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新人進門

字數:549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六月初四算不上什麽黃道吉日,不過貴妃娘娘有命,尹家還是將這位六小姐尹蘭煙用喜轎抬了,送往嘉王府。不過是去做個姨娘,尹家也不好大肆操辦。尹中雖然是姚貴妃的表弟,不過姚貴妃素來嚴明不徇私情,故而他五十多歲仍隻混得個營繕司的書筆吏。尹中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早沒了官場上蹦躂的心思,本心想這次若女兒蒙貴妃娘娘開恩,指給嘉王殿下做了側妃,也算是光耀門楣的喜事。誰知宮裏傳信過來,尹蘭煙卻是隻落得個姬妾的名分。上命不可違,尹中也隻能打掉牙齒活血吞,強忍了。隻是他對這個小女兒歉疚得很,故而之前掏盡老底體體麵麵的依照側妃的規格辦的嫁妝,尹中便一股腦兒全都抬了去,希冀女兒不要被人看不起。
    隻是要將嫡生的女兒送去做姨娘,尹中也落不下這張臉,便稱病,委托了一位族中叔伯出麵,將女兒送過去。這位送嫁的尹家長輩名叫尹文武,雖叫得如此一個好名,偏偏是文不成武不就的,隻是善於鑽營,於人情世故上很是通透。得了尹中的囑托,尹文武便歡歡喜喜接了這個差事。尹家雖然與貴妃娘娘有親,這些年來卻也沒受過什麽蔭護。這位嘉王殿下,才從汴京回來不久,尹文武一直也沒能找個機會尋摸上門去親近親近。如今將尹家這位小姐送過去,尹文武琢磨著,怎麽著,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納個姬妾,是無須三媒六聘的。故而尹家這一行人中除了喜轎與嫁妝,便是連個吹打的都沒有,隻走得靜悄悄的。路人見到這樣奇怪的場麵,都有些指指點點。若說是哪家娶正妻,斷然不會這樣低調;可若是哪家納小妾,那喜轎後頭抬著的約摸八十八抬的嫁妝,也太乍眼了些。
    一行人走進王府門前大街,嘉王府正門大門緊閉。隻門邊站著幾個管事模樣的男子,見到喜轎過來,走上來問。尹文武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不敢怠慢,忙陪笑著說了來曆。那管事見這送嫁的排場,微微有些意外,不過還是點頭笑道:“老人家辛苦了,這邊請。”說完便引著眾人往側門邊去。尹文武知道妾室是入不了正門的,忙招呼眾人跟著走。坐在轎子裏尹蘭煙一路上都沒有動靜,隻在此時,偷偷將轎簾掀開一角,幽幽含恨的看了看那威嚴肅穆的嘉王府正門。本來,她應該是從這裏進去的……
    這邊尹家送嫁的還沒走到側門,從王府門前大街另一邊,又來了一行人。也是一頂喜轎,卻沒有跟得這麽多仆從,更沒有尹蘭煙這麽多抬嫁妝跟著。隻是打前頭騎馬的那位,卻是一身內宮宦侍的打扮。王府門前管事裏有眼色精明的,立馬認出這位是貴妃娘娘麵前最得用的吳太監,忙帶人迎了上去。
    尹文武聽到動靜,回頭看了看。他也猜到,來人必定是宮裏的,便忙叫眾人停下,對那領路的管事說:“這位小哥莫忙,後頭恐怕來的是貴妃娘娘的人,我們在此等等無妨,千萬別失了禮數。”
    這位管事打量了尹文武一番,點頭道:“老人家真是豁達。不過王爺已經吩咐過了,便是兩轎同來,論理也是尹家這一抬先進。若是老人家不放心,我們且等等,看看貴妃娘娘有什麽旨意再看行止吧。”
    後頭眾管事已經將吳太監與巧容的喜轎引了過來。吳太監見到尹家這個聲勢,心中暗暗忖度,這八十八抬嫁妝也太多了。就是尹家小姐真做了側妃,也有些張目,何況如今隻是一個走偏門的姬妾。不過尹家到底是姚貴妃的表親,吳太監表麵上也不好顯出喜惡來,還含笑與尹文武打了招呼。
    尹文武雖沒見過吳太監,但是素日也聽說過姚貴妃麵前有這麽一位,看著眾王府管事恭敬的樣子,尹文武哪裏敢拿大,忙上前敘見。吳太監若無其事的笑道:“貴妃娘娘平日總說,尹家雖有些生意,也出了幾位做官的老爺,不過是清貧之家。我看貴妃娘娘也走眼了呢,尹家這些個嫁妝,看得人直晃眼。我們巧容雖得了貴妃娘娘眷顧,卻隻得二十四抬嫁妝,咱家這個送嫁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哈哈。”
    尹文武心叫不好,這尹中隻顧心疼女兒,卻不知這嫁妝越過了貴妃娘娘的手筆,這不是找不痛快嗎?忙接口轉圜道:“吳公公玩笑,玩笑。我們小門小戶,講究的是一個熱鬧。看著東西多,許多玩意都是湊個數,哪裏比得貴妃娘娘賞賜的,一等一都是價值連城的。可憐我們蘭煙沒有這個福分,不能伺候在貴妃娘娘跟前,也得到這樣的體麵。我這個叔爺爺也是個沒本事的,跟吳公公您這樣有體麵的送嫁人比起來,更是不值一提。吳公公真會打趣人!”
    吳太監算是看著巧容長大的,巧容恰巧也姓吳,又向來尊敬著他孝順著他,二人雖沒有父女的名分,卻實打實有父女的感情。故而他才會主動請纓給巧容送嫁,全她一個體麵。誰知恰好在門口遇到尹家這行人,這尹家小姐吳太監也見過的,論出身論長相論氣質,都比巧容要強,吳太監這才忍不住出口來揶揄一下。隻是遇到尹文武這個老猴兒精,三兩下太極就把尷尬解了,吳太監也不好繼續說什麽。
    王府的迎嫁管事們是陸管家特意挑選出來的忠於王妃的,都是眼色精明的人。如今見這兩位都不是省油的燈,恐怕他們期待在門口看場熱鬧是沒戲了。便有一位中年的管事上來,商量著道:“吳公公、尹老先生,碰巧二位都送嫁趕了個吉時,湊在一塊到了。小的鬥膽說一句,尹小姐的東西多,是不是先請吳小姐的花轎先進府去?吳公公是宮裏的大忙人,總不好讓您在這裏久等。”
    尹文武忙道:“應該的,應該的!”
    吳太監知道這有些於理不合,不過稍一猶豫,還是點頭答應下來。尹家仆人得了命令,又是一陣慌亂,讓出一條道。吳巧容的轎子便當先進了嘉王府。尹文武走到尹蘭煙轎子旁,隔著簾子偷偷壓低聲音道:“蘭煙你受委屈了,不過叔爺爺也是為你好,那吳太監是貴妃娘娘麵前紅人,得罪他對你可沒好處。”
    尹蘭煙早在轎子裏將外頭的動靜聽了個全,此時忙回道:“叔爺爺無須擔心,蘭煙曉得。”隻是等尹文武走開,尹蘭煙卻將手裏的帕子絞得快要爛了,自己做不了側妃便罷了,如今連個下賤出身的奴婢也要走在自己前頭……
    等到尹家的花轎嫁妝進了門,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時辰。
    期間早有耳報神將外頭發生的事情傳到了韓媽媽那裏,韓媽媽一溜煙兒的跑到清瑜麵前稟告。清瑜點頭道:“韓媽媽外頭盯著些。等敬茶的時節,就讓人來知會一聲,我收拾了好過去。”
    韓媽媽笑道:“那尹姨娘八十八抬嫁妝,一時半會還安置不好。最好是錯過了吉時!”
    清瑜等韓媽媽去了,才對木樨無奈笑道:“還沒進門,便暗鬥了一場。”
    木樨點頭道:“尹姨娘的嫁妝這樣豐厚,還真是有點越矩。不過吳姨娘越過她的頭,先進了門,也有點尊卑不分。”
    清瑜道:“表麵上是巧容贏了先手,我倒是覺得她略顯得嬌縱了。即便是貴妃娘娘寵愛,吳太監支持,她也是個婢女出身,本當伏低做小,怎麽這樣出頭?反觀尹家那邊,雖然輸了一口氣,但是反倒顯出風度來。看來這位尹姨娘到底是有教養的,雖是小家碧玉,也有一分氣度。”
    木樨笑道:“看來貴妃娘娘失算了,她指來的兩個人,恐怕很難同心呢。”
    清瑜搖頭道:“咱們局外人看來容易。不過對於尹姨娘、巧容她們兩個來說,這是女人一輩子的體麵。爭一爭也是應當的。咱們也別太樂觀了。”
    木樨歎道:“別說她們,就是楚姨娘,伺候了王妃那麽多年,如今心也浮動了。”
    清瑜道:“我說一大早你去了哪裏,原來記著昨晚的事情,去靜園了?”
    木樨點頭,放下手中的扇子,鄭重對清瑜道:“郡主,我看伺候楚姨娘的龔媽媽不可小覷。我去靜園,楚姨娘很是高興,想拉著我談談心,那龔媽媽卻寸步不離的。我尊重她年紀大,又是貴妃娘娘賞下來的,不好做聲。楚姨娘卻似乎很依賴龔媽媽,凡說什麽都拿眼睛瞅著這位媽媽。我問昨夜打破茶杯的事情,楚姨娘也說得不盡不實。其實郡主跟我心裏都知道,楚姨娘這是吃醋拿下人出氣。即便這樣氣量差些,我們這麽多年姐妹,我還不知道她嗎?可是她對著我,竟然來一句真心話都沒有了。楚姨娘先是埋怨我,對她情分淡了,也不跟她走動。又旁敲側擊的打探兩位新姨娘的事情。”
    清瑜笑道:“她這是沒看透,是她因為身份變了,自己也跟著變了,對待別人也不同了。卻希望周圍的人對待她一如往昔。不過你說龔媽媽,我倒是想起來,母親怎麽會把宮裏來的人放到楚姨娘跟前?”
    木樨便解釋道:“這不是王妃的意思。是貴妃娘娘指名要龔媽媽去的。也是為防萬一……”
    木樨雖然不好明言,清瑜還是明白過來,不過就是怕母親嫉恨妾室的身孕做出什麽歹毒的事情來。看來這位貴妃奶奶還真是不了解母親,且不說芙蓉本就是母親做主指給父王的,隻說如今父王沒有子嗣,母親就是再不曉事,也不會動父王的骨肉啊。想到這裏,清瑜心中一動,如果貴妃娘娘別有用心的話,那龔媽媽恐怕就不是看顧著芙蓉這麽簡單……
    清瑜便問木樨道:“照你這麽看,這位龔媽媽是已經拿捏住了楚姨娘?楚姨娘竟然這麽不曉事?她是母親的通房丫頭出身,竟然胳膊肘往外拐了。不行,往後你要仔細盯著些,趁時間還不長,得想個法子把龔媽媽從楚姨娘身邊弄走才好,免得將來鬧出什麽不好看的事情來。”
    木樨點頭道:“反正我是隻差沒把話挑明。不管府裏新來什麽人,隻求楚姨娘好好保養,將王爺的子嗣平平安安生下來。芙蓉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要是王妃能不管這些,安心養胎多好。輪不到她管的事,她還費這個精神。”
    清瑜歎氣道:“我想盡量幫母親分擔,卻擔心她的身體。我看了母親交給我的那個偏方,對於藥理我是不大懂的,又不好拿著去問醫官徐大夫,畢竟這東西越少人看到越好。想來想去,隻有清遠師傅,他們道教講究煉丹合藥,應該是個行家。你明天找人去青羊宮,將清遠師傅請來,幫我參謀參謀。”
    木樨聽到清遠的名字,心中雖然還有漣漪,但是表麵上已經雲淡風輕了,忙躬身應了。
    外頭紅藥進來說是兩位新姨娘要去正堂給王爺王妃敬茶了,韓媽媽命人來請郡主。
    清瑜雖然早聽了這兩位的大名,卻還沒有朝過麵,該來的總會來。清瑜便在丫鬟們的簇擁下,往正堂去了。
    嘉王府的正堂往日裏大多都是清瑜一家三口聚享天倫的地方。今天,卻要在這裏接納兩個陌生人。
    清瑜進了門,就見父王母親都穿了明黃色的皇室衣飾,顯得特別尊貴。尤其是母親,一身華貴,頭上戴了一支赤金累絲嵌八寶雙鸞點翠步搖,煌煌然特別大氣,坐在那裏便是一身大家氣度。
    嘉王妃長寧見女兒來了,忙招手讓她坐在自己身邊,低聲囑咐道:“待會你好好看看人。”
    清瑜點頭,偷偷看向父親,卻見陳洪愷一臉嚴肅,沒半分當新郎官的喜悅。
    韓媽媽進來稟告道:“吉時已到,兩位姨娘已經在門口等著,請王爺王妃示下!”
    陳洪愷點頭道:“帶她們進來吧。”
    韓媽媽忙去牽了兩位喜服女子進來。韓媽媽將覆蓋在兩位姨娘頭上的紗巾取下,清瑜抬頭一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