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純愛黨所帶來的東西

字數:3435   加入書籤

A+A-


    星海征服者!
    第284章 純愛黨所帶來的東西
    一個政黨除了自己的核心主張之外,也會有其他方麵的主張。
    核心主張是對選民的承諾,是用來吸引選民的門麵;而其他主張則是經過和各路金主溝通、交易之後製定的。
    作為純愛黨轉變主張的重要推動者,最先投資純愛黨的上流社會人士,純愛黨給予了趙翼很大的回報。參加政策討論的負責人回來之後說,對伊萬諾夫財團提出的要求,純愛黨幾乎全盤接受。
    盡管他們眼下還隻是在民調中占據優勢,有望在大角星域各星係及星域眾議院選舉中取得不少席位,他們的主張最終很難獨立成行,但這就是一種友好的政治表態。
    每一項對財團有利的政策,都是在和一個個政黨達成交易之後形成的。如果不能獨立爭取到足夠的政治支持,就要和更多的財團達成妥協和共識,聯合起來完成這樣的交易。
    聯合的過程中,能影響到的政治力量越多,就越能在談判中占據優勢。
    因此趙翼這次確實賺大了。
    除了收獲了政治影響力之外,趙翼的名聲也隨著純愛黨的宣傳,再一次傳播到整個大角星域。
    那二十多封情書變成了大角星域幾乎所有情書的寫作範本;中森明菜創作的歌曲響徹了大街小巷;阿利婭的畫被無數懷春少女打印下來貼在床頭;而陸秀恬寫的小故事看似平淡卻飽含深情,打動了從年輕到年老的所有人。
    有名望的好處是做事會憑空順利不少。
    比如說購買師範學院這件事。
    其實伊萬諾夫財團早就了解到了好幾所經濟狀況不佳、有意轉讓的師範學院,但是與當地政府試探性的接洽並不順利。
    將一所公立學校出售給私人,即使學校本身經濟狀況不佳,當地政府有意脫手這個包袱,也要麵對社會各界審視和懷疑的目光。
    這就為轉讓平添了許多的障礙。
    但是如果受讓者是一位有很高名望的將軍,事情又不一樣了。公眾質疑的聲音就會小很多,學校本身的態度也變得積極起來。政府的壓力小了,許多障礙也就隨之消失。
    收到相關部門遞交過來的先期收集的材料之後,趙翼和姑娘們商議了一下,決定選擇一家位於埃達爾星係二號行星上的師範學院。
    這家師範學院的級別屬於一類本科院校,生源質量比較好,有將近兩千多名學生。之所以淪落到不得不轉讓這一步,主要是因為當地新生人口連年萎縮,教師行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前途黯淡,機智的學生們紛紛另選他校,導致這家學校連學生都招不滿,也就失去了撥款的依據,然而該有的開支又不能少。數年下來,學校每況日下,政府想裁並,又受到學校本身的抵製,於是就動了轉讓的心思。
    對趙翼來說,這家學校剛合適。
    規模不大不小,質量不好不壞,最妙的是成本不會太高當地的人口頹勢是完全無法逆轉的,這就意味著師範學院在可預見的將來完全是一筆負資產,當地政府根本不可能開出過高的價格。
    趙翼先去斯大林星,把加莉娜帶上,然後再前往埃達爾星係。
    加莉娜是個有想法的姑娘,不可能像個保姆一樣把時間完全花費在照應孩子上麵。她早就和趙翼說過需要一份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兼顧培養孩子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趙翼原本計劃開了戰艦製造公司之後,由她去坐鎮,然而這個計劃因為老麥克的拒絕而泡湯了,於是便讓她來管理這家師範學院。
    她欣然接受了這個安排。
    ——
    抵達埃達爾星係二號行星後,趙翼便和加莉娜一起前往雲州首府海西市,等待轉讓的雲州師範學院就位於海西市的郊區。
    略作休息後,他們便聯係雲州教育部和雲州師範學院的負責人,約了個時間進行三方會談。
    談判很順利。
    就像事先了解到的那樣,雲州教育部隻想將這個燙手山芋早點甩出去,而雲州師範學院也巴不得投靠一個有實力的金主。
    唯一一點小麻煩是學院方麵眼巴巴地期望著這場並購可以順帶解決畢業生就業難題,遏止就業困難招生困難的死亡螺旋,希望將這一點寫進交易合同裏。
    在他們眼裏,相對於財團巨大的人力需求而言,師範學院這點畢業生數量完全不值一提。
    趙翼並沒有答應全部包攬,而是隻答應解決10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他隻想掐尖。
    畢竟他並沒有製度性地將畢業生安插到財團工作的權力,隻是在為遙遠到他自己都說不清的將來儲備可用人力,一應成本都由他自己承擔,當然要能省則省。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展開了拉鋸戰。
    最終加莉娜提議讓這個比例定在30,這個數字源自於學院自己發布的每年70上下的就業率。
    學院方麵小小地吃了個啞巴虧,不過總體而言還算滿意。趙翼答應三年之內不裁員、不削減工資和福利,並且注資2000萬星幣將積欠的債務和拖延的工資問題一並解決掉,過往的一切可以就此一筆勾銷。
    而對於雲州教育部而言,甩脫了一個無止境的預算黑洞,又拿到了折合4000萬星幣的轉讓款,對上上下下都有了交代。
    要論資產,師範學院的價值肯定不止這麽點,問題是師範學院是非盈利單位,轉讓之後也不能變更單位性質,自然賣不上價。
    而對趙翼來說,預期儲備人力成本大約為每人每年5萬星幣左右,每期150人的規模完全在他的可控範圍之內。
    學院本身的經營問題對他而言也不是問題。每年1000萬星幣不到的虧損而已,就當是培養人力的成本好了。
    經過簡單的審批流程後,三方舉辦了一個小型的簽字儀式。一張紅幕下的合影照片,一份簽了字的轉讓合同,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各取所需,經手沾油,皆大歡喜。
    學院院長小心翼翼地問道“老板,要給學院改個名嗎?”
    趙翼說“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