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放寒假啦!以及卷終。
字數:5574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
考試結束後,改卷的研究生牛馬們,一個個覺得很驚訝。
“今年的大一學生成色那麽高的嘛?”
“確實,這有個騷包的家夥,直接在試卷上默寫起內經來了。”
“寫對了嗎?沒寫對,扣他幾分,給他長長記性。”
“哈哈哈,不至於不至於,不過確實沒寫錯。”
“好久沒感覺這麽熱血沸騰了。”
“聽說是那個叫李介賓的。”
聽到這個名字,一群研究生牛馬有些深閨裏麵的怨氣。
“把他的卷子找出來,我要好好挑挑他的毛病。”
“得了吧,卷子都是他出的,你想挑他什麽錯?”
“不是,這人就那麽囂張的嘛?”
“他其實不算囂張,我見過他,挺老實的一孩子,除了長得帥沒啥優點。”
“我可聽說,他傍上了李老的大腿。”
“我還聽說他泡上了學院院長的女兒呢。”
“流言止於智者,趕快改完卷子我們收工。”
隔壁經典教研室裏,一幫研究生已經,罵出來了。
“這種題目根本沒有固定答案好吧。”
“你說這個把金元四大家學術思想全寫上去的人,我是給他滿分呢?還是給他滿分呢?”
“李介賓這小子就是不改卷子不心疼人,這樣改卷子很傷神的好吧。”
“聽說他祖傳中醫,問他要個方子補一補。”
“我看可以……”
就這樣,期末考試落幕了。
你們見過期末考試後的校園嗎?
平日裏喧囂的餐廳操場都變得寂寥起來。
李介賓還真的有點不習慣。
看完了最後一本大塚敬節的《傷寒論臨床解讀》,他抱著書去圖書館歸還,並且打算再借一些回去看。
在二樓的圖書歸還處,他看著很多歸還的書籍亂七八糟的堆在那裏,感覺有點心疼。
然後就開始慢慢的歸正起來。
有個女生也在還書,她看著李介賓在整理書籍,誤以為他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
“那個,我這些書放到這裏沒關係吧。”
“沒事兒,放這兒吧 。”
李介賓依舊在整理書籍,那個女生又轉回來了。
“你是想借什麽書嗎?”
女生不好意思的說道:“快放寒假了,打算接下個學期的書提前預習一下。”
“那你去bn區吧,那邊是教科書區。”
“嗯呢。”
過了一會兒,女生又過來了。
“呃,我不是工作人員,我也是來借書的。”
“好吧……”
李介賓看著對方,說道:“要不,一起?”
“你打算借什麽書?”
“傷寒,金匱之類的吧。”
“那我推薦胡希恕,劉渡舟。”
“郝萬山的呢?”
“郝萬山的,以經釋經,聽著明白,用著糊塗。”
“你還蠻懂的。”
……
最後,李介賓借了《張廷模中藥學講稿》、《鄧中甲方劑學講稿》。
下個學期是中醫診斷學來著,但是他的水平根本不需要看。
反倒是這兩本書他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月池總說漢方成藥不講功效隻談主治,但是張廷模說的很明白,功效是編的,為了編教材。
為什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那是因為前麵是方法後麵是目的。
比如活血,化瘀。
比如清熱,化痰。
這種說法他覺得還挺……實誠的。
臨走的時候,又遇到了那個女生,兩個人相視一笑,還是對方主動打了招呼。
“看你借的書,挺有品的。”
“一般般,隻是含金量的書太少了而已。”
“加個好友嗎?我叫趙鑫。”
“好呀。”
互換了聯係方式,李介賓沒怎麽放在心上,回宿舍開始收拾行李了。
大樹在一旁打著王者在碎碎念。
李介賓最後畫重點把他坑的很慘,雖然最後考試他都會,但是也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豪哥跟龍兒很滿足,這個學期覺得跟著李介賓學了不少東西。
老賈有點可惜,一個勁兒問李介賓跟王映驕的事情怎麽樣了,還說李介賓如果放棄了王映驕,以後一定會後悔的。
不過對於李介賓來說,這些跟他關係都不大了。
考完試的學生大都離校了,還剩下一些堅守到最後的。
本來他們也要走的,結果思政老師要他們幫忙錄成績,所以又耽擱了一天。
不過能提前看看自己的成績好像也不錯。
而且思政老師也承諾到時候給他們幾個人平時分滿分。
說實話,那麽多年過去了,作者君都忘了思政老師長什麽樣子了,但是大學那個寒假前幾天下午,仍然在腦海中久久難忘。
寒假前夕的校園充滿了特殊的氛圍,仿佛是一個即將結束的篇章和新生的開始。
學生們忙碌地收拾行李,穿梭在校園的各處,散發著離別和期待的情緒。
風吹過操場的梧桐樹,落葉飄零,夕陽下映襯著一片斑駁的金黃色。
教學樓裏傳來輕快的腳步聲和笑語聲,不同專業的學生們在走廊裏匆匆走過。
圖書館內,一些學生坐在書桌前埋頭苦讀,為即將到來的考試做最後的準備。
而另一些學生則在圖書館的角落裏交流討論著學習的心得與感悟,分享著對知識的追求和探索。
寢室樓前,學生們在窗戶前張望,看著校園裏空蕩蕩的道路和樓房,心中湧起了離別的情緒。
寢室裏一片熙熙攘攘,行李箱被擺放在地板上,床鋪被整理得整整齊齊,一段段校園生活的記憶如電影般在腦海裏閃現。
校園的角落裏,教學樓前、操場邊、圖書館旁,到處彌漫著離別的氣息。
學生們相互道別,交換寒假的祝福,充滿著留戀和期待。
即將離開校園的腳步漸行漸遠,校園裏彌漫著一種靜謐而特別的氛圍,仿佛整個校園也為即將到來的寒假做著準備。
這一時刻,見證了學生們在校園中磨煉成長的過程,也點綴了他們青春歲月中獨特的情感和回憶。
李介賓就這樣挎著背包,小苗姐幫他拉著行李箱,兩個人漫步在杏林大道上。
回望九月份初來的軍訓,宿舍幾人的初識,秋雨中眾人排隊去領校服與白大褂,那個時候青澀的自己。
城市的建築在我們眼中縮小,小區、公園、廣廈、別墅,體育館、球場、醫院、學校、書店……一切的一切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遠遠的,龍子湖依舊蜿蜒著,沿著金水河不斷流淌與黃河奔流,城市的周圍,一如往昔……
日夜交替,四季更迭,陽光在西方的天際投下燦爛而壯麗的紅色,渲染了整個城市。
“送到這裏就行了,接下來我自己走。”到了地鐵口,李介賓接過行李箱。
苗禕禕將行李箱給他,問道:“這個學期的大學生活怎麽樣呀?”
“挺好的。”李介賓咧嘴一笑,“就是時間太長了,感覺骨頭都鬆了。”
“在學校天天講理論,半年沒給人看病了,不知道技藝是不是生疏了呢。”
李介賓笑而不語,轉身走向地鐵口,整個人散發出別樣光彩,一掃校園中的慵懶鬆垮。
他自己也很好奇,經曆了這個學期的不斷進步,他究竟走到了那一步。
第一卷 初入學院 完
敬請下一卷 醫術精誠
即使醫道有盡頭,人有生死,然而死生的界限也不是那麽明顯。
中醫的精神在於讓生者擺脫疾病的折磨,尊重人的天年,這是自然的道理。
李介賓對爺爺說道:“爺爺,我曾經遇到一個老者,醫術之精不下於你,但是我卻解決了他沒能解決的問題。”
李爺爺抽起雞毛撣子就抽:“兔崽子,你這是變著法說你已經超過了你爺爺我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