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煥新顏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穿越之落寶金錢!
改革一聲驚雷響,天地自此煥新顏。
這是老人南海畫圈的前一年,神州大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於無聲處聽驚雷,尤覺震驚心魄。
林安雅在解出三塊高品質翡翠後順利“獲得”一筆巨款,走了一趟銀行就變成了一張薄薄的存折,但這張薄紙片一旦拿出去絕對會震驚大多數人。
至於被安雅“偷梁換柱”藏起來的五塊毛料,她現在並不準備全部解開,一則太麻煩,她也不是急需翡翠,二則如此方便的兌錢手段完全可以等缺錢的時候再用。
“這到底是什麽東西?怎麽長得這麽偏!”
被安雅拿在手裏用鐵砂輪打磨的正是她撿回來的那塊小毛料,有多小呢?她一手握住剛剛好,也就比雞蛋大一點。但就是這麽個小東西散發著濃濃財氣,比之前解出三塊翡翠的毛料更甚。安雅原本還期待裏麵出一塊高冰種甚至是玻璃種的翡翠,誰想被切的四分五裂也沒看到綠。解石師傅本就不看好這塊邊角廢料,直接準備扔掉,還好被安雅仔細檢查找到了這個小家夥。
為了不破壞裏麵可能存在的冰種翡翠,安雅已經拿著打磨了幾天了。
“安雅,你就別磨你的破石頭了,快看看我的褲子好看不?這可是我找南門的裁縫店專門做的。”孟春暉興高采烈的問安雅,實際上炫耀的成分更多一點。
雖然剛剛認識各自都有些性格矛盾,但幾個月下來寢室關係還算融洽。對於人長得漂亮、穿著有“品味”的安雅,孟春暉尤為認同,覺得兩人才是同類。
“嗯,挺好看的。但是你這樣穿出去學校怕是不允許吧!”
這時衣服樣式大多寬鬆肥大,顏色也簡單,稍稍緊身的都要被人議論。但隨著大陸和香港的交流,很多“新時尚”也悄悄而來,比如喇叭褲。
“這有什麽?人家香港明星都這麽穿呢!”
“你每天光顧著你的破石頭,都沒發現學校裏的變好嗎?好多人都穿呢!”
“還有前兩天街上的那個什麽?哦,那叫走秀,那些模特穿的,那才幾塊布料?還不是照樣大庭廣眾的走來走去!”
孟春暉一提到模特的穿著打扮就興奮,就和明星海報上的一個樣,波浪頭、大紅唇、高跟鞋、露腰褲,緊緊勾勒出女模特的身材,想想都覺得臉紅。
“要不是我爺爺不準,我早就像人家那個樣子打扮了。現在隻能裁條喇叭褲,你看這麽長的褲子熱都熱死了!”
說到這她就生氣,家裏壓著她不許瞎穿,現在做了都嫌熱,隻能等天氣涼了才能經常穿。
“嗬!現在你還能穿出去臭美一下,等到了七月,你就是穿大褲衩都嫌熱。”安雅放下石頭和砂輪,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你要是又想涼快又想漂亮,倒不如做連衣裙和七分褲。”
孟春暉眼睛一亮,她當然不缺連衣裙,還都是“蘇聯貨”,當然不全都是買的,更多的是找人裁的。
“安雅你又有什麽新式樣嗎?之前你跟我說的幾個點子都很不錯,比我在特供商店裏看的外國貨都漂亮,你說小圓領兒帶胸花的怎麽樣……”
“你要是能買到洋紗花、蕾絲布,那都沒問題……”安雅還是很願意給這個“臭美”的家夥科普一下“時尚元素”的,每次看到她驚訝崇拜的的眼神,就覺得她的“小姐脾氣”還是可以挽救一下。
“吱~,咣~”門被猛的打開又關上。
“熱死我了!安雅你暖壺有水嗎?我的忘記打了!”楊珊珊扯著領子扇著風,一邊問話一邊直喘粗氣。
“你這是打劫誰家了?累的直冒汗不說臉都通紅了!水壺就在那兒,你自己倒去。”
“可不是去打劫了嗎!劫的還是……,嘻嘻,哈哈……”楊珊珊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又羞又美的偷偷發笑,臉上的表情豐富多彩像是撿了天大的便宜,一副小女兒情態十足。
“你是發哪門子神經呢!”林安雅看著室友的傻笑摸不著頭腦。
“呀!你也穿的喇叭褲!”孟春暉關注點果然敏銳,一樣就看到了楊珊珊今天的不同。白襯衣、喇叭褲,頭上帶了新頭花,這一身鮮亮顯然是特意打扮的。
“怪不得早上早早地就沒了人,說,去見誰了?”孟春暉好奇的打聽,這肯定是去見朋友了。
“哪有!”
“哼!你以為不說我就打聽不到?”
確實,現在天氣剛剛好,花草繁茂,鳥鳴蝶飛,就連人也清爽起來。就好像忽然進入了戀愛季,校園裏成雙成對、羞羞答答溜達的男女也多了起來。尤其是本校的燕園、未名湖,風景秀麗、水光瀲灩,最是涼爽,是小青年聚集地。想打聽一下誰和誰去幹了什麽不要太容易。
“切!我就是去了怎麽了?管你什麽事!”楊珊珊也不否認,直接應下。
“你!”
見兩人越說火氣越大,安雅連忙打斷。
“喝水還堵不上你的嘴!我看你倆都是閑的,要是讓你們現在去考試,哪裏有機會拌嘴。”
“哎!就是,咱們考的時候還覺得冷。現在呢?熱都要熱暈幾個了!”楊珊珊一副“幸好,幸好”的感慨模樣。
“之前還有人去我家借書請我指導試題呢!我哪有那個時間,當時考的什麽現在才半年就忘關了!”孟春暉也插嘴道,她能考到北大,不論脾氣怎麽樣成績肯定是差不了的。
幾人說起高考都是一副感慨,時隔半年又見高考,這是高考製度的“新生”也是改革春風拂過的新芽!
說起高考就不得不說一說安雅那些同村的知青了。由於安雅bag一樣的猜題能力,當時一起複習的四人都考上了大學,整個大槐村都轟動一時。
經過半年的發酵,上大學的好處和待遇漸漸被人熟知,學費低、有補助,不僅不花錢還能給家裏郵錢,管分配,管住房……,各種消息的附加使得“上大學”更加誘人,第二批卯足勁兒複習的、第一批沒考上的,都在全力備戰高考。
秀兒寄來的信中寫到回城知青變多了,考學、招工,更多的是傷返——隻要有一份受傷證明就能回去。口子一旦被拉開又怎麽禁得住呢!村裏對待高考也重視多了,很多放下筆多年的也拿起書本試一試。她成了考大學改變命運的代表,都說是山窩窩裏飛出的金鳳凰,之前放假回去一趟上門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
一封信又勾起了尚顯清晰的記憶,那些質樸、心思各異的人。安雅忍住詢問某人的念頭,知道幹娘一家都很好,隻平平的問候了家裏人。
家裏、大哥、二哥的信接連到來,對於二哥不願退伍的想法安雅有些怔愣,現在的軍人補貼可不豐厚,從現實一點兒的來說,以後等帶了一身傷病再退,工作也不好找啊!
雖然如此,但對於二哥的決定她唯有支持——既然二哥誌向在此,拚一拚又何妨呢!憑自己的能力以後還會過得差嗎?借著改革東風,創業致富不要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