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還珠郡主

字數:423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這個龐大的車隊裏不僅有陳國皇女陳清瑜,還有宋國文昌伯趙伯延,苗疆二頭人鐵貢土司兩位貴裔。再加上梁國正使向懷謹與副使蔣應隆這一文一武,活脫脫一副四國軍棋。
    那向懷謹為梁國正使,這一路按照道理,他算是主人。不過他極為奉承文昌伯,一路上行止宿夜幾乎都要問問趙伯延的意見。對於鐵貢土司,向懷謹雖然表麵恭敬,心底卻是鄙夷對方是個蠻子,並沒有過分熱絡。
    而對於清瑜,向懷謹是既不熱情也不冷漠,堪堪保持著一定距離。清遠對此有些擔心,對清瑜道:“這位向大人,作為梁國正使,即便是表麵功夫,也應該做一做的。襄王殿下為小姐做的那一番排場,明眼人誰不知道,就是做給天下人看的。他一個臣子,理應順應上意,尊崇著小姐才是。何必如此……”
    清瑜倒是並不在意,她與清遠、鄧厚在一塊,自在很多。聞言笑道:“自古文人多清高,可能向大人不屑與我一個女童周旋吧。他不來與我說話,倒好讓我們落個清靜。將來見了咱們陳國的欽差,或許他自然就有話說了。”
    倒是蔣應隆,似乎是得了周景淵的囑咐,對清瑜是十二分的著緊。不僅對於清瑜的安全緊張萬分,還常對她噓寒問暖。幾次交道打下來,清瑜也對這個小將印象頗好。逢此亂世,正是好男兒建功立業的時代。雖然曆來武將粗鄙,但曆史上也不缺嶽飛那樣著有《滿江紅》流傳千古能文能武的名將。蔣應隆言之有物,進退有據,連清遠都背地裏讚賞他。清瑜知道,此人能以弱冠之年,在武將如雲的梁國冒出頭來,這蔣應隆自然有幾分能耐。
    兩日後,車隊便漸漸出了襄陽重兵護衛的範圍,朝著梁陳兩國邊境深處前進。越往前走,就越是荒涼。
    第三日開始,車隊眾人一路上時有發現廢墟焦土,或是斷刃殘槍,戰爭的痕跡越來越明顯,眾人的表情也越來越嚴肅。
    中午車隊在老山鎮歇晌的時候,遇到了從前線後撤的梁國軍隊。
    蔣應隆將那領軍參將請來相問,才知道一日前陳國那邊已經得了消息,陳國軍隊後撤五十裏停戰。梁國軍隊受襄王指示,亦要後撤五十裏。如今梁陳兩國邊境,除了少數警衛的哨探小隊之外,已經空出了停戰的緩衝區域。
    既然陳國已經做出了姿態,眾人心中的把握也就大了幾分。飯後不久便又繼續前行,車隊終於趕在天黑前到達玉帶河附近安營紮寨。
    一提起玉帶河,清瑜便不得不想起牛頭驛來,那一場暗殺與大火,很久之後都一直出現在清瑜的夢裏。鄧厚更是低頭不語,他在牛頭驛躲了三年,雖然日子過得苦,卻不用做人奴仆被呼來喝去,算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嚐到了自由的味道。一想到如今那裏早已經化作一片焦土,無辜生靈長埋地下,鄧厚便覺得身子發冷。
    清瑜想了想,便請清遠去知會向懷謹一聲,她想要去牛頭驛遺址祭奠一下乳母顧媽媽以及那些無辜喪生的家丁、平民。向懷瑾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隻是叮囑要多帶些人。蔣應隆聞訊,便親自帶了百人精銳護送,還準備了些簡易的供品。
    當一行人到了牛頭驛的原址時,都禁不住唏噓悲歎。從前那自西向東沿河而建的十裏長街早已經煙消雲散,斷壁殘垣間,荒蕪人煙,翠綠的春草已經拔得半人多高,野兔雀鳥出沒其中,勃勃生機之下掩藏著無數冤魂……
    雖然沒有香燭,清瑜仍舊誠心祭拜了一番。跟著前來的何媽媽神色落寞,她或者已經認不出這裏是哪裏。清瑜看著無喜無悲的何媽媽,忍不住心中刺痛,服侍自己那麽久的乳娘顧媽媽永遠的留在這裏了。
    回到營地,清瑜伏在小幾上不出聲,或許是再次直麵了死亡,她越發擔心遠在成都的父母。從前的她朝不保夕,無心顧及。如今卻格外需要親情的溫暖。
    而鄧厚則有些情緒低落。清遠見狀,拉著他到一旁小樹林教功夫,好轉移下這孩子的注意力。
    天色漸暮,營外忽然響起了一陣馬蹄聲。清瑜聽見,不由得起身觀望。過不多久,果然見向懷謹蔣應隆帶著一位陳國吳將軍過來求見。
    清瑜心頭微喜,忙將人宣了入帳。那吳將軍見到清瑜,立即跪下道:“末將陳國鎮東將軍吳建鍾參見郡主!末將接駕來遲,郡主恕罪!”
    清瑜見那吳將軍身材魁梧,方臉重須,是一幅少有的南人北相。隻此刻左臂上還有新紮的白布繃帶,神色間也稍顯疲憊。說來這人還是個熟人。上次她們一家到了牛頭驛,不就是這位吳將軍來接應的嗎?清瑜曾聽母親提起過,這位吳將軍是陳國保靖侯族兄,而保靖侯與父親是有自幼一塊長大的情分。清瑜忙虛扶道:“吳叔叔免禮!前時曾聽母親提起過,吳叔叔是國中大將,清瑜怎麽敢當!”
    吳建鍾順勢起身,垂頭道:“見到郡主毫發無損,末將就安心了。前次在牛頭驛,遇到那樣的事情,也是我一時大意,連累郡主幾個月來受苦。末將心中愧疚至極!”
    清瑜忙安慰道:“天有不測風雲,此事怎能怪吳叔叔!吳叔叔怎麽受了傷?要不要緊?”
    吳建鍾連忙擺手道:“皮外傷罷了。戰場廝殺,這算不得什麽。”
    旁邊的向懷謹見兩人對答間,那吳將軍屢屢稱清瑜為郡主,心中好奇,插嘴問道:“吳將軍,何故稱呼清瑜小姐為郡主?”
    吳建鍾自接了陳洪愷夫妻回到陳國,就受命回到兩國邊境領兵,之後的局麵每況愈下,梁陳之戰終於爆發,他浴血沙場,幾次死裏逃生。如今雖然得了上命,知道和平曙光來臨,不過見了梁國人,心中不滿那是免不了的。聽到向懷謹發問,吳建鍾隻淡淡答道:“昨日,陛下已經下旨敕封大皇子為嘉王,封小姐為還珠郡主。並命我來接郡主還都。”
    向懷謹聞言心中暗做計較:這清瑜小姐人都還沒到,封賞已經下來。說明陳國國主內心已經有了接受調停的意思。
    清瑜聽了首先反應的則是:什麽!?還珠?我還小燕子呢!皇帝爺爺怎麽賜這麽個封號,不就是失而複得嗎?那麽多飽學宿儒就不能取個不這麽俗氣的……繼而一想,這年代沒人受過瓊瑤阿姨和芒果台的轟炸式重播,他們覺得這個詞兒是很雅致的吧……自己從此要背上這麽個封號,清瑜隻覺得無奈又好笑。
    向懷瑾連忙拉了蔣應隆一道給清瑜道喜。清瑜從浮想聯翩中反應過來,場麵上應付了一下。
    向懷謹便轉而對吳鍾建道:“吳將軍,之前梁陳兩國因為誤中黨項奸計,引得自相殘殺,實為親者痛,仇者快的恨事。此事的證據已經被我們掌握,而這次還珠郡主能有驚無險返回陳國,我們襄王殿下出力不少。殿下還特意請來宋國文昌伯與苗疆鐵貢土司兩位為使,為我們梁陳二國轉圜周旋。不知陳國陛下的意思……”
    吳建鍾看了清瑜一眼,清瑜微微點頭。他便對向懷謹道:“此事我雖有耳聞,卻未曾接到上諭。既然向大人提到,那麽按照我的意思,接下來便是由我護送郡主與宋、苗二位大人入陳境。向大人一行先在此地稍候,待我回稟了等聖上定奪……”
    向懷謹聞言變了臉色,這不是給臉不要臉嗎?梁國做到這個份上,軍隊也撤了,郡主也還回來了。陳國卻要他這個正使在這裏傻等!
    向懷謹語氣一轉,也變得強硬起來:“貴國如此對待襄王殿下的一片苦心,著實讓人心寒啊。不知吳將軍這個鎮東將軍說的話能不能算得數?我來前可是得了吩咐,清瑜小姐是金枝玉葉,我梁國的上賓,她的安全,需要絕對的保證。我可不敢貿貿然將小姐交給別人,誰知道吳將軍擔不擔得起這個責任?”
    吳建鍾眼睛一眯,渾身頓時散發出一種軍人才有的淩烈殺氣。向懷謹這話是看不起,信不過他這個鎮東將軍,言辭絲毫不客氣,這都罷了。這向懷謹不過是一個藩王的長吏,兩國邦交,輪得到他來指手畫腳?況且向懷謹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大國囂張氣焰,仿佛梁國求和,陳國就要立馬迎上來附和。這將陳國國主的臉麵擺在何地?這叫吳建鍾如何忍得?
    蔣應隆立馬腰間金刀一橫,站到向懷謹身側。同為武將,他自然很清楚感受到了吳建鍾的怒意,立場不同,他也顧不得清瑜,隻得強自出頭對抗吳建鍾。
    清瑜見雙方剛見麵就幾乎刀劍相向,不禁扶額無奈:周景淵派了向懷謹這麽個書生氣重的人,陳國那邊派的卻是脾氣不小粗豪膽大的吳建鍾,這哪裏是來談和?分明是來為難清瑜的!
    以下部分不計入章節字數:推薦本輕鬆的書
    1969036《王爺嫁到 》作者:火焰者:王爺,來嘛,你就從了偶,嫁偶不吃虧的(偷笑:偶絕對不吃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