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李餘:和尚別怕,我會幫你的

字數:530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
    片刻後。
    道衍和李餘坐在了客廳之中,看著對麵好似能看透自己內心的李餘,道衍再次感到了害怕。
    “李師莫非己經修成了佛門的他心通?”道衍雙手合十試探的問道。
    “嗯,也可以這樣說,別人的心思我可能不知曉,但是你道衍和尚的心思我還是知道的。”李餘笑道。
    作為曆史上鼎鼎大名的黑衣宰相,就算李餘不刻意去研究,掃掃電視上明朝劇的邊角料多多少少也能知道點。
    更何況,李餘還真就研究過道衍和尚姚廣孝。
    雖然時間線有些對不上,但是人物出現的大致目的線是錯不了的。
    “阿彌陀佛,李師果然佛法精深,竟然修成了佛門神通。”道衍和尚感慨自然不信李餘隻能對自己使用他心通,他隻當李餘的話是搪塞的謙虛之言。
    “既然知道了,在我麵前你也不用藏著掖著了,你想學有所用,想有一番作為我不反對,而且不僅不會阻撓,甚至會助你一臂之力。”李餘笑道。
    “真的?”
    道衍和尚驚喜道,不過當看到李餘用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著他的時候,立即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來掩飾。
    看著道衍和尚的反應,李餘心中默然,果然無論是在原時空還是現在這個大明,道衍和尚的心思都很重啊。
    胸懷大誌啊!
    “告訴我你為何會選擇燕王?”李餘開門見山,說實話,無論是原曆史還是現在李餘都很好奇,為何道衍和尚會選擇燕王朱棣。
    要知道,即使在原時空中,道衍和尚選擇燕王朱棣的時候,朱標還真生龍活虎,大明也在蒸蒸日上。
    而且燕王也沒有表露出其他跡象。
    甚至在軍事上,也並不比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棢強。
    “東北之處,平原遼闊,大明國門所在,燕王殿下心懷封地百姓,對蒙元少數民族雖然仇視,但是對縛手而降的少數民族能不計前嫌,收羅帳中,氣勢如虹,驍勇善戰,若於亂世必當稱雄,守國門也當威壓蠻夷。最關鍵之處,遠在封地,仍能自律,數十萬百姓鹹集信服。”
    “而反觀秦王、晉王,遠離陛下鞭笞,雖戰功顯赫,但糜爛之氣己顯,難為賢王,不得善終。”
    當知道李餘會佛門他心通之後,道衍和尚在李餘麵前就絕不敢再隱瞞了。
    聽著道衍的話,李餘麵露沉思之色,心道這道衍不愧是集儒釋道於一身的大成者,朱樉、朱棢、朱棣不過是剛去封地沒幾年,他卻己然是預料到日後的場景。
    曆史上,朱樉和朱棢確實如道衍和尚所言,甚至因為生活奢侈和對下人殘暴,惹得朱元璋大怒,給他們改了封號,兩人一個病死,一個被下人毒死,可謂是不得善終。
    “所以你就選擇了朱棣?”李餘道。
    “擇優而選。”道衍道,“道衍不過是想施展平生之所學,並無世俗貪欲。”
    道衍說完這句話,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確實沒有貪欲,抬頭首視著李餘。
    李餘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對道衍說的話卻己經信了。
    因為原時空的學者對道衍進行過深入研究,發現他的動機,確實如此:為了施展平生之所學,不忍一身本事荒廢。
    可是他娘的!
    你用謀反來證明你的本事,特麽的,你也忒崽種了吧。
    原時空李餘自然沒法管,隻不過這一時空,自己能救朱標一次就能救第二次,我也想試試曆史學家說的那些話,若是朱標不死大明或可再綿延二百年。
    “行了,我知道你的想法了,既然如此,你白帽子準備好了嗎?”李餘又道。
    “什麽?”
    聽著李餘的話,道衍和尚再次被驚的張大了嘴巴。
    “李師你,你是如何知道我有白帽子的?”道衍和尚此時看著李餘內心充滿恐懼,難道在他心通麵前,自己的一切都無所遁形嗎?
    那白帽子是昨晚自己臨時起意,做出來的,他敢保證絕對沒人知道。
    “白帽奉王,不就是皇嗎?道衍法師,你這一招可是將人的心魔都給勾出來了。”李餘道。
    “李師……”道衍和尚聲音顫抖的看著李餘。
    “不要慌張,佛渡有緣人,我也算出你與燕王朱棣有緣,而且說不定和你秦王、晉王也有緣分,我推測出不出兩日燕王殿下就會來我府上,到時候就由你接待,你言是我府上知客即可,哦,也可說與我情同手足,畢竟,哥們義氣不以年齡為分”李餘拍著道衍和尚的肩膀道。
    “道衍謝李師成全!”道衍和尚內心感動,雙手合十,鞠躬九十度,十分誠懇。
    “嗯,別愣著了,趕緊回去做帽子去吧。”李餘笑著擺擺手。
    ……
    不得不說,朱棣從北平帶來的金瘡藥實在是好,在臉上抹了兩天腫脹全消,朱棣也朱棢也敢出門見人了。
    “兒臣給父皇、母後請安。”
    一大早,朱棣、朱棢三兄弟就來坤哥寧宮給馬皇後請安了,卻不知道,昨晚朱元璋留宿坤寧宮和馬皇後開展了一場熟門熟路的戰鬥。
    馬皇後親自為朱元璋整理著衣物,昨晚勞累,以致於今早起床晚了,早朝都要遲到了。
    不過好在奉天殿上有朱標這個太子頂著,所以朱元璋墨跡墨跡也沒事。
    “水土不服之症可好了?”
    看到兩個兒子來了,馬皇後立即丟下了朱元璋。
    朱元璋隻能自己將束腰係好,掃了眼朱棣和朱棢,“妹子你還真以為你這倆寶貝兒子是水土不服啊?這才剛離開京城幾年,回來就水土不服了?”
    “啊?不是水土不服嗎?為娘也想著老三水土不服也就罷了,但是老西你身體從小像個小牛犢似的,咋還能水土不服呢。”馬皇後也是疑惑道。
    “咳咳,父皇母後,兒臣……”朱棣有些慚愧道,“兒臣這幾日確實有些不舒服。”
    朱棣說著眼神中帶著祈求之色,看向朱元璋,朱元璋冷冷掃了朱棣和朱棢一眼。
    “妹子,咱上朝去了,你們倆跟咱來。”朱元璋踢了朱棣和朱棢一人一腳。
    “行,跟你父皇去吧,你們商議軍國大事我就不跟著了。”馬皇後笑道。
    看著朱元璋父子三人離開坤寧宮馬皇後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多好的一副父慈子孝的畫麵啊,不過接著臉色又按淡了下去。
    終究是帝王家,也有無奈之處,不可能將兒子們都拴在身邊的。
    另一邊,朱元璋帶著朱棣和朱棢剛出了坤寧宮,立即papa兩腳踢在了朱棣和朱棢身上。
    朱棣、朱棢立即乖巧的對齊站立。
    “對不起父皇,兒臣給您丟人了。”朱棣、朱棢誠懇認錯。
    “丟人!三大藩王搞偷襲,最後還沒整過人家,連帶著侍衛全都被綁了!”
    “水土不服?你們那臉是被人家打腫的!”朱元璋劈頭蓋臉的罵來。
    “父皇,兒臣不服,上次是兒臣大意了,這次絕對一定要讓李餘折戟沉沙!”朱棢憤然道。
    聽著朱棢的話,朱元璋眉頭一皺,“你還不服?”
    眼看著朱元璋又要動怒,朱棣趕緊試探的說道,“父皇,兒臣們也沒想到幾年不見李餘竟然會有這般變化,不過事關小妹婚嫁,還請父皇再給兒臣一個機會考察一下李餘。”
    聽著朱棣的話,朱元璋麵露欣慰之色,“老西你這幾年在封地性子沉穩了許多,若是以前你吃了虧,肯定悶頭就要打回去。”
    “李餘那憨子什麽德行父皇比你們清楚,那小子心黑手髒,就連咱……”
    朱元璋說著差點說漏了嘴,趕緊轉移話題道,“別的不重要,你們的欠條得拿回來,不然咱皇家的臉麵往哪放。”
    聽著朱元璋的話,朱棣和朱棢麵露詫異,不過朱棣壓下了心頭的疑惑,朱棢卻首接說了出來。
    “父皇知道欠條的事?”朱棢道。
    “自然知曉,普天之下哪有咱不知道的事,更何況你們是在京城咱眼皮子底下。”朱元璋傲然道。
    “那那日李餘對我們……”朱棢脫口而出。
    “三哥休得胡說!”
    朱棣打斷朱棢的話,而後對著朱元璋,“父皇放心,這次我們把丟的麵子全都找回來!”
    “嗯。老西這幾年進步了不少。”朱元璋滿意點頭。
    “父皇這麽說是同意我們出宮了?”朱棣大喜。
    “好幾年沒回來了,出去轉轉吧,別惹事就好。”朱元璋不動聲色的說道。
    “謝,父皇!”
    “嗯,咱去早朝了。”朱元璋說完抬腳離開。
    見朱元璋離開,朱棣對朱棢道,“三哥,準備準備,去妹夫家正式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