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鬆竹書院 下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文衛紀事 !
    江容在吃晚飯時,同大家講了明拙要開鬆竹莊書院的事,把明拙的話轉告,說明拙不願意鬆竹莊的人陪葬,這裏進出的人要管製,尤其賣吃的要注意,怕有人投毒,讓江平把劉大全的未婚表弟弄一個過來做保長,他同染坊的人不是一夥的,於是方便管理。另外,明拙的客棧現在要開業了,也許有人會租別業的,於是配套的設施一定要準備好。
    江老頭說,“明拙真是個人才,厲害啊,開客棧是無本生意,開書院一定還會賣筆墨紙硯的,肯定還有賣香燭之類的鋪子,這些都賺錢啊。他的一半的房子估計都快派上用場了。江平,你趕快幫江容把即食飯店人手趕快找齊,江平媳婦,讓你的幾個丫頭眼睛放亮些,哪個與保長看對眼了就趕快成親。布莊趕快這幾天占好位置,裝修可以慢慢弄。”
    江平說,“明拙開糧油店,開藥鋪醫館,這些我們都不與他爭。不過我們的竹紙坊已經在出紙了,江容你去同明拙講,我們有好紙,可以供紙與他,我們不賣紙。不過我們開印書坊,印布都印了,何況印書,我們要開家印書坊,肯定比不上胡正言的十竹齋,那就五竹齋好了。先幫寺裏印經書送人。其他書,先讓滿城裏的官看了再印,不要隨便印。賣包子賣點心的這些,讓染坊的雇工家眷來弄。路口那個賣茶水的那家鋪子,給那太婆每個月一兩銀子,看到不正常的人進來,立時向保長匯報,讓保長盤查。”
    劉老頭說,“看來保長事還挺多,我們得訓練點人手出來去巡查。先把立刻就要弄的事弄好再講。其他的慢慢來。既然有人住進來,那住進來要用的雜貨,全都得準備好。我看,雜貨鋪得開一間。子文,你去向明拙訂玻璃燭台燈盞去。”
    江容跳起來說,“我們可以晚上露天擺夜宵攤子啊,燃蠟燭,擺攤賣些鹵的鴨腳雞爪雞頭類的,煮點花生啥的,再賣酒。”
    江老頭說,“這樣也有理。不過人家幹嗎來這裏喝酒。”
    江平說,“唱皮影戲。每晚唱皮影戲,反正戲台還沒拆,那樣不愁四鄉八鄰沒人來。白天大家得做活,晚上聽戲是可以的。我們這裏是鄉下,沒得宵禁一說,莊戶人家今年收成好,請草頭幫唱戲。那些甘蔗糖人啥的,我們收起來賣,免得有人跑來玩刺殺。隻要保證安全,應該是沒人說啥的。”
    江容驚,那不就是劇院麽,江容高興的說,“我馬上寫信給文顏文媛。上次她們沒看成影子戲,正在掂記呢。”
    江老頭摸摸江容的頭,“你想不想你額娘?”
    江容說,“不想。她不先找我的話,我是不會先找她的。麗敏應該寫信回來了吧。不知有沒有提到過我。”
    江老頭歎氣。
    鬆竹學院院址選在湖邊的一套五間帶後院與後廂房的房子,白牆灰瓦,周圍柳樹垂立,周圍全是別業那種房子。明拙說,等學生人數再多些,會把周圍的房子連成一片,一整片都是書院區。初發蒙的學童還是在廟後麵教書。
    九月初八,鬆竹書院隆重開張,先是江平挑的口齒伶俐的少年繞莊敲鑼打鼓通知大家過來觀禮,時辰到時,張老夫子點香祭了孔子,周圍的鄉民全都過來觀禮,都有送賀禮,有的就是一隻雞,有的是一小籃雞蛋,有的送了一大捆青菜,一小把蔥之類的,崇文之禮不在貴與重,在於心意。張老夫子一一收下,宣布書院主要是講授經學義理與經世之學,教導學生治學,修身,做人,自學為主,相互論辯為輔,會延請學者文人過來講學,講學無固定方式,張夫子致辭後,就開始舞龍舞獅,放鞭炮以示慶賀。
    這實在是一件造福鄉民的的大好事,實在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喜事。
    張老夫子家學淵源,詩文學袁宏道公安派,曾與郭鬆賢陶汝鼐王船山教學相長互相切磋過,實乃當世大儒,明拙詳細的列出書院開支計劃並承諾不幹涉書院講學,廟裏經營管理所有雜務,唯求張夫子隻講經學義理,澤披鄉梓,造福一方子弟,勿論國事,方請得張夫子出山。特意找一個天份不錯為人聰明伶俐的俗家弟子打雜,並專門準備一棟房子供張夫子與家眷住著,所有食宿雜用,全由廟裏解決。明拙還承諾替張老夫子印詩文集。
    那兩個略年輕的夫子,其實也是相當不錯的,那兩個夫子聽說張老夫子做山長,立刻任何條件都沒有提。
    這些都是事後聽明拙講的,江容佩服得五體投地。公安派性靈說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後的光彩照人的一抹了,尤其袁中郎佛儒道俱參,擅禪宗淨宗二係,著有西方十論被列入淨宗經典。明末清初,由於清朝滿人為了加強統治,許多文化已經形成斷層了,
    新中國在許多學貫中西的學者逝世以後,也有一個文化傳承的斷層了,有些高深文化不會再有了。隨著社會的進步,單單靠能念上書,靠勤奮,對於躋身上流社會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在進步,進入上流社會的門檻也相應提高,沒有家庭背景或其他三頭六臂的本事,想“成才”太難了。亂世英雄起四方的時代過去了,幾乎必須是有家庭背景。沒有權利背景,也得有經濟背景,起碼應該有家學背景。科舉製度還是略強些,文人集團尚未完全壟斷,尚能保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上下層的流動還有一定的機會和空間。
    即使是靠個人奮鬥,也還是要有一個起碼的條件,就是美國這樣的鼓勵個人奮鬥的社會,公認的自由平等國家,崇尚自我奮鬥等等。現在也是社會流動越來越慢,基本上你的出身已經固定了將來你能夠達到的高度。社會調查也早有結論,即,下層人流動到上層社會是少數天才或特例。
    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成就跟家庭的關係一般成正相關。“書香門第”、“家學淵源”,“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都說的是這個意思。比如說,你還在為識字費力時,人家已經在辯經義真偽了。書香門第與家學淵源,意味著見多識廣,能夠比常人先期提供豐富的外界不易得到資料供閱讀和研究,能夠得到長輩高水平的指導,投入名家門下,也更容易進入專業領域取得成就。
    明拙為許多學子爭取來了這個機會,這必將改變許多學子的命運。江容為許多人感到慶幸。所以,覺得奉給張老夫子的束修真的不貴。如果書院能夠這樣長久穩定的開下去,再出十倍二十倍的束修都是劃算的。
    老家夥們已經要求江平劉子文有時間就去書院去旁聽,老家夥們愁的就是沒有多的後人子弟去聽課,甚至同童氏說,她隻要有空,也可以去聽,方便將來有孩子了可以教導孩子。江老頭說,當年李家也是家學淵源,書香世家,可惜大老爺的父親一心抗清,折騰得很。二老爺天性聰穎,二老爺的父親當時還在,還有指點,加上藏書尚多,後來二老爺的父親過世,但憑著二老爺的恒心與執著才勉強在儒學上窺門入徑,可惜後來又妻兒俱喪萬念俱無做了道士,不理俗務,沒有教導江平劉子文,不然,這兩孩子也不至於象現在這樣腹中空空。
    江平與劉子文自己極願意去聽的。
    江容當然也不肯放過這種機會,江容立刻寫信通知文顏姐妹,一定要來聽課,強調了這種課的機會難得,這種課屬於聽一節少一節的那種,若是張老夫子過世了,就沒得地方聽了。江容同時也同樣的通知國爾敏,至於他來與不來,隨便他,不勉強。
    江老頭聽說明拙要付印張老夫子的詩文集,就讓江容去提醒小心文字獲罪一事。明拙聽到後說不怕,說會請滿城官員仔細審核後方才付印。
    不知是不是江容寫給文顏的信起了作用,旗人子弟來書院念書的很多,光是十一歲以上的就有二三十個。至於那些發蒙的旗人子弟足有四五十人。
    江容覺得很茫然,難道曆史在這裏大大的轉折了麽?為什麽旗人這麽熱衷於讓子弟念書呢?旗人駐防子弟在幾十年後唯一的出路就是科考,但是好象曆史上這時旗人駐防的科考還不盛行。追求軍功還是這個年代第一目標。甚至到雍正年間皇帝都是很不讚成旗人駐防子弟習文,不準旗人駐防開學校,就是擔心降低武力值以至於政權不穩。目的就是為了讓旗人死心踏地的隻為皇權賣力。說到底,旗人隻是滿族皇帝的奴隸。
    這個年代,荊州駐防的兵丁就是皇帝手下的奴隸,皇帝指向哪裏,這些兵就前赴後繼的殺過去,旗營中不停的出現寡婦與孤兒,可歎的是這些寡婦與孤兒還得扶喪回京,死人不準就地安置。這些寡婦隻要沒有改嫁,是有半份錢糧,這半份錢糧就養活孤兒寡母的。那些孩子長大了,未必能補上丁,補丁一般是權貴手下的包衣戶下補上,這些成年的男西圈養著,就靠寡母的半份錢糧勉強度日。當然殘了的兵丁也得返京。
    目前的荊州將軍經營此處十幾年,好象尚算寬厚。江容記得好象再過幾年的荊州將軍與副都統都是很有文化的人,好象未來將軍是善畫馬,那就是畫家嘍。未來右副都統文武雙全,有修過書院啥的,好象江漢書院就是這人修的。當然這是明麵上的記錄,查貪汙之類的也是很有名,於是,在溫和的康熙年間,這種記錄,真人如何誰人也不知道,素來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一心隻求帝寵的估計爭鬥更厲害。
    未來再可怕,不過,隻要努力,前麵就有光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