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可憐天下父母心【求收藏追讀】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不管是現代戰爭,還是古代戰爭,後勤都是極其重要的物質保障。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充分說明了後勤的重要性。
    屯田製在後世並不新鮮。
    不僅在創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還為後世開創了一種大規模的“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先例,被曆代統治階級不同程度地效仿。
    南北朝時期,唐,宋,元,明,清時期,都在邊疆大規模地推行屯田製。
    而屯田製,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
    漢文帝用罪犯,奴婢和招募農民的手段,戍邊屯田。
    到了漢武帝時期,便開始調發大批戍卒在西域屯田。
    但那時候的屯田,主要集中在邊陲,方式比較簡單。
    就是軍隊屯田,而且規模也比較小。
    真正大規模的屯田,要從曹操開始。
    公元196年,曹操擊敗了潁川汝南的黃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
    棗祗和韓浩建議曹操設置屯田,國家將耕牛借給百姓,用於農耕,並按規定收租。
    曹操采納了這一建議,任命棗祗為屯田都尉,在許昌周邊招募百姓屯田,興修水利,當年就收獲了萬斛糧食。
    屯田製的實行,不僅為曹操解決了軍糧的問題,還對安置難民,恢複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當時的社會,由於戰爭連年不斷,造成了大量的難民。
    社會生產力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糧食短缺。
    災荒年間,有的郡甚至出現相互換孩子吃的現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是來自曹操《蒿裏行》的詩句,是對當時社會現狀的真實寫照。
    一方麵是大量難民食不果腹,一方麵是大片荒地無人開墾,曹操的屯田製把這些難民安置在國家土地上,從事生產工作。
    他們辛勤勞動,向朝廷繳納租稅。
    難民有了收入,朝廷也有了稅收來源。
    屯田製的實施,使長期遭受戰爭破壞的北方農業生產得以恢複,並快速穩定下來。
    失去土地的農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許多荒蕪的農田被開墾,使國庫積存了大量的糧食。
    這種情況與秦初的情況差不多,若秦國采用屯田製,不僅可以快速恢複生產,還可以安定六國民生。
    不至於總吃巴蜀之地,以及關中糧倉的老本。
    想到這裏,趙昊環顧眾人道:“我長兄的意思是,六國已經覆滅,大秦暫時沒有兵戈,百萬大軍每年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我大秦總收入的八成,都用在了養軍隊上麵,不利於國家發展!”
    此話一出,眾人齊刷刷地望向扶蘇。
    扶蘇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了笑,沒敢再開口。
    嬴政不動聲色的追問道:“那你長兄說的屯田製是什麽?”
    扶蘇:“......”
    趙昊看了眼扶蘇,一本正經的道:“我長兄說的屯田製,主要分軍屯田,民屯田。
    而軍屯田,又細分為邊軍屯田,內陸軍屯田......”
    “民屯田每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直接歸軍隊管理,不隸屬地方郡縣;
    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
    另外,屯田民不得隨意離開屯田。”
    話到這裏,又看向諸位將軍:“軍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為一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
    “若采用屯田製,我大秦七成以上的糧食,都可以就地解決。不說別的,就說楚地六十萬大軍,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如此一來,我大秦便有多餘糧食釀酒了!”
    “公子此言當真?!”王翦瞪大眼睛,神色激動的道。
    作為楚地六十萬大軍的統帥,他自然清楚麾下大軍的糧草消耗。
    若這屯田製真有效果,那將為大秦減輕極大的負擔。
    趙昊微微一笑:“我長兄從不騙人,老將軍應該知道。”
    扶蘇:“.......”
    王翦:“.......”
    兩人對視,皆是不語。
    半晌,蒙恬忽然朝嬴政拱手道:“陛下,臣以為長公子之策可行,若按此屯田製,我大秦能彌補六國之地因為戰爭而造成的損失。”
    嬴政表情淡淡地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落在李斯身上:“李斯,你如何看?”
    “回陛下,老臣覺得,此策不僅能解決軍需,還能減輕朝廷的負擔,以及酒精提煉的問題,可謂一舉三得!”
    李斯笑著朝嬴政拱了拱手,又朝扶蘇稱讚道:“長公子妙策安國,老臣佩服。”
    “李廷尉過譽了。”扶蘇打著哈哈道。
    他真不知該說什麽好。
    但嬴政也不想讓他多說,當即決斷道:“既然是扶蘇之策,那扶蘇就負責統籌,由治栗內史府,廷尉府,國尉府從旁協助!”
    “先在關中之地試驗,若此策可行,再推行各郡縣,邊軍等地!”
    “籌備紗布,酒精,針線之事,交由少府安排,丞相府督促。”
    “另外。”說著,頓了頓,看向公子高四兄弟,又接著道:“你們若想去軍中推廣醫術,可跟幾位將軍商議之後,再行動。”
    扶蘇和公子高四兄弟聞言,心頭大喜,連忙拱手:“兒臣遵旨!”
    “陛下聖明!”
    眾臣也齊齊站了出來,躬身行禮。
    就在這時,一道冷不防的聲音,突兀響起:“陛下,臣婦還有一事,望陛下為臣婦做主!”
    “嗯?”眾人聽到這突兀的聲音,不由微微一愣,循聲望去,卻見嬴晴緩緩走到大殿中央,朝嬴政恭敬行禮。
    “何事?”嬴政皺眉打量了一眼嬴晴,威嚴地問道。
    “公子良,公子昊犯下之事,陛下還未替臣婦做主,還望陛下為臣婦主持公道!”
    “小晴!”
    聽到嬴晴的話,王賁嚇了一跳,就要上前拉拽嬴晴。
    王翦連忙攔住了他,搖頭示意他別輕舉妄動。
    嬴政眯了眯眼睛,道:“你要朕如何給你主持公道?”
    “我大秦曆來賞罰分明,公子良,公子昊犯錯,理應交由宗室管教,我兒王離,也算半個宗室之人,如今犯錯,請陛下準許宗室代為管教!”嬴晴平靜地道。
    “阿母.....”
    王離瞪大眼睛,滿臉愕然的喊了一句嬴晴。
    嬴晴沒有理他,隻是靜靜地等待決斷。
    嬴政與王賁對視一眼,同時暗歎了口氣。
    嬴晴的目的,他們瞬間便明白了。
    無非就是讓王離以後跟在趙昊身邊,和趙昊一起學習。
    兒子太出息了讓人犯愁,兒子沒出息也讓人犯愁,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呐!
    也罷。
    朕就成全你了。
    嬴政心中做下決斷,正欲開口,忽見李斯站了出來:“陛下,老臣次子李瞻,也請宗室代為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