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腹議事,思想政治

字數:5473   加入書籤

A+A-


    大唐至尊龍帝!
    一覺醒來,楊辰隻覺得神清氣爽。
    與江貴妃一番溫存後。
    在江貴妃的服侍下,楊辰梳洗整齊,換上一身幹淨的龍袍。
    清韻殿門口。
    在一眾侍衛太監的簇擁下,楊辰龍行虎步的向太和殿而去。
    楊辰能感覺到,身後江貴妃注視著自己的溫柔目光。
    一抹幸福笑意,浮現在楊辰俊朗的臉上。
    清韻殿問內,江貴妃看著楊辰遠去的挺拔背影,一雙桃花眼中,滿滿都是遮掩不住的柔情蜜意。
    清晨下的清韻殿,在晨曦的映照下。
    繪成了一副恬靜的畫卷。
    ……
    太和殿。
    楊辰在早朝上出現,仲晨,付舍己,宋仁三人,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雖然昨日,江瀚就已經秘密通知他們,早朝後,楊辰要在工部,召見他們。
    但是不見到楊辰,他們心裏不踏實啊。
    現在,看到楊辰生龍活虎的樣子,他們才把心肚子裏。
    早朝之上,有大臣啟奏,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的官職,自劉龔與趙無極,被正法之後,就一直空缺。
    為了確保兵部與戶部的平穩運行,請求填補空缺。
    楊辰隨即命令,江瀚暫代兵部尚書之職,付舍己暫代戶部尚書之職。
    而經曆了這些日子,一次次朝堂大事件。
    群臣在太和殿上,都開始謹言慎行。
    從前,朝堂之上,看林幕眼色行事的景象,一去不複返。
    楊辰話音一落,無人站出反對。
    林幕眼簾低垂,自上次與楊辰配合,平反了成大器後。
    他就再沒有任何動作。
    仿佛已經放棄了權力的角逐。
    但楊辰可不敢對他掉以輕心,畢竟林幕盤根錯節的勢力,擺在那裏。
    而且,楊辰心裏清楚。
    叫喚的狗,不咬人!
    怕的是不聲不響,靜靜蟄伏之人。
    早朝結束之時,楊辰深深看了一眼林幕,便下了早朝。
    早朝結束後。
    仲晨,付舍己,宋仁三人,依次低調的前往工部。
    最後京兆府尹黃宗衡,也一路低調的,前往了工部。
    不過這些人的到來,工部後院,一心鑽研改製弓弩的成大器,連麵都沒露。
    而楊辰乘坐著馬車,在江瀚親自統領的一眾親衛護送下,出了皇宮直奔工部。
    ……
    工部之中。
    楊辰到來後,沒有與眾人寒暄。
    而是屏退左右,直奔主題。
    “改革新政,目前推行的如何了?”
    參與新政改革的幾人,儼然以仲晨為主,仲晨躬身道。
    “陛下,新政已經在各州、府、郡、縣,層層推進下去,目前還算順利。”
    楊辰看了一眼仲晨,他知道仲晨說的這句“還算順利”的意思,那就是遇到了一些阻力。
    不過現在,也不是糾結細枝末節的時候,隻要整體推進沒問題,讓新政運行起來就好。
    等今年一過,到了明年,新政效果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楊辰點了點頭,又追問。
    “改良的農具,推廣的怎麽樣?”
    這時候,作為工部尚書的宋仁,躬身說道。
    “陛下,改良的農具,在農事比較發達的十二個郡縣,已經開始打造了,江南下一輪的耕種就能用上。”
    楊辰聽到這裏,眉頭微微皺起。
    “怎麽隻有十二個郡縣?不能全麵普及嗎?”
    宋仁付扶了下,有些歪的官帽,苦著臉說道。
    “陛下,這改良的農具,雖然經成大器之手,已經將工藝的操作難度,和成本降到最低。”
    “但是對於很多郡縣來講,這製作難度也太大了,有的郡縣,甚至沒有幾個工匠……”
    楊辰聽到這裏,眉頭也微微舒展了些,確實現在大唐的工匠技藝太低了。
    農事發達的郡縣,這意味著經濟發達,工匠水平也高一些,官府人手也足。
    而且地方官府養的工匠,製作這農具也要付工錢。
    這裏也不排除,有的地方官府,認為這農具無用,不願製作。
    不過楊辰也沒有點破,等到秋收,看結果就知道了。
    到時候,楊辰敢保證,這些不配合改製的地方,腸子都得悔青。
    “嗯,朕推著新政,就是為了增強我大唐國之根基!”
    “新政之初,有些小阻礙都是正常,等秋收時,結果出來,各地自然都會爭相效仿。”
    楊辰雙目熠熠生輝,威嚴說道。
    眾人聞言,齊齊躬身。
    “陛下聖明!”
    楊辰緊接著,話鋒一轉。
    “不過,這些配合改製的地方,眾位愛卿務必多上心!”
    “朕要看到效果!”
    “如果朕發現,隻是應付了事,到時候必定拿你們是問!”
    楊辰威嚴的氣場,隨著話音,直接眾人心頭。
    以仲晨為首,眾人對著楊辰深深一拜。
    “臣等定當全力以赴,促成新政改革!”
    楊辰雖然話說的霸道,但是這勵精圖治的做法,卻是讓一眾大臣更加心安,同時滿腔熱血。
    看著幹勁十足的幾位心腹大臣,楊辰點了點頭。
    楊辰見新政改革的事交代的差不多了,就要提起龍首麵具人的事。
    這也是今日頭等的大事,必須議出個線索章程來。
    而就在這時。
    黃宗衡,沉聲說道。
    “陛下,臣有事啟奏。”
    “嗯,準。”
    “陛下,這些日子,臣發現民間風向不對勁……”
    黃宗衡說到這,也是頓了頓,因為剛才仲晨匯報新政改革的事,楊辰看起來心情不錯。
    但是他說的事,可不是什麽好事。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他也不得不小心些。
    “吞吞吐吐的做什麽?有什麽事,但講無妨!”
    楊辰看著黃宗衡欲言又止的樣子,也看出了他的小心思,開口說道。
    “陛下,這新政推行期間,時有煽動地方豪紳的言論,這背後,恐怕有人搗鬼,已經有十幾起地方豪紳與官府的衝突事件發生了,這唯恐有變……”
    黃宗衡說些,抬眼偷偷看著楊辰的臉色。
    楊辰聞言,微微一笑。
    “這也正常,朕所料不差的話,這是幕後的龍首麵具人出手了。”
    龍首麵具人!
    屋中都是楊辰的心腹,當然知道這龍首麵具人。
    就是屢次要,致楊辰於死地之人。
    “哼,朕的皇親,這是坐不住了,想煽動豪紳地主?”
    龍首麵具人這一招,雖然粗糙,但是好用。
    因為一但楊辰派兵強行鎮壓,隻會將矛盾激化,百姓如載舟之水,而這地主豪紳就是海上的風浪。
    風平浪靜,才是太平盛世。
    不過不鎮壓,那隻會讓地主豪紳們,變本加厲,嚴重阻礙新政改革。
    不過這遇到了楊辰,那就對不起了。
    聽沒聽過,啥叫思想政治?
    “黃愛卿!”
    楊辰叫了黃宗衡一聲。
    “臣在!”
    “這個事就交給你去解決!今日你就組建起一個思想政治部!”
    “啊?思想政治……部?”
    屋中一眾大臣,聽著這個陌生的詞,都是當場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