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逃亡
字數:7070 加入書籤
歐洲的革命風潮迅速擴散,資本主義發展程度高的國家全部被席卷,尤其以歐洲西部為最,德國的內戰剛剛結束,法國又開始了全國性的暴動、自治浪潮,英國是最早調整政體的國家,立法也是學華夏帝國,製度改革相對平穩的多,而且也推行了多年,兩代女王別的沒幹,就是開放和引進先進技術走得很遠,接受華夏的教育培訓最徹底,所以英國的新生代對政府新政的滿意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產業工人數量很多,並且在工人聯歡會的組織下與行業協會和資本家進行過了多次談判,雙方已經有了多次的協商、妥協的經驗了,因此主要矛盾是工人與資本家矛盾的英國,除了工人不滿意就組織罷工外,沒有刻意針對王室、貴族進行政治清算,而且王室在政策製定上絕大多數順應民意,並且幫助百姓做了很多教育普及、提高工資福利待遇、設置社會福利機構等方麵的工作,首先提出倡議並且帶頭捐款推進公共事業,因此王室在英國百姓中的聲望還是比較高的,英國的議會黨派也比較成熟,明白英國的發展需要的是更加融洽的生產關係,政府需要引導勞動階層與資本家多協商妥協,而不是挑唆煽動暴亂來達到政治目的,因為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一旦發動起來連國王都絞死了,所以還是別挑動他們的憤怒神經為好,英國的工人發動了幾輪罷工,資本家妥協給與提高待遇後就偃旗息鼓了!這就是先發優勢,製度變革的早,體製架構成熟,王室和貴族已經徹底放棄了特權,和大多數資產階級一樣,投資或者服務於政治、經濟領域的機構,靠自己的能力或者積累的財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和大部分普通人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英國顯得比較平靜一點,社會大致安定。
海峽對麵的荷蘭情況比英國還要穩定,荷蘭本身就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地區,加上王室和東印度公司都是以貿易為第一,積極推動資本主義發展,開放程度非常高,政策也支持去開拓遠洋貿易、殖民地貿易,加上人口少,發展水平高,因此大家過了去爭奪土地和傳統加工業利益的階段,開辦新式工廠或者參與遠洋貿易要比那些賺得多得多,何苦為了那麽點錢去推翻王室和貴族的地位呢?畢竟王室、貴族領導大家獲得了獨立,如今政策已經變得非常有利,各個階層隻要努力就能獲得更多的財富,鬧暴動有什麽好處?
加上荷蘭境內有人民軍的大量駐軍駐紮,接受華夏的思想認識比較深入,獲得貿易的機會更加容易,因此與華夏的關係很融洽,努力賺錢的人多,跟隨新生代激進學生鬧革命的人少,荷蘭的革命雷聲大雨點小,立法改革的幅度比較大,暴力革命的程度很低,甚至沒有,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政體調整和重新立法後,荷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商貿欣欣向榮的階段,呢絨、帆布、製繩這些傳統產業已經讓位於棉布、毛紡、皮革加工、鍾表這些新興產業,並且技術先進,生產設備全部引自華夏,產品大部分供應華夏人民軍駐軍,剩下的遠銷各國,東印度公司購買的輪船一船船把貨物運到各國港口,甚至是美洲殖民地和屬國。
忙著做生意的荷蘭沒有精力顧及鄰居的革命風暴,邊境線與德國接壤的那部分先是被人民軍集結,在接回了大量華夏公民和逃亡者後趨於平靜,然後是法國的邊境線,人民軍快速反應分隊紛紛隱蔽潛入法國執行特別任務,除了接回華夏帝國公民外,也帶回來一些科學家、建築師、大學學者等各色人等,還有的潛入城市華夏聚集區參與防禦保護的行動,接回來的人從鹿特丹又被送上去華夏帝國的輪船,荷蘭成了最大的中轉站!
南麵的法國、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都開始持續暴亂,西班牙、葡萄牙也開始內亂,因此美洲、非洲的各國殖民地和屬國也開始要求獨立,擺脫被控製的地位,謀求真正的獨立!
在這樣的局勢下,各國王室、貴族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最大,因此有計劃和無計劃的逃亡開始了,從德國逃亡荷蘭、漢堡甚至穿過波蘭來到克裏米亞,從法國逃亡荷蘭、亞平寧半島,從西班牙、葡萄牙逃亡亞平寧半島、北非、美洲殖民地和屬國,各國邊境線基本上形同虛設,流亡的人潮慢慢形成,甚至有奧地利王室成員化裝扮成商隊成員,一路穿過匈牙利、波蘭、後金來到黑海特區邊境,申請移民華夏,實在不行移民後金也在所不惜!
德國與荷蘭邊境線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通過,然後去往難民營,法國的邊境線逃亡人數更多,這些人在難民營大部分都通過關係想移民華夏,一時間荷蘭的鹿特丹大使館成為了最忙的大使館,辦理移民的人排成了長龍,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而人民軍快速分隊也不停的接回大量人員,後金與華夏帝國的邊境線甚至出現了集體衝關的逃亡貴族!為了避免出現更多的混亂局麵,防止出現流血事件,華夏帝國調整了移民法案,暫時允許逃亡者全部入境,然後根據國籍先行安排這些人去美洲、非洲的華夏殖民地屬國或者前沿根據地,當然船票、食宿自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室、貴族、封建主,錢是不缺的,所以被送去華夏帝國的屬國、前沿根據地也沒有太大意見,少數沒有錢買船票的人先被送去,然後在屬國、根據地接受漢語培訓和思想教育改造,考核通過加入華夏,根據自身能力安置,進入工廠、農場、養殖場、商行工作的,去建築公司打工的,當然有錢投資開辦商鋪、客棧、飯店華夏帝國也歡迎,引進技術建設新產業更加歡迎,華夏派人負責培訓工人和生產運行,並且有創業政策優惠,這樣華夏把這些逃亡者分批送到了美洲、非洲自己的前沿屬國和根據地,一是增加了人口和勞動力,二是推進了技術進步,產業布局,一舉多得!
當然那些被戰火波及的技術人才、科學家、學者、藝術家等都被送到了華夏本土,由專門的對口人員接收,經過漢語培訓後再進行對應的知識交流和補充,然後根據他們的興趣、意願加入研究、教育、發明等各方麵的機構工作。
腓特烈二世在廣寧見到了伊莎貝拉公主殿下,看到妹妹一切都是心裏很安慰,腓特烈二世明白了,在德國他這輩子是做不出什麽功業了,隻能在華夏帝國置辦一些產業先定居下來,然後研究一些政治、軍事方麵的策略,能著述等身固然好,隻能留下一點總結心得也不錯,總之不要荒廢了就好!
想定居華夏帝國隻能通過妹妹來解決了,伊莎貝拉如果要與她喜歡的華夏軍人結婚,必須通過人民軍政治部的審查,並且要漢語考核和思想改造,最後加入華夏成為華夏帝國公民才能結婚,這個過程比較長,好在伊莎貝拉漢語非常標準,考核肯定沒有問題,剩下的就是審查了,得先辭去德國大使的職務,通過華夏日報發一個聲明就可以了,華夏帝國駐德國大使給德國新政府一個照會,請德國政府再派一個新的大使來,交接完畢才能審查,真得很麻煩耶!
在此期間,腓特烈需要申請一個特殊的簽證,以便長期居留華夏帝國,這就需要辦理探親簽證,好在伊莎貝拉就是大使,手續辦理很順利,腓特烈二世這個前德國國王以探親的名義留在了華夏,並且在伊莎貝拉公主殿下的陪同下去了旅順,在旅順購買了一個別墅院子,然後考察了旅順的市場,購買了一家商行,專門從事兩國的貿易,從德國進口大批啤酒、威士忌到華夏銷售,從華夏采購香水、化妝品、定做瓷器等奢侈品運到德國銷售,並且請華記在漢堡幫助注冊一家商行,而腓特烈二世將生意全部交給伊莎貝拉管理,自己去了濟州島購買了幾匹種馬,在旅順建了馴馬場,從歐洲引進良種馬,和華夏這邊的四大體係賽馬品種雜交,培育新的溫血賽馬品種,腓特烈二世的流亡生涯開始了,一家名為追雲的商行從此出現在了旅順,並且在短短的幾十年裏壟斷了德國的奢侈品市場,追雲商行不僅僅涉足兩國貿易,並且投資了華夏帝國非常多的鐵路、公路項目,購買了華記很多新建的造船廠、鋼鐵廠、機械廠、化工廠的股份,在旅順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廠、香腸加工廠、自行車廠。追雲在建設競技賽場上情有獨鍾,先是投資建設了一個足球場,之後是一個自行車賽場,最後更是建了一個賽馬場,幾十年後,腓特烈二世在旅順離世,再也沒有能回到德國的他留下了一批軍事論著,他的後代子孫整理之後在華夏帝國出版,這部書也成為了華夏帝國講武堂的教材之一,也是華夏帝國贈送德國的教材之一。
歐洲的革命風潮迅速擴散,資本主義發展程度高的國家全部被席卷,尤其以歐洲西部為最,德國的內戰剛剛結束,法國又開始了全國性的暴動、自治浪潮,英國是最早調整政體的國家,立法也是學華夏帝國,製度改革相對平穩的多,而且也推行了多年,兩代女王別的沒幹,就是開放和引進先進技術走得很遠,接受華夏的教育培訓最徹底,所以英國的新生代對政府新政的滿意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產業工人數量很多,並且在工人聯歡會的組織下與行業協會和資本家進行過了多次談判,雙方已經有了多次的協商、妥協的經驗了,因此主要矛盾是工人與資本家矛盾的英國,除了工人不滿意就組織罷工外,沒有刻意針對王室、貴族進行政治清算,而且王室在政策製定上絕大多數順應民意,並且幫助百姓做了很多教育普及、提高工資福利待遇、設置社會福利機構等方麵的工作,首先提出倡議並且帶頭捐款推進公共事業,因此王室在英國百姓中的聲望還是比較高的,英國的議會黨派也比較成熟,明白英國的發展需要的是更加融洽的生產關係,政府需要引導勞動階層與資本家多協商妥協,而不是挑唆煽動暴亂來達到政治目的,因為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一旦發動起來連國王都絞死了,所以還是別挑動他們的憤怒神經為好,英國的工人發動了幾輪罷工,資本家妥協給與提高待遇後就偃旗息鼓了!這就是先發優勢,製度變革的早,體製架構成熟,王室和貴族已經徹底放棄了特權,和大多數資產階級一樣,投資或者服務於政治、經濟領域的機構,靠自己的能力或者積累的財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和大部分普通人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英國顯得比較平靜一點,社會大致安定。
海峽對麵的荷蘭情況比英國還要穩定,荷蘭本身就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地區,加上王室和東印度公司都是以貿易為第一,積極推動資本主義發展,開放程度非常高,政策也支持去開拓遠洋貿易、殖民地貿易,加上人口少,發展水平高,因此大家過了去爭奪土地和傳統加工業利益的階段,開辦新式工廠或者參與遠洋貿易要比那些賺得多得多,何苦為了那麽點錢去推翻王室和貴族的地位呢?畢竟王室、貴族領導大家獲得了獨立,如今政策已經變得非常有利,各個階層隻要努力就能獲得更多的財富,鬧暴動有什麽好處?
加上荷蘭境內有人民軍的大量駐軍駐紮,接受華夏的思想認識比較深入,獲得貿易的機會更加容易,因此與華夏的關係很融洽,努力賺錢的人多,跟隨新生代激進學生鬧革命的人少,荷蘭的革命雷聲大雨點小,立法改革的幅度比較大,暴力革命的程度很低,甚至沒有,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政體調整和重新立法後,荷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商貿欣欣向榮的階段,呢絨、帆布、製繩這些傳統產業已經讓位於棉布、毛紡、皮革加工、鍾表這些新興產業,並且技術先進,生產設備全部引自華夏,產品大部分供應華夏人民軍駐軍,剩下的遠銷各國,東印度公司購買的輪船一船船把貨物運到各國港口,甚至是美洲殖民地和屬國。
忙著做生意的荷蘭沒有精力顧及鄰居的革命風暴,邊境線與德國接壤的那部分先是被人民軍集結,在接回了大量華夏公民和逃亡者後趨於平靜,然後是法國的邊境線,人民軍快速反應分隊紛紛隱蔽潛入法國執行特別任務,除了接回華夏帝國公民外,也帶回來一些科學家、建築師、大學學者等各色人等,還有的潛入城市華夏聚集區參與防禦保護的行動,接回來的人從鹿特丹又被送上去華夏帝國的輪船,荷蘭成了最大的中轉站!
南麵的法國、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都開始持續暴亂,西班牙、葡萄牙也開始內亂,因此美洲、非洲的各國殖民地和屬國也開始要求獨立,擺脫被控製的地位,謀求真正的獨立!
在這樣的局勢下,各國王室、貴族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最大,因此有計劃和無計劃的逃亡開始了,從德國逃亡荷蘭、漢堡甚至穿過波蘭來到克裏米亞,從法國逃亡荷蘭、亞平寧半島,從西班牙、葡萄牙逃亡亞平寧半島、北非、美洲殖民地和屬國,各國邊境線基本上形同虛設,流亡的人潮慢慢形成,甚至有奧地利王室成員化裝扮成商隊成員,一路穿過匈牙利、波蘭、後金來到黑海特區邊境,申請移民華夏,實在不行移民後金也在所不惜!
德國與荷蘭邊境線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通過,然後去往難民營,法國的邊境線逃亡人數更多,這些人在難民營大部分都通過關係想移民華夏,一時間荷蘭的鹿特丹大使館成為了最忙的大使館,辦理移民的人排成了長龍,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而人民軍快速分隊也不停的接回大量人員,後金與華夏帝國的邊境線甚至出現了集體衝關的逃亡貴族!為了避免出現更多的混亂局麵,防止出現流血事件,華夏帝國調整了移民法案,暫時允許逃亡者全部入境,然後根據國籍先行安排這些人去美洲、非洲的華夏殖民地屬國或者前沿根據地,當然船票、食宿自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室、貴族、封建主,錢是不缺的,所以被送去華夏帝國的屬國、前沿根據地也沒有太大意見,少數沒有錢買船票的人先被送去,然後在屬國、根據地接受漢語培訓和思想教育改造,考核通過加入華夏,根據自身能力安置,進入工廠、農場、養殖場、商行工作的,去建築公司打工的,當然有錢投資開辦商鋪、客棧、飯店華夏帝國也歡迎,引進技術建設新產業更加歡迎,華夏派人負責培訓工人和生產運行,並且有創業政策優惠,這樣華夏把這些逃亡者分批送到了美洲、非洲自己的前沿屬國和根據地,一是增加了人口和勞動力,二是推進了技術進步,產業布局,一舉多得!
當然那些被戰火波及的技術人才、科學家、學者、藝術家等都被送到了華夏本土,由專門的對口人員接收,經過漢語培訓後再進行對應的知識交流和補充,然後根據他們的興趣、意願加入研究、教育、發明等各方麵的機構工作。
腓特烈二世在廣寧見到了伊莎貝拉公主殿下,看到妹妹一切都是心裏很安慰,腓特烈二世明白了,在德國他這輩子是做不出什麽功業了,隻能在華夏帝國置辦一些產業先定居下來,然後研究一些政治、軍事方麵的策略,能著述等身固然好,隻能留下一點總結心得也不錯,總之不要荒廢了就好!
想定居華夏帝國隻能通過妹妹來解決了,伊莎貝拉如果要與她喜歡的華夏軍人結婚,必須通過人民軍政治部的審查,並且要漢語考核和思想改造,最後加入華夏成為華夏帝國公民才能結婚,這個過程比較長,好在伊莎貝拉漢語非常標準,考核肯定沒有問題,剩下的就是審查了,得先辭去德國大使的職務,通過華夏日報發一個聲明就可以了,華夏帝國駐德國大使給德國新政府一個照會,請德國政府再派一個新的大使來,交接完畢才能審查,真得很麻煩耶!
在此期間,腓特烈需要申請一個特殊的簽證,以便長期居留華夏帝國,這就需要辦理探親簽證,好在伊莎貝拉就是大使,手續辦理很順利,腓特烈二世這個前德國國王以探親的名義留在了華夏,並且在伊莎貝拉公主殿下的陪同下去了旅順,在旅順購買了一個別墅院子,然後考察了旅順的市場,購買了一家商行,專門從事兩國的貿易,從德國進口大批啤酒、威士忌到華夏銷售,從華夏采購香水、化妝品、定做瓷器等奢侈品運到德國銷售,並且請華記在漢堡幫助注冊一家商行,而腓特烈二世將生意全部交給伊莎貝拉管理,自己去了濟州島購買了幾匹種馬,在旅順建了馴馬場,從歐洲引進良種馬,和華夏這邊的四大體係賽馬品種雜交,培育新的溫血賽馬品種,腓特烈二世的流亡生涯開始了,一家名為追雲的商行從此出現在了旅順,並且在短短的幾十年裏壟斷了德國的奢侈品市場,追雲商行不僅僅涉足兩國貿易,並且投資了華夏帝國非常多的鐵路、公路項目,購買了華記很多新建的造船廠、鋼鐵廠、機械廠、化工廠的股份,在旅順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廠、香腸加工廠、自行車廠。追雲在建設競技賽場上情有獨鍾,先是投資建設了一個足球場,之後是一個自行車賽場,最後更是建了一個賽馬場,幾十年後,腓特烈二世在旅順離世,再也沒有能回到德國的他留下了一批軍事論著,他的後代子孫整理之後在華夏帝國出版,這部書也成為了華夏帝國講武堂的教材之一,也是華夏帝國贈送德國的教材之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