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草原一
字數:4856 加入書籤
北京城裏熱鬧非凡,漠南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又是另一番光景。
農曆二月下旬,長城以南已經開始春意盎然,但是阿巴哈納爾部依然是一片銀裝素裹。
蒙古軍戶別乞赤正在牲畜的窩棚裏撿拾糞便。
羊糞牛糞都是寶貴的資源,可以用作燃料。
草原上,似集糞、擠奶、製酪之類的活計,一般都是女人和老人的工作。
不過如今大軍出征在外,自然就落到了別乞赤這種下等人的身上。
方圓裏許內,還有數百名和別乞赤一般忙碌的,或是在放牧牛羊,或是製作毛氈,或是在修理器械,還有不少采集食物的。
這些人,都是來自同一個千戶所。
看他們的動作,對於這種草原上司空見慣的活計似乎並不怎麽熟練。
事實也的確如此。
自從別乞赤的爺爺跟著窩闊台大汗入了中原,三代人下來,祖宗傳下來的遊牧民族生活技能早就還給了長生天。
要說這事還得從別乞赤的曾祖說起。
當年蒙古草原亂成了一鍋粥,各個部落互相征伐,普通牧民生活困苦不堪。
就像草原上的牧民總想象漢人可以人人穿著絲綢、吃著麥飯一般,漢人也總是覺得大草原上的遊牧者頓頓都可以吃肉,日子過得何其瀟灑。
漢人農夫種麥子,但是平民可以吃到麥子嗎?難,即便吃得到數量也很少。因為麥子要交稅。
這種便於儲存的糧食是國家稅收的重點。普通老百姓吃什麽?風調雨順時,雜糧、野菜,趕上災荒就隻能啃樹皮了。
同樣的,遊牧民族的底層也沒有資格吃肉。奴隸們為貴族老爺們放牧,平日裏就以酥油、奶酪、野菜、野果,甚至草根樹皮過活。
就算是有些自己牛羊的自牧民日子也不好過,牛羊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是本金,還指望他們產奶做主食,還需用來換取鹽巴、鐵鍋之類的重要生活用品。
本金吃了,日子還過不過了。平時都是吃酪漿,“食肉惟王公台吉能之,我等窮夷,但逢節殺一羊而已”。
農耕民族會遇到水旱災害,遊牧人也是難兄難弟,什麽白災、黑災、沙塵暴、牛馬羊瘟疫,隨便來一個,都是要人命的東西。
草原漢子妹子的工作也不僅僅就是看著牛羊讓他們自己吃草。
尋找牧場、放牧、擠奶、製酪、剪毛、柔皮、製氈、照顧幼畜、治療病畜、閹畜、割牧草、撿糞便、收集野果野菜等等,根本不是什麽跳跳舞、射射箭的悠閑日子。
這種惡劣環境下,草原上的平均壽命僅僅隻有二十歲,比古代農耕民族的三十歲差多了。
至於說草原漢子身材高大體格健壯那更是在騙鬼。
“大抵韃人身不甚長,最長不過五尺二三,亦無肥厚。”
長得不高,也沒有肥胖的,一米六五就是高個了。
直到今天,外蒙古男性的平均身高也不過一米七的模樣,不過倒是肥胖了不少。
畢竟從奶製品不足,隻能挖野菜充饑變成奶肉過剩,肥胖也就理所當然了。
就這麽一個淒慘的時代,蒙古高原上射出了一道光。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閃電般崛起,統一了整個草原。
在他的領導下,大蒙古國告別了鬆散的部落體製,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國家。
千戶製、怯薛軍、專門的斷事官、正式的法律,蒙古人甚至有了自己的文字。
別乞赤的曾祖也在這時成為一名光榮的蒙古國戰士。
初生的大蒙古國很快把矛頭對準了南邊的富庶鄰居。
在西夏小試牛刀後,成吉思汗把矛頭對準了看上去無比強大的金國。
戰爭順利地讓人難以置信。野狐嶺一戰,號稱三十萬的金軍大敗,“死者蔽野塞川”,史稱“金人精銳盡沒於此”。
不過這話隻是不通軍事的史官瞎扯而已。
此時的大金國,哪裏還有什麽精銳。
女真入主中原後,為了能夠對新占地進行有效控製,金國開始將原本居於東北的女真族人大批向南遷移。
和原本漁獵為主,輔以畜牧、耕作的生產方式不同,被遷至大名府、河北東西二路、山東東西二路的猛安謀克們,隻能以農耕為業。
因為不適應中原耕地環境,土地產出不足,許多女真戶愈發貧窮,有一些甚至不得不典兒賣女。
實際上,就算是適應也沒什麽用,總會有各種天災人禍導致貧富差距拉大。
朱八八的軍戶們倒是習慣農耕的漢家子,一樣幾十年後變成窮鬼。
這種狀況早在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時期就開始出現,以至於他本人不得不多次自掏腰包為落魄同姓子弟贖身。
而等到金世宗時期,對猛安謀克戶的賑濟已經成了常態,一些猛安謀克們已經困窘得不得不到“斫蘆為席,或斬芻以自給”。
女真貴族們從窮山溝裏出來,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在金國皇帝學習宋朝加強集權的過程中被養成了一群豬。
底層們則在貧困的泥淖中苦苦掙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對於金國崛起後日益困窘的女真平民來說,生存都變得日漸艱難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奢談什麽訓練、士氣或者裝備。
這也是為什麽,曾經屢戰屢勝的女真軍隊,麵對新晉崛起的蒙古騎兵會變得不堪一擊。
蒙古軍隊有什麽獨到之處嗎?沒有。
什麽兵強馬壯、戰術高明、騎射無雙、吃苦耐戰,統統都不是理由。
哪個朝代初興、哪個民族崛起的時候沒有這些buff加成,同樣的騎射無雙,怎麽明清兩代的蒙古老鐵就變成了憨憨?
真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趕上了好時候。
完顏氏趕上了宋遼雙慫衰落,一口氣吃成萬裏大國。孛兒隻斤氏碰上了金國墮落,成就了大蒙古的威名。
在成吉思汗之前,不知道有多少草原上的雄鷹被中原的鐵拳錘死在了萌芽中。
一直到中國自廢武功,被統治階級淪為魚肉,統治階級被養成肥豬,才最終能實現並吞天下的不世之功。
破西夏,敗大金,滅花剌子模,蒙古大軍西征,一路勢如破竹,直接幹到了多瑙河畔。
沒辦法,這個時候的西方軍事力量就是這麽拉垮。
在大航海時代歐陸諸強爭霸,各國拚命完善組織製度、提升科技水平之前,每次遊牧民族西征,都少不了上去一輪狂毆。
在總結為什麽西方沒有像中國一樣統一時,把握世界曆史話語權的西方大佬們給出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東歐大平原無險可守,遊牧民族翻過烏拉爾山就是一馬平川。
這可真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了。東歐那塊出過什麽了不起的遊牧民族?
古代東亞才是世界戰力的標杆。能跟東亞平原耕田的那些農夫幹了幾千年仗的牧民,哪個是省油的燈?
除了阿拉伯半島那些包頭巾的主曾經崛起過一次,其他所有戰鬥力強悍建立過強大帝國的遊牧民族,無一例外,全部起源於蒙古高原。
而一旦這塊的老鐵們想通了,不跟南邊那群難纏的家夥死磕了,決定西遷,那西邊各民族的禍事就來了。
大月氏人被匈奴趕跑,落戶中亞南亞,建立了貴霜帝國;匈奴西遷,把本來往東壓迫斯拉夫人的日耳曼大兄弟趕到了南邊羅馬人的地盤上;突厥西遷到巴格達附近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在西亞稱王稱霸;耶律大石收拾契丹殘兵跑到中亞稱孤道寡;等到了蒙古,又是一波上帝之鞭的抽打;再加上了一度攻到維也納的奧斯曼帝國,西方諸國可謂是吃盡了蒙古高原上遊牧民族的苦頭。
其他幾次還好,都是被打敗的殘兵敗將,雖然凶悍,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軍隊。
蒙古西征,那可是盡起草原主力,東亞這邊就留了個偏師。
這麽一台壓路機開過去,什麽抵抗都碾碎了。
最終留下了金帳、察合台、伊爾三大汗國,再加上東方的元廷,蒙古人對整個亞洲乃至世界曆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