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勳貴抱團,硬剛天子

字數:5437   加入書籤

A+A-


    大唐至尊龍帝!
    楊辰心中念頭剛落。
    大批開國勳貴已經紛紛開口,為高家求情。
    “陛下,高國公赤膽忠心,天地可鑒啊!”
    “高承業這事,斷然與高國公,以及高家全族無關。”
    “高承業受奸人所惑,謀逆犯上,其罪當誅。”
    “所有參與此次謀逆之事者,皆應斬首示眾,以正皇威。”
    “但高家為這大唐江山,立下的汗馬功勞,也不能就此抹去啊!”
    “臣等進諫,太祖、先帝,兩道丹書鐵券,可免去高家九族連坐之刑,隻懲戒謀逆之人。”
    “請陛下明察!”
    各大開國勳貴話音紛紛落下之時。
    閻國公看著跪在血泊之中的高守義,眼中動容。
    高守義的膝蓋已經被血水浸濕,而那鮮血的主人,正是他親生兒子。
    眼前景象,讓鐵麵無私了一輩子的閻國公,動了惻隱之心。
    他自椅子上站起,對著楊辰深深一拜。
    “陛下,高承業罪不可赦,凡參與謀逆之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但高家與此事無關之人,望陛下看在高家對大唐的功績上,消了高家的兩道丹書鐵券後,給他們一條生路吧!”
    閻國公話音一落。
    大批開國勳貴們,接連跪下,異口同聲,為高家求情。
    “請陛下明察,給高家無辜之人,一條生路吧。”
    伴隨著求情之聲,開國勳貴們,呼啦啦跪倒一片。
    楊辰看著腳下,為高家求情的開國勳貴們,眼底神色愈加冷冽,久久不語。
    太和殿前,再次沉寂下來。
    壓抑至極的氣氛中。
    滿朝文武都是低頭不語,各懷心思,暗自盤算著。
    楊辰不開口,所有人都是垂著頭,屏住呼吸,同時支棱著耳朵。
    接下來楊辰的每一言每一語,不僅關係著高家的生死,更反應著楊辰對於開國勳貴的態度。
    而這一切又都直接或間接,牽扯著滿朝文武乃至整個貴族階層的利益。
    太和殿前。
    鎏金龍椅之上,楊辰心中思索的同時,目光掃過閻國公、高守義、滿朝大臣,最後定格在那跪成一片的開國勳貴們身上。
    在不少開國勳貴們,膝蓋開始微微發麻之時。
    楊辰終於開口,聲音傳來。
    “你們一個個都在跟朕說,高家的功勳如何如何。”
    “開國勳貴的功績,朕豈會不知?”
    “但是開國勳貴,就可以欺君罔上、為非作歹,就可以大張旗鼓的刺殺朕嗎?”
    “這就是刺殺朕的理由?”
    “這就是謀逆犯上的道理?”
    楊辰說著,一巴掌重重拍在龍椅扶手上,怒斥一眾勳貴。
    “怎麽?”
    “太祖、先帝賜下的丹書鐵券,是為了你們拿著它,來殺朕的?”
    此言一出。
    太和殿前,刹那安靜到了極點。
    一眾開國勳貴,倉促之間,也被問的愣在原地。
    楊辰目光掃視,俯瞰全場。
    “說話呀!”
    “怎麽都不說話了?”
    “丹書鐵券,是為了讓你們謀逆失敗後,用來脫罪的嗎?”
    “回答朕!”
    一聲怒喝。
    開國勳貴們連忙叩首。
    “臣等不敢!”
    楊辰看了一眼勳貴們,聲音冷漠。
    “那你們說,現在高家怎麽處置?”
    話音一落。
    滿朝勳貴麵麵相覷。
    一眾老勳貴們,快速交換著眼色。
    很快便再次統一了口徑。
    “陛下,臣等為高家求情,並非居功自傲,倚老賣老,這實在是因為,是非功過,自在人心。”
    “高承業固然可恨,百死不足以贖其罪。”
    “但如高家這等開國勳貴,都被滿門抄斬,夷平九族。”
    “這定會讓天下門閥世家,對陛下離心啊。”
    “是問連開國勳貴,陛下都是說殺就殺,絲毫不顧及往日情義功勞,那以後誰還願為陛下拋灑熱血?”
    此番言論一出。
    滿朝文武都是脖子一縮。
    開國勳貴就是開國勳貴,這話說的,簡直就是硬懟皇帝,毫不留情啊。
    但這些開國勳貴抱團在一起,他們就是這麽有恃無恐。
    激烈的言論一落。
    開國勳貴們,都是齊聲高呼。
    “陛下,我等此番進諫,可不是為了給高家求情,而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人心不穩,何以天下穩?”
    “高家的處置之法,還請陛下三思啊!”
    閻國公銀白眉毛深深凝著。
    這些勳貴們的話,說的看似誇張,但卻也是事實。
    如今大唐周邊可不甚太平,東海那邊又有變故。
    這個節骨眼,大唐可經不得人心動搖。
    沉吟片刻,他拜向楊辰。
    “陛下,他們的顧慮,不無道理。”
    “陛下,還請您以大局為重啊!”
    “高家九族連坐之刑法,還請陛下念在高家功績的份上,網開一麵!”
    “這天下的世家大族,都會敬仰陛下心胸之廣闊,深感陛下皇恩之浩蕩。”
    仲晨、宋仁、黃宗衡、江瀚四人,互相對視,彼此眼中,皆是無奈。
    這些開國一代勳貴們,這是寸步不讓啊。
    但麵對這麽一群老家夥。
    殺?殺不得。
    說?他們有八百句在那等著呢。
    沒辦法,這就是開國勳貴。
    何為開國勳貴,那必定是為鼎定江山,立下大功之輩。
    不說各個出將入相,但也都是功勳卓越。
    似仲晨這等三朝元老,隻能說是經曆了太祖時期,還遠遠稱不上開國勳貴。
    不過他們幾人作為楊辰心腹大臣,自然是心中無可奈何,幹著急而幫不上楊辰的忙。
    但他們著急,卻有人幸災樂禍。
    半數以上的大臣們,見到這開國勳貴抱團,硬剛楊辰的景象,表麵誠惶誠恐,實則心中卻振奮不已。
    原因無他。
    這一年來,楊辰太強勢了,而且整頓朝堂的力度,也太大了。
    滿朝文武,有一個算一個,自身利益或多或少,都被壓縮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自古以來,這朝堂之上,為國為民,心懷天下的,永遠隻是少數罷了。
    而這大多說,他們關注的永遠是自身的一畝三分地。
    天下亂不亂,百姓苦不苦,這他們都不關心,他們隻關心自己的既得利益。
    而楊辰已經觸碰了他們的利益。
    這一次,他們不敢明著表態,但是他們都是暗戳戳的希望,開國勳貴能贏得這場博弈。
    如此一來,也能殺一殺楊辰的銳氣,阻擋下他大刀闊斧的改革步伐。
    所有人心思各異之時。
    開國勳貴們的高呼聲再次傳來。
    “大局為重,陛下三思啊!”
    這一刻。
    太和殿前。
    勳貴抱團,硬剛天子!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