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清瑜獻計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陳洪愷背後冷汗直冒,他這些日子本就因為公務辛苦,白日裏又為前線軍情操了一回心,這當口突然受到女兒這樣的暗示,心神激蕩之下,便有些坐不穩了,隻覺得頭暈目眩,視物模糊。
    清瑜見父親不對,心中也有些後悔,忙高聲叫香雲進來,兩人一道扶著嘉王靠在了榻上。
    香雲遲疑問清瑜道:“郡主,要不要去宣太醫?”
    清瑜有些拿不穩,畢竟這是內宮。她們女眷無所謂,父王是封了親王的,雖是看望母親女兒,逗留太久也不太好。父王又剛入朝擔任要職,這時候鬧出什麽病來,萬一幹涉到前程,也不妥當。
    陳洪愷本隻是疲累,又受了刺激,才會如此,靠在榻上閉眼歇了一會便好多了,他也聽到香雲發問,忙搖手道:“不用了。隻取些醒神的藥油來給我擦擦便好。”
    清瑜見父親沒有大礙,這才微微放心,也吩咐香雲道:“再泡一杯參茶來。”
    香雲忙應命出去了。
    清瑜安慰父親道:“都怪女兒不懂事,惹得父親如此。父親千萬保重好身子,否則女兒萬死不能贖其一。”
    陳洪愷心中悲涼,搖頭道:“罷了,罷了。我雖一腔熱血,卻是四處碰壁。母妃對我冷淡,父皇待我平平,太子時刻提防我,巴王更是視我為仇黨。我本想在工部做出一番事業,造福黎民百姓。偏偏剛到任便接到這麽一件為難差事。我雖廢寢忘食,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竟是半分辦法都沒有。我真是上對不起父皇,下對不起百姓……”
    清瑜見父親這般感傷,忙鄭重道:“父親千萬不能自暴自棄!以父王的仁心、才幹,隻要有機會,一定會一鳴驚人的。況且麻雀裏的事情我也聽寶陵姐姐說了個大概,我雖不知詳情,但是為父分憂本是我們做兒女的份內事。是故我也想了些辦法,隻是我到底不明政事,具體能不能用,該怎麽用,還得父親做主!”
    陳洪愷聞言精神一振,他這個女兒有幾分見識,他是知道的。隻是平日裏雖說得多,倒沒親眼見過清瑜做出什麽來。如今麵臨麻雀裏這麽一個爛攤子,工部上上下下都束手無策,女兒竟然能想出辦法來!陳洪愷是又驚疑又希冀。
    清瑜便從櫃子裏將自己費盡心思弄好的策劃案初稿拿出來給父親看。
    陳洪愷手握這一疊文稿,臉色轉了鄭重,他微微坐起身子,一張一張靜靜看了下去。不一時,便沉浸在了清瑜龐大巧妙的設計之中,看得入了迷。
    過了半晌,陳洪愷才抬起頭來,仔細打量自己的女兒。
    清瑜忐忑的問:“父王,是不是行不通?”
    陳洪愷展顏一笑,道:“行不行得通我不清楚。不過瑜兒真是讓為父大開眼界。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嗎?”
    清瑜一愣,看來自己又過於鋒芒了,隻得搪塞道:“是女兒想的。不過自從被慧有大師佛法熏陶過之後,女兒隻覺得好似開了前生智慧一般,許多事情都特別清楚。”
    陳洪愷沉思了一會,女兒除了周歲時那場大病,並沒有其他什麽特異的事情發生,況且自己是親眼見女兒長大的,實在不想懷疑自己的女兒。陳洪愷才點點頭道:“佛法靈異,或者真有這樣的效用也不一定。隻是你年紀還小,平日說話做事有一份穩重還罷了。這會拿出這份東西,實在有些驚世駭俗了。你給父王看不要緊,隻是記得千萬莫要落在別人眼中,徒自惹出事端來。”
    清瑜見父親也信了,這才放下心來,又問道:“父王覺得這法子不知道行不行得通,能不能試試呢?”
    陳洪愷又回頭翻看了看,沉吟道:“按理說,既然國庫沒有這筆款項,你能想到自民間籌集,是不錯的。不過無商不奸,試問誰能為了一張圖紙就掏出真金白銀來?畢竟這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空中樓閣,想要施行,難度很大。”
    清瑜疑惑問道:“難度咱們陳國朝廷的信用都不能讓那些商人相信嗎?”
    陳洪愷苦笑道:“如今這樣的時勢,各國都厲兵秣馬,擴充軍備。這錢從哪裏來?農稅是根本,不敢輕動。各國自然是在商人身上下手了。要知道,商人不事生產,憑借低買高進賺取無良之財,自古就是被人瞧不起的。但是各國又需要稅金,所以對待商人……基本上沒有什麽好心。商人對待朝廷,也就小心翼翼,敬而遠之。”
    清瑜歎了一口氣,這樣重農輕商的落後思想主導著各國的朝廷政策,每當需要錢的時候就加商稅,長此以往,自然打擊了商人的積極性,也讓朝廷與商人離心。自己想要通過朝廷信用來吸引商人投資,恐怕就沒希望了。
    清瑜想了想,換個角度問道:“若不能依靠朝廷的信用吸引商人,那依靠利益呢?畢竟商人都是逐利的。”
    陳洪愷思忖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忙問女兒道:“我們就是看中了商人手中的錢財,還能有什麽利益吸引他們?”
    清瑜笑道:“商人雖然都是逐利的,但是也不缺乏有遠見的。以小博大本就是做生意的不二法則。若是他們看出來今日的投資能換成往後的大收益,說不定就心動了。”
    陳洪愷將清瑜畫的圖抽出來仔細看了看,點頭道:“若是麻雀裏真的如瑜兒所設想,能建成這個樣子,自然是有利可圖的。隻是一來,素日並沒有這樣的先例,恐怕這般紙上談兵難以讓人盡信。二來,南城終究比不上東市西坊的繁華,麻雀裏地利雖好,想要脫穎而出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達成的。”
    清瑜知道父親的意思,這構思畢竟是沒有經過驗證的,看上去很美,卻很難讓當權者下定決心。隻是清瑜知道,若是安排得好,這樣的商業行為是大有可為的,畢竟後世火爆的樓市早就說明了這點。而成都這樣一個城市,論先進性肯定沒法跟後世的大城市相比,但是商業氛圍卻早已經成形了,缺的是有人點一把火,推動這個方案施行而已。
    清瑜慢慢引導父親道:“父王擔心的這些,別人一定也在考量。不過,我們最大的倚仗,便是有朝廷的支持。如果我們能說動皇爺爺政出法隨,那麽事情就好辦得多。比如朝廷宣布未來開發南城,必要時擇東市西坊部分商家遷入;又比如,朝廷疏浚河道,準備在南城建立漕運碼頭。如此種種,朝廷大棒一揮,自有人嗅出味道。說不定到時是那些商人求上門來,反倒不用父王去操心。”
    陳洪愷眼睛一亮,清瑜這個辦法倒是好得很。與其朝廷放下身段去求那些商人,不如似這般放幾股煙幕,讓那些商人去揣測。畢竟國家大事是朝廷說了算,商人也隻能適時而動,見機行事。
    陳洪愷一拍大腿,笑道:“瑜兒真不愧是開了宿慧,這般攻心之計真是絕妙。”
    清瑜絞盡腦汁想到這些,也不過是為父親分憂,見到父親肯定,心裏也很高興。
    陳洪愷精神鼓舞,之前受挫的鬥誌又重新燃起,忙起身道:“我這就將你的條陳拿回去仔細揣摩。待我改動改動潤色之後再呈給父皇,勢必要說動父皇支持我。”
    清瑜也知道時辰不早,再晚就要閉宮了,也就不留父親,隻是囑咐父親小心身體,幫她向母親帶好。
    陳洪愷雙手扶住女兒稚嫩的肩膀,心中有些感慨,對清瑜道:“你小小年紀,本就受了傷,還要為我殫精竭慮想這些。真是為難你了。此事我已經有幾分把握,你就不要再多想了。免得將來得了你母親那個思慮過甚的毛病。隻管在宮裏好好養傷,早日康複,為父好高高興興接你回去。”
    清瑜用力點點頭,笑道:“父王放心,能為父王分憂,是女兒的榮幸。既然父王胸有成竹,女兒哪裏還有多話?一定聽父王的話,好好休養。女兒也盼著早日回家呢。”
    陳洪愷得了清瑜的計策,心中有好些想法,也顧不得跟姚貴妃道別,便匆匆去了。
    清瑜等父親去了,才複又想起紫蘭來,這時候晚膳已畢,還不見紫蘭回來。清瑜心中好不擔心,忙叫香雲提了燈籠去迎一迎。
    香雲答應,剛準備了燈籠,紫蘭就回來了。隻是紫蘭臉色雖沒有驚慌,卻有些沉重。
    清瑜知道紫蘭是個穩重的,絕不會無緣無故失蹤這麽久。見到她回來,忙叫她進屋。紫蘭返身關上門,定了定神,這才跟清瑜稟告了自己遇到雲霜宮宮女的事情。清瑜聽紫蘭說起什麽打入冷宮的玉嬪,有些奇怪。畢竟內宮之中,失寵的嬪妃絕不在少數,這樣一個女子,有什麽值得紫蘭如此鄭重的呢?
    紫蘭壓低聲音道:“郡主不知。奴婢進宮的時候,年紀很小。當時的教養姑姑讓幾個年長的老宮女帶著我們這些小的,算是照顧看護。奴婢偶爾聽這些老宮女議論,才知道宮中原來有這樣一位玉嬪。她不僅天香國色,多才多藝,還是先皇後的表妹,入宮之後很得聖眷。先皇後生下太子之後,便急病纏身,沒有幾個月便仙逝了。先皇後臨終時懇請陛下封了玉嬪為貴妃,教養太子,陛下也是點了頭的。誰知冊封貴妃的詔書還沒頒布,玉嬪忽然不知因為什麽原因惹惱了陛下,被陛下打進了冷宮,廢為庶人。而咱們的貴妃娘娘當時還是德妃,也剛剛生下殿下不久,後來就被封做了貴妃,並一起照顧殿下與太子。陛下對於貴妃娘娘一直青眼有加,也是因為貴妃娘娘不辭辛苦,將殿下與太子哺育成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