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宋明紛爭四

字數:4649   加入書籤

A+A-


    此刻,忠勇的大明騎士,蒙古人帖木兒,正在與一個宋國大漢搏殺。
    你說滅亡蒙元的大明軍中為什麽會有蒙古人?這簡直太正常不過了。
    入關的八旗兵裏還有大把的漢人呢。漢人能幫著女真打明國,蒙古人就不能幫著大明打元國了?
    事實上,大明軍中不僅有蒙古人,還為數眾多。
    比如朱棣建立的三大營,主力就是善騎射的蒙古夷丁。
    明末的邊關將領也喜歡招募北虜作為家丁。
    為啥,因為實惠啊。從小騎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是騎兵的好種子,而草原上比農耕區更加艱苦的生活也意味著更低的募兵成本。
    於是重金之下,那些因為草原貴族政治無法得到良好待遇的底層牧民、奴隸們,紛紛離職另尋高就。
    元末明初也是一樣。蒙古人從來沒有滿清善待國族的政策。
    大元國雖然有四等人的說法,但更貼切的分層,還是貴人和賤人。
    如果你隻是一介平民,就算是蒙古人又如何,一樣是下等的賤人。
    蒙古平民被權貴們販賣不過尋常事罷了。
    吃不飽飯的蒙古軍戶們對大元國的痛恨程度未必便下於漢人。
    忽必烈時期倒也罷了,好歹還有當年四處打劫留下來的家底,幾次虧空的戰爭也隻是把家底敗光,賣兒賣女的情況尚不嚴重。
    等到元世祖掛掉,好家夥,一連三十八年換了9個皇帝。
    政變動亂加上天災人禍讓軍戶們的日子雪上加霜。
    忽必烈去世十來年,離大都不遠的滄州就爆發了蒙古族起義,後麵遼東、山西、山東,都發生過國族起義的奇葩事。
    就善待國族這一點來看,孛兒隻斤氏確實做的比愛新覺羅家要差多了。
    人家老愛家一直到清末才有那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的旗人在東北鬧事。
    也怪不得大元連百年都沒撐過去。自家基本盤都不看緊,能不出事嗎?
    帖木兒的父親卓力格原本是元末益都牧業的一名臨時工,嗯,當時叫做牧奴。
    既然叫“奴”嘛,那個待遇自然好不到哪去。
    吃不飽,穿不暖,偷偷跟馬匹搶豆子吃被抓到還會被抽個半死。
    然後大明天兵北上,卓力格二話不說,喜迎王師。
    你說王師是漢人?不要緊,隻要能讓俺日子過得好一些,那就是王師。
    牧場的日子雖然淒慘,但也讓卓力格練就了一手好騎術。
    展示了一手騙馬技術之後,缺少騎兵的明軍將領當即拍板,歡迎新員工入職大明集團有限公司,並且進入了重要的前敵偵查部門,領取高薪,走向人生巔峰。
    不同於當牧奴的時候,卓力格在新公司幹勁兒十足,甚至在捕魚兒海一戰抓了個小頭目,升為百戶。
    要不是後來因為不慎觸犯軍法被打回原形,帖木兒一係也能成為與國同休的軍官了。
    至於幫著明軍打北元會不會被罵蒙奸,老卓同誌表示,爺不在乎。
    什麽奸不奸的,你們貴人老爺才是真蒙古,我等快要餓死的賤民,哪裏配跟老爺們做同胞。
    於是卓力格繼續毫無心理負擔地做著大明塘騎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一直幹到退休,由兒子帖木兒接班。
    雖然從名字上看蒙古味十足,但是全身上下卻看不到一點蒙古樣式。
    漢人的裝扮、漢人的發飾,張嘴就是一口中原官話,至於蒙古語,誰沒事學那玩意。學會了跟誰說啊。
    甚至帖木兒都打算改個漢名,就叫王承恩,以示不忘大明的恩澤。
    不過改名的事得先放一放,至少得挺過這一波再說。
    今日的宋騎不知怎麽回事,特別紮手。一個個都跟吃了虎狼藥一般,生猛無比。
    天蒙蒙亮到現在才多大功夫,前出的塘騎已經損失了兩成。
    縱然都是抽調的軍中精銳,這樣的戰損率也讓袍澤們有些膽戰心驚,不自覺地降低了探查標準,開始自發收縮鋒線。
    敵軍倒是絲毫沒有見好就收的意思,順勢壓了過來。
    明軍塘騎無奈,隻得力戰卻敵。
    不打不行啊,敵人都快貼臉了,再不驅逐出去,讓敵軍斥候全盤接管戰場,那就不用玩了,人家想怎麽突襲都行,你連預警的時間都沒有。
    將官們一邊請求支援,一邊安排人頂上去。
    帖木兒這個小隊就這麽到了最前線,跟可惡的宋國同行生死搏殺。
    又一輪對衝之後,旁邊的馮升跌落馬下,生死不知,八成是沒了。
    帖木兒的額頭也被砍了一刀,要不是躲得快,這會天靈蓋已經飛起來了。
    大口喘著粗氣,額頭鮮血順著眼瞼流下,讓左眼的視力有些模糊。
    他媽的,今天要交待在這了。勞資還沒給婆娘留個種呢!
    對麵的宋狗,真他娘的能打。二對一勝率都未必有六成。這技藝,怎麽練出來的。
    前些日子也沒見這等精銳出來撐場麵。
    用力過猛有些抽筋的虎口緊了緊手中的鋼刀,帖木兒準備開始下一輪的衝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卻見對麵打頭的宋兵淬了口濃痰,打馬轉身而去。
    原來是中軍騎兵及趕來支援,緊繃的神經驟然放鬆,腎上腺素陡然下降,酸麻的胳膊脫力,鋼刀都險些脫手,更別提拉開弓箭追殺敵軍了。
    “賊廝鳥,玩槍使弓的本事稀鬆,搖人的本事倒是不小。”撥馬北去的宋軍小校一邊不緊不慢地吊著遠方新加入戰場的明軍騎兵,一邊不忘嘲弄對手。
    “誰說不是呢,這明軍前些日子可猖狂得很,還以為有多大本事呢,結果就這?”同行的幾個下屬也附和著,絲毫不見戰場上的緊張氣氛。
    都是戰場上的老兵了,對於這種刀頭舔血的活計熟悉的很,這等激烈廝殺也不過是等閑事。
    所謂人死鳥朝天,不死使勁兒歡,唐末五代亂世傳下來的風氣就是這樣。
    這世道,你越怕死,死得越快。
    “羅頭,你說這上頭是怎麽想的,就明軍這水平,也配讓我們一退再退?”
    開始還以為明軍太強不得已避戰,結果這幾日斥候戰打下來,發現就那麽回事,雖然不至於是什麽水貨,但比起宋軍來還是要差不少。
    這種對手也配讓大宋禁軍退避三舍?
    領著斥候小隊的大宋禁軍小校羅順陽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但明軍的戰力確實在那擺著呢,跟什麽驅逐蒙韃的偌大名頭比起來實在有些名不副實。
    “誰知道,興許是對麵的故意放水,又或者上頭想搞什麽誘敵深入?想他那麽多,我們這些提刀賣命的,隻管殺敵便是了!”羅順陽一邊嫻熟地控馬前行,一邊擺手回答道。
    “也是,俺們這些軍漢可不就是為了些銀錢。這次得了顆人頭,等回去領了賞,再去東京的勾欄裏找那相熟的小娘快活快活!”
    “老陸,你這幾年得往那勾欄扔了幾十貫了吧,辛苦征戰數載,連一貫錢都存不住,這麽折騰,誰家小娘子願意跟你過日子?真打算一輩子打光棍啊?”
    “不是俺不想存錢,實在是那東京的小娘太勾人。你這天天守著自家娘子過日子的俗人,哪裏曉得脂粉堆的樂趣。”
    “你他娘的愛找誰找誰,不過管你怎麽想,領了賞錢,先把欠勞資的酒錢還上。恁娘,欠了兩年了,有錢找小娘,沒錢還賬!”
    一群人嘻嘻哈哈間返回了營寨,該探的都已經探清楚了,小隊還有三顆人頭入賬,敵騎既有增援,就沒有必要再去死磕了,直接交差了事。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