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安定民心

字數:453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清瑜回到姿生堂的時候,鄧厚已經等在門前。他雖對王府抱著一種天生的敵意,卻又沒法阻止清瑜。清瑜拜別送她的羽墨,拉著鄧厚的手,進了後院。
    鄧厚猜到清瑜是有話說,進屋後便關上門。清瑜定了定神,把今天在王府對襄王周景淵說的一番話原原本本告訴了鄧厚。鄧厚聽罷驚喜問:“那九公子答應了?郭府的資財都用來周濟百姓和城外的難民?”
    清瑜笑眯眯道:“九公子雖然沒有肯定,不過我與他分析了前因後果,他是動了心的,就看如何說服他的幾位肱骨大臣了,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
    鄧厚開心道:“妹妹你真是做了件大好事!上頭那些人怎麽鬥,我是一點興趣沒有。可是若這件事成了,全襄陽的老百姓都有好處!這世道,有哪個朝廷是真正關心民間疾苦的?又有哪個官府願意拿錢出來救濟難民? 我這裏替百姓們謝謝妹妹了!”
    清瑜見鄧厚激動而莊重的表情,心裏也覺得有些自豪。雖然她隻是恰逢其會,本意是為襄王出了個主意解決民心的問題,但是結果如果能惠及百姓,也是無心中積德了。
    清瑜見鄧厚心情頗好,便試探問道:“三月十二是九公子的生辰,他有意請我們兄妹過府做客。我不敢替哥哥答應,我知道哥哥心中有疙瘩,不過九公子一片盛情,他的為人哥哥也知道,與那……些王爺並不相同。不知道哥哥到時候預備去還是不去?”
    鄧厚低頭,輕聲道:“我今生不願再踏入梁國的王府半步,襄王或許與那個暴虐無度的應王不同,但他們畢竟是兄弟。我自幼在應王府裏做下等奴才,什麽苦都吃盡了。如今要登堂入室做客,我隻覺得滑稽。我不願意再觸景生情,妹妹幫我找個借口推了吧。”
    清瑜聞言也不為難他,溫和勸慰道:“不過是場麵上的交際,不去就不去吧。隻是九公子與我們一場朋友之誼,我想送件禮物給他,哥哥可願意幫我?”
    鄧厚點頭道:“就隻看他願意為襄陽百姓著想這份心,就值得我們送一件大禮。隻是……以九公子王爺之尊,我們傾其所有恐怕也不見得能買一件夠得上他身份的貴禮。”
    清瑜微笑搖頭道:“禮物重在心意,若是花錢就能買到的,又有什麽稀罕?哥哥出門幫我買一些地圖回來,中華各地,包括南疆西域塞北的都要。最好能弄到那些胡商手裏的地圖,畢竟他們是親自走過的。若不肯賣,花錢拓印一份也可以。”
    鄧厚撓頭問:“妹妹想送地圖?皇家庫藏裏什麽地圖沒有?”
    清瑜故作神秘道:“山人自有妙計,哥哥到時候就知道了。”
    清瑜的禮物,便是準備參考現在的地圖,綜合各地的地形,繪製一幅標準的“中國地圖”。因為曆來不重視比例尺與勘測,中國的地圖一直沒有很好的發展,清朝的全國地理堪輿圖算是曆史上比較詳盡的,都還是存在很多錯漏。而清瑜這個文科生,地理雖然不是學得頂呱呱,但是隻要借著記憶與現在的地圖資料拚湊一下,畫個中國地圖還不算難。
    為什麽要送地圖?清瑜也是看到九公子書房那副橫卷靈機一動想到的。中國男人,自古家國觀念就很重。而九公子出身天潢貴胄,上有一個野心勃勃的父皇,下有一群胸懷天下的臣子,這樣一個聰明的男孩,多少會有些開疆拓土的遠大理想。送禮就要投人所好!況且,周景淵這個人很不錯,清瑜不知道曆史的走向會怎麽發展下去,何妨對他期待一下?
    被清瑜期待的周景淵此刻確是拿出了十分氣度,他在書房召集三位心腹大臣討論此事。向懷謹、耿千山都心疼那郭府的百萬家財,對於此事有些反對。連一向穩重的歐陽甫都猶豫不決。最終依然是襄王力排眾議,依著清瑜的點子定下了幾項大事。
    傍晚時分,襄陽各處布告欄上,便張貼上了蓋有襄王印璽的公告。公告曆數郭全德裏通外國,刺殺皇室,散播謠言,煽動民心,走私偷稅,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大大小小二十餘條罪名。那頭幾項罪名任何一項都夠抄家滅族,何況是數罪並罰!圍觀的百姓一時議論紛紛,有相信的,也有將信將疑的,自然還有嘴上不說,心裏腹誹“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
    緊接著,第二條公告又被張貼了出來。這次的公告是襄王府與襄陽知府衙門聯名出示。上頭的內容通報了抄揀郭府及其黨羽的家財現銀四萬兩,查封各項房契、田契等不動產合計約一百一十萬兩的情況,並說明了這兩項的支出用途。令襄陽百姓不敢相信的是,朝廷決定將其中四萬兩現銀,作為穩定物價的補助,發放給襄陽在籍的一萬七千餘戶居民。自二月二十八日起由襄陽知府衙門主持,各坊各街裏正負責,發放到戶。而查封的不動產部分,將擇日發賣,所得銀兩,全部用於支持玉泉庵賑濟法會,為襄陽城內的貧苦百姓與城外的兵災難民購買糧食,籌建房屋。此事由襄王府長吏向大人全程協同玉泉庵辦理。
    公告的末尾,還鄭重的澄清了謠言。直指郭全德十惡不赦,十數年來表麵上沽名釣譽,暗地裏卻賣國求榮。這些累積的財富,是巧取豪奪自襄陽百姓的,理應與百姓共享。並號召大家安定守法,勿中奸計。
    這第二張公告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就傳遍了襄陽的大街小巷。
    鄧厚興奮的跑回來,闖進清瑜的屋子。忍不住高聲道:“是真的,是真的!街口圍了好多人,那個秀才被逼著念了十幾遍,我聽得清清楚楚!都是按照妹妹的法子,一條不差。妹妹你真是做了大善事!”
    清瑜不料襄王府這麽高的效率,聽了鄧厚的消息也喜上眉梢,微笑問道:“那圍觀的百姓們是個什麽情形?可都安心了?”
    鄧厚笑道:“我看是沒事了。人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那秀才還說,從三皇五帝到如今,還沒有過這麽體恤民情的朝廷。眾人嚷嚷著,要送‘愛民如子’的匾去王府呢!”
    清瑜鬆了一口氣,點頭道:“襄陽民心安定了,一切就好辦了。這次順便給玉泉庵找來這麽大一筆支持,總算對得起廣慈師太屢屢登門討教。我們也算是功德圓滿。”
    “誰說不是?”楊得廣推門進來,這兩天聚在眉頭間的憂慮都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喜色。走到兩兄妹中間,楊得廣拉住兩個孩子道:“如今雨過天晴,百姓都能安心過日子了,難民也有了盼頭,咱們鋪子也不愁生意了。”
    清瑜點頭道:“這兩天讓楊大哥擔心了!如今咱們別的不想,好生把三月三的活動做起來。”
    鄧厚也接口道:“如今玉泉庵得了王府欽點,好聲名在襄陽城那可是長了翅膀一樣,人人都知道了。到時候有三月初一的禮敬,三月三的節慶,還有後頭的法會,咱們這條街有得熱鬧了!”
    清瑜狡黠的笑道:“正好人人家裏都發了幾兩銀子,各種消費少不了都能有所增長。咱們幫了襄陽商界這麽大個忙,自己也不能落後,把人手備齊了,力爭銷售超過咱們開業的時候!”
    三人興致勃勃的在屋裏合計著,都有些忘了時辰。門外響起了徐動的聲音:“東家,有個事兒問您?”
    楊得廣起身開門,見徐動推著一輛小車,車上堆滿了包裝精美的姿生堂貨品。楊得廣猶疑的問道:“這是幹什麽?”
    徐動忙回答:“之前掌櫃的在鋪子裏時,接了一筆大生意,有個胡商定了不少高檔的水粉,約好五日後交貨。掌櫃的特意囑咐過我盯緊些,所以我們工匠房趕製出來了。隻是……那客人住的是博望樓天字一號院,那不是郭……那誰名下的嗎?如今都被查封了,這貨明兒送到那裏去呢?”
    徐動這麽一提,眾人都想起那件事來。楊得廣皺了皺眉頭道:“那就先放在店裏吧。客人到時間自然會上門來催,這不是我們不願意送,實在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能怪我們。你仔細收在倉庫裏,小心些。”
    徐動答應下來,推著小車往庫房去了。鄧厚見天色不早了,催楊得廣早點回去,畢竟楊娘子有孕在身,一個人在家,就算有鄰居大嬸相陪,也沒那麽放心。
    楊得廣笑道:“之前我們太緊張,我看啊,明兒還是帶你嫂子來姿生堂,就歇在小袁夢屋子裏,可以說說話,管管事,不比在家裏好?還有六七個月,老讓她一個人待著,我還懸心。”
    清瑜笑道:“之前怕廣慈師太老來煩大嫂。如今事情已經解決,嫂子來鋪子裏安胎也好。真要是三五天見不著,我還怪想的。”
    楊得廣點頭,吩咐鄧厚晚上注意安全,便與徐動他們幾個關好鋪門,自個回槐樹胡同去了。
    鄧厚進了廚房燒柴造飯,清瑜也跟去打下手。
    姿生堂的後院就隻剩幾隻麻雀,停在圍牆上嘰嘰喳喳。忽然,麻雀們振翅飛去,那牆頭現出一個人頭來。
    ——————————
    以下部分不計入章節字數:感謝bailumm的粉紅票,鞠躬!這些天瓶子的訂閱很少。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請大家有什麽意見可以到書評區發表,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