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誓死效忠,熱血沸騰

字數:5140   加入書籤

A+A-


    大唐至尊龍帝!
    一聽楊辰語氣加重,宋仁苦著臉說道。
    “這事,臣不敢斷言,隻能給陛下說說,皇室中實力比較強的有兩位王爺……”
    楊辰一聽,微微頜首,示意宋仁繼續說。
    宋仁這話說的也謹慎,他哪裏敢胡亂指認。
    但想來敢謀劃天下,又有能力謀劃天下,而且身份正統的,那隻能是皇親中,實力強橫的王爺了。
    “皇室之中,以慶王與明王,勢力最大。”
    “慶王爺,是上一任天策上將,為大唐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在軍中素有威名。”
    “陛下登基之前,先帝體恤慶王爺,連年征戰,勞苦功高,便準慶王爺退下這天策上將之位。”
    宋仁一說,楊辰就想起來了,先帝有三個弟弟,這慶王就是其一,也就是他的皇叔。
    不過聽到這,楊辰心裏也是想笑,什麽先皇體恤慶王爺?
    估計是先帝怕慶王,擁兵自重,威脅皇權吧。
    而且這時間趕的,在先帝駕崩,原主人登基之前,讓慶王退下天策上將之位。
    這也太巧了吧。
    這慶王嫌疑不小啊……
    楊辰心裏在思考,宋仁也沒停下來。
    “如今,軍中也有不少當年慶王爺的親信,擔任要職……”
    說道這裏,宋仁停了一下。
    楊辰眉頭一挑,追問。
    “明王呢?”
    宋仁一聽楊辰提到明王,嘴角抽了抽,擦了擦汗,說道。
    “陛下……這明王爺,在民間風評極佳,賢名遠播。”
    “朝中,不少在太祖時期,就在朝為官的元老,對其都推崇備至……”
    說到這裏,宋仁還撇了仲晨一眼。
    這一下,給仲晨直接看毛了。
    瑪德,宋仁這個小雜毛,不當人子啊你!
    在場大臣,隻有他這個三朝元老,是在太祖時期就在朝為官。
    仲晨狠狠瞪了宋仁一眼後,連忙躬身說道。
    “陛下,老臣也隻是欣賞明王的才學,這些年並沒有任何逾越之舉!”
    楊辰淡笑著擺了擺手,淡淡說道。
    “仲愛卿,不必多慮,這點胸襟朕還是有的。”
    “再說,朕相信仲愛卿的為人。”
    仲晨聞言,連忙謝恩。
    “謝陛下信任!”
    楊辰點了點頭,深深地看著宋仁,嘴角含笑。
    自己這個便宜舅舅,不簡單啊,看著吊兒郎當,人畜無害。
    這心眼倒是不少。
    宋仁這話,一來是在提醒楊辰,二來也是在敲打仲晨。
    畢竟在宋仁想來,仲晨身為三朝元老。
    難免出現倚老賣老的情況,不好約束。
    借這個機會,也是在幫楊辰敲打這個三朝元老。
    以楊辰心思的機敏,宋仁的心思,他一看便知。
    心中也有暖意,他知道,他這個便宜舅舅,是在為他著想。
    宋仁此時微微抬頭,正對上楊辰深邃的目光,刹那,一種被看得通透的感覺,湧遍全身。
    宋仁不由心頭一凜。
    陛下看出來我的用意了……
    再想到這些日子,楊辰的變化,推行武舉,新政改革,農具改良……
    如今陛下,真是讓人看不懂了,有點妖啊!
    不過,妹妹……你在天有靈,可以安息了,陛下他長大了,他很強……他連我這個舅舅……
    “宋愛卿,你想什麽呢?繼續說呀!”
    這是楊辰的聲音傳來,宋仁回了過神來,繼續說道。
    “而且,民間一直有傳言,想要擁護明王為……”
    宋仁抬手指了指天,那意思不言而喻,百姓間有傳言,要擁護明王為天子。
    隻是這話不好說出來,宋仁隻能比了個,大家都懂的手勢。
    楊辰眼神一冷,眉毛挑了下。
    這麽聽起來,怎麽覺得,這明王要比慶王危險的多……
    楊辰沉吟片刻,在椅子上坐下。
    “嗯,朕心中自有計較。”
    “這次朕召各位愛卿前來,最主要的就是這兩件事。”
    “其一便是這新政改革之事,無論有什麽困難,必須推行下去,朕要在今年秋收時,見到成效!”
    “各位愛卿,可要上心!”
    仲晨帶頭,躬身道。
    “陛下放心,臣等必定事無巨細,將新政落實。”
    楊辰點了點頭,話鋒一轉,語氣森然說道。
    “其二,就是龍首麵具人之事,新政順利推行,見了效果。”
    “朕的皇親,估計也就坐不住了!”
    “諸位,早做準備,到時候必有一場惡戰!”
    “但這一戰,朕一定要勝!”
    “這一戰後,朕不想對大唐子民再動刀兵!”
    “大唐的刀兵,應該是保家衛國時亮給外虜的!”
    “這奪位的內戰,不是朕想要的。”
    “朕要的是大唐子民,吃飽穿暖!”
    “是大唐國富民強!”
    “是大唐盛世,萬邦來朝的景象!”
    楊辰鏗鏘有力的聲音,讓一眾大臣熱血沸騰。
    “誓死效忠陛下!”
    “誓死效忠陛下!”
    “……”
    一眾大臣的跪拜聲中,楊辰緩緩起身。
    “各位愛卿,朕相信這大唐,在我們君臣的共同治理下,會國泰民安,兵強馬壯!”
    “朕與各位愛卿共勉!”
    “陛下聖明!”
    工部之中,楊辰又與一眾心腹,囑咐了新政的細節後。
    留下眾位大臣探討,便在江瀚的陪同下,向工部後院走去。
    那裏是成大器工作的地方。
    而工部正堂中,以仲晨為首的幾位大臣,就新政改革之事,熱火朝天的討論起來。
    遇到的問題難題,事無巨細,都搬上了台麵。
    楊辰的話,讓他們本已寂靜的心,再次躁動起來。
    多年之後,當各國使節,來大唐朝聖之時。
    麵對萬邦來朝的盛景,此時在屋中的大臣們,都會想起在今日,楊辰那斬釘截鐵的話。
    每每想起,他們都會熱淚盈眶。
    工部後院,楊辰又與成大器探討了一番,弓弩改製的問題。
    楊辰試用了下,成大器根據他的想法,改製後的弓弩。
    射程足足比原先的製式長弓,提升了一倍。
    精準度也有很大提升,最主要是有限射程,從曾經的三十五丈,已經提升但現在的八十丈!
    這是一個質的跨越。
    這讓成大器對楊辰更是崇拜。
    平日裏不苟言笑,惜字如金的成大器,一見到楊辰,就如同一個話嘮學生。
    而每次他的問題,楊辰的回答,都能讓他茅塞頓開。
    “成愛卿,如果朕要用這弓弩武裝一隻三千人的軍隊。”
    “需要多久?”
    楊辰把玩著手中的弓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