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海寇之禍,這可靠嗎?

字數:5417   加入書籤

A+A-


    大唐至尊龍帝!
    早朝結束。
    大鼎之中,火焰還在熊熊燃燒。
    滿朝文武心中忐忑,一眾勳貴心中愁苦。
    往日向皇宮外,行去的皇宮大道上,總有三三兩兩的大臣,聚在一起,互相攀談。
    今日這皇宮大道上,格外安靜。
    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心有餘悸。
    早朝之後。
    禦書房中。
    楊辰留下了閻國公。
    與之一起的,還有仲晨、宋仁、江瀚三人。
    因為已經對閻國公所要稟報之事,早有預料。
    所以楊辰特意留下仲晨他們三人。
    禦書房中。
    閻國公神色凝重,正向楊辰稟報著東海之事。
    “陛下,東海如今形勢詭異。”
    “動蕩根源已非戰事範疇,臣這才匆匆回京。”
    “一個半月前。”
    “東部沿海,有大批海寇劫掠村寨、城池。”
    “他們行動如風,訓練有素,而且其中不乏高手,這絕不是尋常海寇。”
    “臣當即率領軍隊阻擊、圍剿。”
    “回京之前,臣組織了不下十次大規模圍剿。”
    “但如此隨機迅速的圍剿,那些海寇卻如同開了天眼一般,盡數躲過。”
    “東海一帶,絕對有海寇內應。”
    “但是臣與東海一帶,璟、堔兩州州牧,聯合調查,明察暗訪之下,根本一無所獲。”
    “兩州之地,並沒有海寇潛伏。”
    “現在東海的局勢,海寇蹤跡飄渺不定,查無可查,根本無從下手。”
    “這些海寇背後,定有一國乃至數國之力在背後支撐。”
    “臣懷疑有海上島國,圖謀中原,可惜他們行蹤實在詭異難測。”
    “而查遍了東海兩州之地,也沒查出內應來。”
    “無奈之下,臣這才厚顏,回京麵聖。”
    說到這裏。
    閻國公麵色隱有怒容。
    這一個多月以來,他憤怒憋屈之極。
    “閻愛卿為國為民,不遠數千裏奔波。”
    “有閻愛卿在,是朕之幸,也是大唐之幸。”
    楊辰見閻國公那懊惱不已的樣子,開口說道。
    “陛下謬讚。”
    “這海寇之禍,實在讓人頭疼啊……唉…”閻國公說著,又是歎息一聲。
    “唉…可能臣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媽xx個巴子的!”
    “這些海上的野狗,現在也敢在老子眼皮底下,劫掠中原了。”
    閻國公言語間氣惱不已,甚至隱隱有了幾分落寞蕭索之意。
    麵對閻國公在皇帝麵前,大爆粗口的不敬舉動。
    宋仁、江瀚兩人,都是不禁嘴角一抽。
    遍觀大唐朝廷,也就閻國公敢如此了。
    仲晨眉頭一皺。
    “閻國公,在陛下麵前,注意言辭。”
    楊辰看著閻國公滿頭的銀發,眼神微動,擺了擺手,露出一絲溫和笑意。
    “不妨事。”
    閻國公聞言,看著楊辰溫和的笑容,心中莫名一暖,隨即突然感覺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楊辰聲音繼續傳來。
    “閻國公不必妄自菲薄。”
    “你查不到海寇內應,是因為海寇的內應,其實根本不是外來之人,他們就是中原人。”
    “而且是各個地方的世家大族。”
    閻國公聞言,眼中驚詫之餘,怒火升騰。
    “陛下……您的意思,有人叛國?”
    楊辰微微琢磨了下,點了點頭。
    “叛國?”
    “應該算是吧。”
    “這些海寇之禍,不單單隻是如以往那般,搶完就走,他們有更深的圖謀。”
    “閻愛卿,你想的不差,這些海寇背後,確實有國家在背後支持。”
    “而這國家,首當其衝的便是東桑。”
    “在東桑背後,還有大梁、大魏等國。”
    “他們是在通過走私貿易,與東海一帶的世家大族,甚至是朝廷命官,勾結在一起。”
    “所以閻愛卿,你才遍查兩州之地,也找不出潛入中原的海寇內應。”
    “因為可能與你一起搜查海寇的同僚,就是海寇的內應!”
    什麽?
    閻國公當即心底暴怒,而後眼中滿是驚詫。
    陛下怎麽會對東海之事,了解這麽多?
    聽這意思,陛下比我這個駐守東海之人,對東海局勢都要了解呢?
    他心中念頭剛起。
    楊辰的聲音,繼續傳入他耳朵裏。
    “不僅如此………”
    “……”
    緊接著,楊辰慢聲細語,娓娓道來,將整個東海局勢細致剖析了一遍。
    因為金弦恩的和盤托出。
    可以說楊辰對大梁、大魏、東桑的謀劃一清二楚。
    對東海一帶的局勢,更是了如指掌。
    隨著楊辰的闡述。
    閻國公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甚至於想不到的,都擺在了明麵上。
    過了良久。
    當楊辰話音落下後。
    閻國公久久不能回神。
    仲晨、宋仁、江瀚,三人更是怔怔出神。
    閻國公是震驚於楊辰,對東海一帶的了解,太過於透徹了。
    這感覺就像……
    就像好似是楊辰操縱著東海一切,他才是幕後黑手一般。
    東海與京都,遠隔千裏。
    陛下竟對東海了如指掌,這是怎麽做到的?
    而仲晨三人也是驚怖於大梁、大魏、東桑三國,用心之險惡,手段之高明。
    如果沒有楊辰洞察先機,任由東海局勢發展下去,那必定動搖國之根基。
    片刻之後。
    四人終於回過神來。
    他們四個,不是戎馬一生的開國戰神,就是曆經三朝的文官領袖,再就是如宋仁、江瀚這等文臣武將中的後起之秀。
    很快他們便消化了楊辰所說的一切。
    但或多或少,他們還是心中存疑。
    畢竟這事關重大,消息必須準確可靠。
    即便他們對楊辰在崇敬信任,麵對如此足以動搖國之根本的大事,他們也難免心有疑慮。
    但對楊辰提出質疑,這顯然不是個好活。
    宋仁、江瀚沒有絲毫猶豫,不約而同看向了仲晨。
    感受到二人目光,仲晨胡須一抖。
    兩個小崽子……這種事,又推到老夫身上來了。
    心底暗罵一聲。
    他眼神一動,看向了閻國公。
    見仲晨看向自己,閻國公哼了一聲,不免腹誹。
    到這時候想起我來了?
    又不是罵老夫蠻子的時候了,仲晨老兒當真無恥。
    他心中暗罵,但並未推辭。
    此事事關重大,不得兒戲。
    閻國公猶豫片刻,開口說道。
    “陛下…這消息可靠嗎?”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