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胡謅
字數:4478 加入書籤
睜眼全家被榨幹,提款機我不當了!
客廳裏陸向東陸向西兩個人,還有各自的妻子孩子都在客廳裏坐著。
陸向南從樓上走下來,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大哥,怎麽樣爸願意吃飯了嗎?”
陸向南無奈的搖搖頭,
“老爺子現在認準了就要江陽。如果江陽不來,老爺子真的是一口飯都不吃。”
陸向西有些頭疼的揉揉眉心。
“爸怎麽這樣啊?明明我才是老三,偏偏把一個外人當成老三。”
“你還好意思說,如果不是因為你的失誤把爸給弄丟了。爸能是現在這樣嗎?爸不認你對著呢。”
陸向南也有點兒怒氣衝衝,老爺子現在回到家裏也非常不好哄,口口聲聲隻要老三。
好不容易自己第一天哄住了,可是老三回來之後聽到老爺子不認自己非要找另外一個老三,立刻衝著老爺子發了火。
結果可倒好,老爺子直接被激怒,老爺子一輩子脾氣是吃軟不吃硬。
結果老爺子從昨天晚上開始就不吃飯了,口口聲聲要老三回來,如果沒有老三,他就不吃飯。
本來以為今天再哄一哄就過去了,誰知道早晨醒來老爺子還是那樣,口口聲聲惦記著老三,就是不吃飯。
等到老爺子中午也不吃飯,老三自己也慌張了。
老爺子的身體那是常年飯量大,一頓不吃都餓得慌的人。
現在從昨天到現在已經三頓飯沒吃。
要是再不吃老爺子的身體可就真的出問題,沒看老爺子已經頭暈眼花的躺在床上不下來。
老三其實自己早就後悔了,為啥要跟自己爹較這個真兒?
老爹現在忘性這麽大,已經不記得他們所有人。
哄著點兒老爺子多好,幹嘛非要跟老爺子計較自己是老三,別人不是老三。
陸向西聽了這話有些憤怒的說道,
“不是去找那個江陽了嗎?怎麽還沒回來?”
陸向南看了一眼弟弟說道,
“你注意一下你的態度,那個江陽怎麽了?
那個江陽沒惹你,沒招你。
讓人家來人家就必須來嗎?
招之則來,揮之則去,你以為你是誰?”
陸向西被大哥一頓訓斥,立刻擺正了自己的態度。
在這個家裏一向是老爹最厲害,除了老爹就是大哥。
“大哥,我錯了,我沒那個意思。”
陸向西的妻子郭東華急忙站起身,打岔說道。
“李嫂,李嫂,你去看一看客人來了沒有?”
李嫂就是剛才的那位中年婦女,這會兒略微有些局促不安的,站在客廳門口,用手捏著衣襟兒支支吾吾的說道。
“郭同誌,剛才有人進來,我……讓他……換拖鞋,沒想到人家……發脾氣就直接走人了。”
陸向西一聽這話不由得站起身,
“大哥,你看到了吧,這人多麽囂張。
讓他換一下拖鞋,怎麽了?這是起碼的禮貌,因為這樣轉身就走,這是什麽樣的氣量,這是什麽樣的素質?”
“大哥,你還老說他的好話,說這個人對咱爸沒有私心,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沒有私心?
這樣的品性怎麽可能對咱爸是真誠的,我懷疑他是早有預謀。”
陸向南猶豫了一下,難道自己看走眼了?
不可能!
他記得那個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和自己在廚房裏一起的時候,言談舉止之間透露出的都是一個大氣的人。
而且江陽當時照顧父親的時候是充滿真誠的。
父親和江陽之間那種親密,絕對不是僅僅憑借私心就能做到的。
陸向南犀利的眼神落在了李阿姨的身上。
李嫂不由得哆嗦一下,這位陸部長平日裏並不在老爺子跟前。
不是那麽好相處,而且這人的眼光太毒。
“陸部長,要不然我我去把他們叫回來? ”
陸向南卻輕笑一聲,
“不用你去了,我親自去。”
這話一出,客廳裏傳來了驚呼聲,
“大哥,你也太給那個江陽麵子了,那不過就是個普通人,您的身份有必要這麽低聲下氣嗎?”
陸向東有些吃驚,他對於江陽的印象也停留在那種八麵玲瓏,想要借機攀附他們家的投機分子。
陸家是什麽人家?
他們陸家三兄弟,那無論是在省裏還是在上京都算是赫赫有名。
已經習慣了別人的巴結討好,哪裏遇見過,還需要他們低頭去請求別人?
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們都不需要說底下的人察言觀色,都會早早的把事情做好。
“什麽叫低聲下氣?這叫禮賢下士,人家是在照顧咱們的父親。
你們有什麽資格在這裏高高在上,是人家求著來照顧咱爹的嗎?”
“沒求著來照顧咱爹,為啥平白無故照顧了咱爹三天?
這人太會做事兒,你看看連大哥都已經糊弄過去了。”
陸向西一向覺得江陽不是什麽好人,在他心目當中能占據了自己這個兒子位置的人,肯定不是什麽好人。
“在你們心目當中什麽人都不是好人,人家隻不過是很熱心的幫助了一個失憶走失的老人三天。
在你們心目當中就變成了投機分子。
這三天當中,難道他一個平民老百姓能知道父親是什麽人?
在不知道父親是什麽身份什麽人的情況下,卻願意無怨無悔的照顧了父親三天,光衝這一點,我覺得人品就貴重。”
“而你們習慣了自己的高高在上,人家幫著父親在你們的心目當中反而變成了投機取巧。
這三天的時間他到哪裏知道父親的身份?
他一個外鄉人自己都人生地不熟,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沒聽父親說他們這三天是住在郊外的水泥管子裏麵。
如果真的想八巴結討好父親,何必去住水泥管子,哪怕就是傾家蕩產,也應該給父親找一個住的好吃的,好的地方。
你見過住到水泥管子裏去巴結討好咱們家的?”
兩兄弟瞬間啞口無言。
父親的確說了,他們這幾天是住在一個水泥管子裏,也沒有這麽巴結討好人的。
“你們的思想得變一變了,我覺得你們在這個位置上坐的太久了,習慣了別人的巴結討好,卻從來沒有從別人的角度出發。這個年輕人是非常難能可貴。
弄清楚咱們是有求於人,這是我們應該給人家的尊重。
在這個家裏隻有兒子和父親,沒有什麽上級和下級的關係。
而且這個年輕人值得我們這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