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再一次站在了曆史的關鍵節點

字數:6358   加入書籤

A+A-


    這兩頁紙,就是基於莫道超導理論,對室溫超導材料輸出的最終結果。

    和當初湍流模型不同,

    這兩頁紙上的方程,這個世界上除了莫道基本沒有人能夠看懂。

    拿給任何一個搞材料學研究的研究員,都無法理解這些方程分別代表著什麽。

    除了那些不確定意義的數值,就是完全的數學物理方程。

    沒有任何直接指明某樣材料成分和組成的東西。

    實際上,這些方程包括數值,就是對那個理論上室溫超導材料的數學描述。

    在莫道的超導理論框架下,

    這其中每一道複雜的方程都指向了一個限定範圍。

    兩頁紙的方程加起來,共同交集的範圍內,就是那個室溫超導材料存在的位置。

    “完成了嗎?”

    此刻同樣在書房裏的秦懷詩,注意到了莫道的變化,

    隻是溫和笑著,問了句。

    “嗯。完成了。”

    莫道也笑了笑,

    一個困擾了十餘年的問題得到解決,還是很值得人高興的。

    之前,他想要在五十歲之前,解決這個問題。

    此刻雖然沒有完全做到,但也在五十歲過去之前,完成了這項工作。

    “吃晚飯嗎?”

    秦懷詩望了望莫道,也沒有多追問。

    她知道,莫道要是願意討論這個問題,自已就會說的。

    “好。”

    莫道再笑著,站起了身。

    ……

    七月,莫道完成了室溫超導材料的理論工作。

    求索研究院的材料研究團隊,也迎來一些工作上的調整。

    針對室溫超導材料的合成,

    莫道再同材料研究團隊中的各核心研究員開了個小會,

    “……這裏總共有十一種較為複雜的複合材料,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將這十一種材料在實驗室中完成合成。”

    “……我們需要的室溫超導材料,應該就在這十一種材料之中。”

    莫道在對一眾核心研究員敘說時,

    就沒有使用之前那一連串的複雜方程了。

    直接羅列出了共十一種材料的具體組成。

    這基本就是目前莫道的超導理論能夠做到的極限,

    想要將範圍徹底縮小到某一種複合材料上,計算量實在是太過於誇張。

    莫道都不一定能夠扛得住。

    而實際應用上,也的確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再進一步縮小限定範圍了。

    對於一眾核心研究員們來說,

    這個範圍已經很小很小了。

    不同於之前的026材料,

    莫道給出的這十一種材料,雖然此前都未出現過。

    但他距離人類的材料學並沒有那麽遙遠。

    在莫道公布的第一時間,

    這些經驗豐富的核心研究員們,就已經接連想起來這十一種材料中好幾個材料的類似材料。

    從近似材料出發,摸索合成路徑,肯定是要簡單許多。

    此外,這十一種材料的組成雖然依舊比較複雜,

    但相比於之前的026材料,總歸是要好很多。

    在看到這十一種材料過後,

    一眾核心研究員們吐氣都要舒暢了一些……總算是看到一些相對熟悉的東西了。

    “接下來,合成的工作,可能就要靠各位核心研究員了。”

    “現在,開始工作吧。”

    ……

    從44年七月開始。

    求索研究院材料研究領域,各核心研究員們所帶領的團隊再膨脹了一些。

    基於當前緊要的目標,求索研究院再往材料研究領域投入了更多的資源。

    對於這十一種材料的合成,

    財大氣粗的求索研究院顯然不可能挨個進行。

    第一批,

    由各研究團隊總共挑選了六個材料,一同進行合成路徑的摸索。

    莫道也加入了其中,在莫道的參與下,

    材料研究團隊的這項工作,進行的還是很快的。

    莫道的超導理論,對於材料的合成路徑,特別是超導理論框架下產生的理論材料的合成革路徑還是有些作用的。

    此外,

    莫道也沒有隻局限於材料研究。

    基於超導材料突破,以氦3為燃料的二代聚變技術的研究,也進一步加快了速度。

    莫道統領全局,各研究團隊按照莫道的要求,如同疾馳般,不斷衝過麵前的難關。

    而關於航天領域的電推進研究,同樣沒有停下來,

    莫道同樣有在關心這方麵的研究。

    ……

    整個44年,

    在室溫超導材料的理論上有了突破過後,

    莫道反而愈加顯得有些忙碌起來。

    整個求索研究院也在莫道的意誌下,緊密而快速的運轉著。

    對於一些知情者來說,

    此刻求索研究院的忙碌,隻意味著一件事情。

    在氘氚聚變實現後的二十餘年,

    求索研究院再一次站在了曆史的關鍵節點。

    一次技術變革帶來的整個世界,整個時代的變革,又將再一次出現。

    而求索研究院的忙碌,也沒有白費。

    各領域的關鍵突破,開始陸續出現。

    ……

    45年初,二代聚變研究團隊在莫道的主持和參與下,

    逐漸完成了各領域一些技術問題的攻關工作,以及二代聚變實驗堆各係統的設計工作。

    當這些工作重新匯總到莫道手裏,

    也就意味著,基於一種性能優異的室溫超導材料設計的二代氦3聚變實驗堆的整體設計工作已經完成,

    這一樣室溫超導材料,不能說是氦3聚變實現的所有原因,但就像是天平上最後一顆砝碼,讓氦3聚變技術的實現有了切實的可能。

    現在,就隻需要等待那樣室溫超導材料的出現,就能夠開始二代聚變實驗堆的建造。

    當然,二代聚變研究團隊也沒有因此就停下來,一些不涉及到超導材料的各部分,求索研究院與各合作單位也直接開始了製造、

    同年,

    在航天領域的動力方麵。

    傳統化學火箭領域,再取得了突破。

    在莫道的引導下,在過往技術的積累下。

    求索研究院的傳統化學火箭,徹底達到了上一世莫道離世前的頂峰狀態。

    遠航五號火箭,以及遠航六號實驗火箭相繼誕生。

    遠航五號火箭目前已經投入到月麵基地和近地空間平台的持續建設中。

    月麵運載能力突破了兩百噸。

    而遠航六號基於遠航五號的替身也相當誇張,

    雖然還沒有實際運用,但在實驗發射中,運載能力能夠達到三百噸以上。

    這兩個巨無霸,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氘氚聚變時代,生產力暴增後的體現。

    當然,這兩個火箭,也不是一步登天,直接從遠航四號的一百餘噸飛到現在這種程度的,

    在遠航四號到遠航五號之間,還有從遠航4A到遠航4甲等多個改進型號。

    而電推進領域,

    這些年的技術積累,也基本讓電推進技術提前達到了上一世的上限,並且翻了過去。

    單個電推進器的推力,也在這一年,首次突破了十千克。

    雖然對比起此刻的化學火箭來說,推力依舊很小很小,

    其推進器本身的重量加上所需要攜帶工質的重量,依舊讓它沒有太大的實際運用價值。

    但也算是有相當意義的突破了。

    當然,

    最關鍵的,還是室溫超導材料的突破。

    可能是十幾年的努力積累的經驗,

    可能是過往一切經驗積累起來的直覺,

    對這十一種材料的合成,材料研究團隊並沒有那麽倒黴,

    並沒有第二批材料合成才找到那個關鍵的材料,

    甚至,沒有將第一批材料都合成出來。

    求索研究院,就已經抓到了那個常壓下的室溫超導材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