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時間上真正的牢籠

字數:5922   加入書籤

A+A-




    21年。

    這一年,距離示範堆開始建設已經過去六年。

    距離莫道這一世重來,總共已經九年時間。

    從年初開始,

    求索研究院核心團隊往上,對示範堆建設的全麵情況多了解些的核心研究員們,

    就已經有預期年內可能將完成示範堆的建設,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九月。

    示範堆選址地,已經許久沒有新的來自於合作單位生產的某部分部件運進這裏。

    示範堆建設現場,雖然依舊忙碌,但實際負責建造工作的技術人員已經撤出大半,

    取而代之的,

    是更多研究人員,正隨同剩下的技術人員,進行著示範堆建設收尾工作的同時,對示範堆各係統進行整體性的檢查乃至試運行。

    莫道此刻也再站在這裏,

    再看著這一世已經從理論設計,落實為實物的示範堆。

    這一世的示範堆,整體上似乎看起來和上一世的燧人示範堆類似。

    但實際上,在這一世的示範堆建設上,莫道選擇了一步到位。

    在莫道的把控下,給出的整體框架和方向下,這一世的示範堆實際上就已經是上一世許多年後已經相當成熟的商業堆設計。

    不需要再去走一遍解決氚增殖的過程。

    莫道望著示範堆建設現場那已經成形的龐然大物,再想著一些事情。

    示範堆六年的建設時間,比當初莫道給那位老領導的保守回答,再提早了兩年。

    一是,在這一世,

    在Q值大於一的技術方案上,華國,或者說求索研究院依舊和阿美利加州某國以及歐羅巴洲幾方達成了一次交易。

    在征詢過莫道的意見過後,知道這份技術方案不會導致真正的技術泄露的情況下,官方居中,促成了這筆交易。

    當初求索研究院列出的那份清單,阿美利加州和歐羅巴洲顯然不可能全盤答應。

    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不少。

    這筆交易中涉及到的資金,直接到了求索研究院手裏,交易到的技術,則是求索研究院和官方進行了共享,

    同時官方將這些技術的價值折算成了一筆研究經費,打到了求索研究院的賬戶上。

    而這些交易來的一些尖端技術,在掌握之後,的確是彌補了華國在這個階段一些領域的短板。

    第二原因,

    則是曆史節點提前,

    針對可能到來的,新的時代變遷,

    華國提前開始了工業轉型升級的腳步。

    在這兒示範堆建設的六年時間,整個華國的工業領域也持續進行著宏觀上的調整。

    而先前那位老領導對莫道所承諾的全力支持,也不是空話。

    甚至在一些舉措上,對示範堆建設可能涉及到的工業領域技術發展,進行了傾斜。

    塑造了一個更加適合示範堆誕生的‘環境’。

    不過,

    按照這一世莫道所感受到的。

    估計從重來開始,到建造完成示範堆,

    九年時間可能已經逼近於極限了。

    後麵幾世如果還需要將可控核聚變技術拿出來,

    頂多可能再在九年的基礎上縮短個一兩年,就很難再縮短了。

    莫道掌握著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的完整技術路線,

    能夠解決阻礙在可控核聚變實現前的所有障礙。

    但示範堆,商業堆不是他一個人能夠造出來的,

    必須需要當前相當數量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合作單位參與。

    也就必然受到時代生產力和技術的限製。

    而這種限製,

    其實還潛藏著一種恐怖的可能。

    ——會不會,某一天,受限於每一個時代的生產力。

    莫道在有限的時間裏,技術發展會有一個難以逾越的上限。

    大概就是莫道在某一世,按照上一世已經實現的科技成果,在當世重新塑造一遍這個過程,就花完了人生剩下的所有時間。

    莫道頓了下動作。

    神情還算的平靜。

    這許多世之後的事情,等到許多世之後再去考慮吧。

    就現在的情況下,那種可能的到來還需要一些時間。

    望著正在進行最後收尾工作的示範堆建設,莫道再站了一陣。

    ……

    在過去的六年時間裏,

    求索研究院其實遠不止做了示範堆建設這一件事情。

    除了其他各領域偶有一些成果,

    讓學界對求索研究院的印象越加深刻。

    在一直進行著技術積累的航天領域,求索研究院也在這六年裏有著較大突破。

    而莫道這過去六年的大部分時間,除了偶爾關注示範堆設計方案的落實之外,

    基本就是在參與著求索研究院航天領域團隊的工作。

    航天領域的研究,

    莫道在上一世,隻能說有了解,很難說有深入。

    即便他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在一次次重來中不斷提升,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一世,他還是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學習航天領域的已有知識。

    當然,在航天團隊其他核心研究員的眼裏,莫道的學習速度就有些誇張了。

    莫道本來知識麵就廣,航天領域的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許多交叉學科,他基本都有掌握,

    隻需要彌補起來此前未曾涉及過的一些學科,

    再融會貫通起來,在航天領域已有知識的掌握上,就已經顯得突飛猛進。

    對於莫道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

    懷疑莫道是外星人都少了些。

    畢竟就這離譜的學習能力,先前表現出來的知識廣度和深度,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是自己學的嘛。

    18年。

    在莫道的參與下,

    求索研究院的航天項目,算是趕上了十幾年前官方的水平。

    在中間隔了一個遠航二號實驗火箭過後。

    遠航三號二級固體火箭搭載了同樣由求索研究院研製的求索01號載人飛船,

    完成了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雖然受限於運載能力,這次載人任務隻搭載了一名航天員,

    並且隻是進入到近地軌道,環繞了地球一圈過後,就重新著陸回預定著陸場。

    但這依舊是華國之內,首次由非官方的單位,實現這一壯舉。

    然後是20年年底,

    在莫道的主持下,

    遠航3A號火箭搭載載人飛船再次完成了一次載人航天任務。

    這一次,依舊是單名航天員進入到地外空間,並在十幾個小時之後就重新返回著陸。

    唯一有區別的地方,在火箭上。

    這次的遠航3A火箭,采用了更新型的液體燃料。

    極大程度的縮減了單位運輸成本。

    是真正意義上,商業航天領域的一次大突破。

    成功之後。

    直到此刻,都依舊為人津津樂道。

    不過,

    很快,

    人們的注意力就從求索研究院航天領域的成就上再次挪開了。

    ……

    21年10月。

    一封示範堆啟動首次運行實驗的申請,從求索研究院發出,

    直抵那位老領導等人手中。

    申請的內容很簡潔,

    就是示範堆已經建造完畢,希望官方能夠同意此次大型運行試驗並予以支持。

    上麵的回複也很簡單,‘同意,全力支持。’

    喜歡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