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京都波瀾,有意為之

字數:6042   加入書籤

A+A-


    大唐至尊龍帝!
    宋仁一邊說著,一邊偷偷看著地看著楊辰。
    “而且這件事…”
    “恐怕仲太師也不會同意的。”
    話音一落,宋仁低頭躬身。
    楊辰微微一笑。
    “宋愛卿不比緊張,朕現在就想問問你。”
    “朕的決定,拋開其他,你支持與否?”
    宋仁聞言,後背微微冒汗。
    “臣自然是支持陛下的。”
    “但豪門權貴,也不得不考慮啊!”
    宋仁說著,一咬牙,拱手說道。
    “陛下,您如今確實深得民心。”
    “可是這豪門權貴的心,卻也不得不拉攏啊。”
    “百姓確如這負舟之水,但豪門貴族,確實這汪陽大海的定海神針呐…”
    “百姓淒苦,民怨沸騰,或可掀翻朝廷這艘大船…”
    “但豪門貴族對陛下心有怨念,累積噴發,也必將攪動風雲,掀起駭浪啊!”
    “臣請陛下三思啊!”
    宋仁高呼一聲,噗通一聲,跪拜在地。
    自楊辰勵精圖治,推行新政以來。
    確實大唐民生有所改善,天下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見的好轉。
    但是這份好轉,在宋仁看來,是以犧牲權貴豪門利益為代價的啊。
    對權貴略有打壓,這也還好,可一但壓得過了,那勢必會引起反彈。
    楊辰看了宋仁一陣,笑著說道。
    “宋愛卿起來,坐下說話。”
    “你的擔憂,朕心裏有數。”
    宋仁聽楊辰竟然沒有斥責他,心頭先愣後喜。
    他抬頭看向楊辰,突然又怔住了。
    因為此時,楊辰臉上的笑容,有些意味深長。
    宋仁腦中靈光一閃。
    莫非……陛下此舉,另有深意?
    他心中念頭剛起。
    楊辰已經開口。
    “嗬嗬,宋愛卿你覺得,朕這番決定…”
    “禮部那些老家夥們,會不會誓死不從?”
    宋仁點頭。
    “定會誓死不從。”
    楊辰高深莫測地一笑。
    “那你說,推行科舉、封妃大典、理經使任免,這三件事撞到一起,這京都會不會,掀起些波瀾?”
    宋仁眨巴了下眼睛。
    “會,而且風波不會小。”
    楊辰手指敲著龍案,笑著說道。
    “朕就需要這波瀾。”
    “借著這份波瀾,黃宗衡會就任禮部尚書;京都各豪門世家的勢力會再次持平;豪門權貴、寒門、百姓也將在這次波瀾平息後,處於平衡。”
    宋仁細細咀嚼著楊辰的話,似有所悟。
    “宋愛卿,附耳過來。”
    楊辰話音一落。
    宋仁趕緊湊上前去。
    一個時辰之後。
    宋仁從禦書房出來,向宮外而去。
    陽光照在他肩膀上,讓他感到有些許炙熱。
    宋仁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心中不禁感歎。
    唉…還得是陛下啊…
    高…實在是高!
    ……
    黃昏時分。
    陽光柔和泛黃之時,
    處理完奏折的楊辰,自禦書房走出。
    他深邃的眸子,在夕陽映照下,熠熠生輝。
    如今大唐內部,反王已除,權臣俯首,江湖一統。
    大唐之外,北域有四盟國牽製,西北、西南,大燕、西涼、吐蕃盡皆議和。
    接下來正是發展大唐的黃金時機。
    不過大唐的經濟民生要想真正發展,步入正軌。
    那權貴豪門就必須要修理一番。
    不然吃拿卡要之風盛行,都以貪墨國庫為能事。
    那還發展個屁?!
    但修理自然是要修理的,甜頭也自然得讓他們嚐嚐。
    巴掌、甜棗,兼而有之。
    歸根到底,平衡之法,是為大道也,而這平衡不僅在乎事實,也在乎人心矣。
    抵禦外敵,自然殺得痛快。
    對內治理,可就得多傷些腦筋了。
    夕陽西下。
    楊辰抻了個懶腰,踩著跳躍的光線,向清韻殿走去。
    清韻殿中。
    江貴妃與允兒許久未見,似有說不完的話。
    楊辰並沒有打擾這姐妹情深的一幕。
    他探望了莫如之後,便帶著林媚離開清韻殿,一路向琉璃殿而去。
    封妃大典在即。
    林媚和雲裳之間的舊事,他也得趕快給了解了。
    ……
    入夜時分。
    楊辰帶著林媚進入了琉璃殿。
    而京都之中。
    關於皇帝要任命理經使,而且還要任命一個女人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權貴圈子裏傳開了。
    京都,禮部尚書府。
    書房之中。
    一眾老者正襟危坐。
    他們之中年歲最輕的也有五旬上下,最年長者,已近七旬。
    能坐在這裏的,無一不是頂級權貴,豪門望族。
    坐在首位的,正是當今禮部尚書,高守義。
    此時,眾人正商討著。
    “推行科舉已成定局,奉妃之事,咱們也做了讓步,這理經司的事,咱們不能再退讓了。”
    “說的在理,諸國貿易之事,牽扯甚大,落回禮部,是最穩妥的。”
    “……”
    一眾權貴老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著。
    其實最後無外乎一點。
    他們想把理經司的職能,重新並回禮部執掌。
    即使不能,那這理經司的負責之人,也得是他們的自己人才行。
    不為其他。
    隻因這諸國貿易之事,可是牽扯著豪門權貴們的切實利益。
    禮部掌管的貿易,多為朝貢貿易。
    而這貿易往來之中,漏下來的油水,可是海量的。
    最主要的是,這油水不比貪墨,那是幹淨的很,查無可查。
    借這等美事,權貴們都是吃得滿嘴流油,嚐遍了甜頭。
    如今,理經司獨掌諸國貿易之事,這無疑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眾人七嘴八舌,最後視線都匯聚在為首的高守義身上。
    高守義年近七旬,須發皆白,但精氣神還在,身子骨也硬朗。
    感受到眾人目光,他老眼睜開,緩緩開口說道。
    “諸位…陛下有此決定,自然是有陛下的考慮。”
    “我等做臣子的,理應支持。”
    “但是身為人臣,我等也有為君王分憂之責。”
    “陛下此番,要任一女子為這理經司的理經使,這事有違禮法,不合規矩,身為臣子,我等也該直言敢諫才是。”
    “為了大唐社稷江山,我等臣子理應盡職盡責。”
    高守義,義正辭嚴的一番話出口。
    書房之中,眾人連連稱是。
    高守義向來謹慎,即便此時密談議事,他言語之間也是滴水不漏。
    正是這份謹慎小心,他才能穩坐禮部尚書之位這麽多年。
    與林幕那等權臣不同,他秉承的是,悶聲發大財。
    高守義說的堂皇。
    但在坐的眾人,也都聽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皇帝要任命女官,這是他們的機會。
    借著這次機會,他們必須要爭取回原本的利益。
    書房中的密談還在繼續著。
    楊辰有意為之的京都波瀾,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
    禮部尚書府,眾權貴密謀之時。
    琉璃殿中。
    氣氛古怪而緊張……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