員組成等一係列前期工作,很快被落實下來。
一個內部代號為“燧人堆”,官方文件中以“02301”代指的可控核聚變示範項目的建造被正式提上日程。
原來的長夜堆,
雖然出於各種原因,沒有立即停下所有工作。
但像之前的大型實驗,基本不可能再有。
而包括張院士,洪教授在內的,原長夜堆整個項目的大部分研究員,
都直接原地轉入了新的示範堆項目中。
新的02301示範堆項目,由莫道擔任總設計師,以及總負責人。
原長夜堆核心研究人員為骨幹。
另外,出於新的示範堆建造的需要,按照莫道的要求。
示範堆項目再由國家,直接從各個相關行業中,秘密抽調了一些專家,新增加入示範堆項目團隊。
示範堆項目的整個項目人員,相比於當初的長夜堆,體量上再膨脹了不少。
不過這對莫道來說,顯然沒什麽所謂,這個數量級的人員,還不至於對他的管理造成什麽影響。
同年四月。
在莫道的帶領下,02301可控核聚變示範堆項目正式開始進入總體設計階段。
整個示範堆的建造,是個龐雜而涉及到各係統的工作,
設計工作自然不可能就讓莫道一個人單獨負責。
在莫道之下,有一個整體性的理論設計團隊。
這個理論團隊的成員,由示範堆各係統,各部分每個團隊中的領軍人物或者核心成員擔任。
這個總體理論組的成員的手底下,都還有單獨各係統的,一個較為龐大的理論團隊,甚至再之下還可以再細分到一些理論小組。
而目前還沒有開始的,建造製造團隊這部分,人員還要更加龐雜。
除了直接被調來,參與到示範堆建造工作的各領域專家,高級技術人員。
還涉及到處於國內各位置的合作單位,
下到整個示範堆中一顆螺絲釘的製造,上到示範堆關鍵的,約束線圈的製造。
這些都是需要一些單位承擔的。
放在一個小國,就是拿出一份完整的設計方案,他也造不出來。
不過,
即便是整個設計團隊體量龐大。
但實際上,整個設計工作,依舊是莫道給出的一個整體性框架中進行。
莫道當然沒辦法深入到各環節的每一塊細節,
但以他對整個可控核聚變堆的了解,
他對於接下來將要建造的示範堆,各係統各部分,都給出了一個相對明確的指標範圍。
在示範堆的理論設計工作一開始,
莫道就給出了一個整體性的預先方案,或者主體框架。
這是基於莫道先前的理論成果。
整個設計過程,是相當顛覆的。
不是各理論團隊一點點最終拚湊出整個設計方案。
而是,由莫道對各理論設計團隊提出了一個或者若幹個要求,
然後各理論團隊,用一個完善的,各部分的理論設計,去滿足莫道提出的要求。
而這些要求的實現,也不是完全沒有難度。
但基本都是踩著目前技術的上限,屬於努力夠一夠,就能夠碰到。距離不遠,集中攻關一下,有希望突破的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
在示範堆正式進入理論設計階段後,
第一次核心理論組的會議結束時,
直觀感受到,可控核聚變的徹底實現的願景從未如此清晰的一眾研究員,都有些振奮,
一位老教授有些感慨地說道,
“我感覺好像,在莫總師的腦子裏,已經有一個完整的示範堆了。”
四月,
整個示範堆的理論設計工作,就以這樣的模式,緊鑼密鼓的開始和往下推進。
示範堆項目的研究人員,也開始進入對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建造的各技術細節進行攻關的節奏中,
整個國內,實際上,也在逐漸一點點進入到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建造推進的節奏中。
而就在莫道領著整個研究團隊,推進著示範堆的建造工作時。
外部,也隨著示範堆的建造,有些衍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