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龍生九子
字數:2191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櫻桃熟了向濤 !
“他九個子女文化最高的不會超過三年級,我不是瞧不起他們文化低,但是思想上他們就絕對跟王建樹不是一個檔次的,王建樹是高中畢業,別人厚積薄發,出來之後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你覺得他們幾個兒子是什麽想法,種田,爭家產,你覺得老頭子有幾多給他們爭的,七兄弟關係如何你別我清楚,為何會弄到兄弟見麵卻跟仇人一般,那也是因為一種思想,還有就是因為利益,可能能為了一條扁擔而爭到頭破血流的,你覺得能富裕起來嗎?”
而此時此刻,向濤感覺自己背心都有些濕了,他現在總算是知道為何周老每次都會說自己可惜文化低了一點指的是什麽了,那就是一種思想覺悟。
向濤因為人生的經曆,以及一些機緣,所以他的思想雖然超越了一些人,但是畢竟還是因為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所以思想很受限製,至少今日若不是劉美麗跟他說,他根本就意識不到這一點,他甚至還會有那種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要多生,繁衍子孫後代,這樣才能成就大家族。
但是今日被劉美麗這麽一分析之後,向濤忽然感覺自己好像錯的很離譜,因為他就知道王虎生的七個兒子是四年前開始分家的,王虎生也就幾畝薄田,然後兩座土房子而已,當時七兄弟分家的時候,那是打了好幾架,因為房子的問題更是大打出手,而更為奇葩的是農村的磨盤必須是要一上一下一起才能用的,結果那個也拿來分,老大分上麵,老二抱走了下麵,結果拿回去丟在那根本就沒用。
當時分房子就更奇葩了,老六分到了門,結果真的能這麽奇葩把大門都給下了,然後整個房子一半有門一半沒有門的情況,隻能說出現這種情況那也是真的奇葩了,兄弟之間善且能夠如此的互相傷害,抱著我不好過你也別想好過,那麽就這種狹隘的思想又如何能夠好好的發展呢。
那時候向濤其實就會想難道不可以將這磨盤給老大嗎,然後至少可以用起來呀,反正留著一半那是真的沒用啊,不過現在向濤算是明白了,這就是覺悟,就是一種思想上的覺悟。
試想一下,他們有什麽思想覺悟,王虎生又不是什麽大財主,也就一個尋常農民,生下老大後,九年內就沒有停歇過,每年生一個,生了足足九年,試想一下,九個孩子,哪都能籌齊兩桌了,要養活自然是能做到,但是不可能養好,因為人力有時窮,哪有那麽多閑工夫去給他們講什麽人生大道理,能吃飽就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老大讀到三年級後,老二有老三又要讀書了,沒錢了,然後直接讓老大不要讀書了,去放學去,就這樣惡性循環,結果九個孩子養大是養大了,但是確是沒有一個真正教好的了,從小就偷雞摸狗,手腳不幹淨,七個兄弟沒有一個是有本事的,而且兄弟之間更是沒有什麽感情而言,因為家裏窮,結果是七個兄弟有一半是連老婆都沒娶上的,而老大老二老三雖然娶了老婆,但是也是婆媳不和,兄弟不和,經常吵架,就沒有好過,而兩個女兒雖然嫁人了,但是也是沒有嫁到好人家,說實話,也難嫁到好人家。
向濤到這一刻算是明白了中國的名當戶對不僅僅指的是金錢,而是這種思想,那兩個女兒因為從小也是沒教好,動不動就特麻痹,操他媽這種話的,試想一下,那種書香門第怎麽會要這種媳婦。
母親生病了,老大讓老二出錢,老二讓老三出錢,結果七個兒子一個推一個,沒有一個能夠站出來拍著胸脯說我來,兩個女兒更是說我們是嫁出去的,自己生活都過得艱辛,哪有那個閑錢。
雖然以前向濤和村子裏人都覺得這七個兒子真是不像話,但是誰也沒想到這是從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的禍根,而反觀王文斌,他本是一個文化人,思想覺悟更高,娶了媳婦以後,很疼愛媳婦,生了一子一女之後便主動帶著媳婦去做了結紮,兩個孩子的生活壓力跟九個那是絕對不一樣的,當時村裏很多人還嘲笑他,說他家人丁單薄,以後打起架來會被欺負。
而王文斌並沒有說什麽,而是有更多的精力可以賺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妻子則是能夠安心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向濤記得王文斌小時後經常會買些書回來給他小孩看,每次有時間他都會帶著孩子去城裏看看,想想人家那個時候就已經是思想遙遙領先多少人了。
之後王文斌生活條件也漸漸地好起來了,畢竟養兩個孩子那真的會青鬆很多很多,而他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條件自然是更好了,兩個孩子上學後,也不用擔心沒書讀,所以成績都還可以,當時村裏其他孩子紛紛輟學回家種田,隻有他的兩個孩子繼續讀書,高中畢業後,王文斌子女都在省城工作,過了幾年,別人的生活水準就大幅度提高了,而且姐弟兩關係也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