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白起VS鐵木真,沒有輸贏的無聊戰事(六)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不多時,被這天大的好消息炸的暈暈乎乎的董文炳離去,安排漢兒軍撤退事宜。
按捺不住的阿術急忙問道“大汗,何以如此優待這董文炳?”
阿術想不通,他老董雖然也算是為大元立下不少功勞,可他阿術也不差啊,大汗怎麽恁地偏心,如此厚獎一個外人,不怕蒙古本部寒心嗎?
“伯顏,你來說說看,我為什麽要這麽做。”鐵木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伯顏為之解惑。
伯顏領命道“阿術,這西涼國主可不是那麽好做的。今後幾年,我軍的戰略重心都在東邊,董文炳需要獨自抗下秦軍大部分的攻勢。一個不慎,便是身死國滅的下場。”
說白了,就是當年金國封建九公、蒙古大肆扶持漢軍世侯的把戲。
阿術也回過味來了,又忍不住擔心道“那若是他董文炳見事不利,投了秦國怎麽辦?”
這事,當年金國的那幾個公又不是沒幹過。這邊接受大金朝廷的封號,那邊扭頭就跟蒙古國勾勾搭搭。
董文炳看上去倒是忠心耿耿,但所謂人心隔肚皮,誰知道他會不會把大元給賣了?
“嚐過權力滋味的人絕不會輕易舍棄自由給自己戴上枷鎖。”成吉思汗笑道“秦國可沒有分封王侯的習慣。他董文炳若想繼續在自己的地盤上作威作福,就隻能選擇為我大元效力。”
“當年金國封建九公不過是臨時起意,倉促而行,自然無濟於事。而今我軍西進途中屠盡大城,燒毀堡寨,踩踏田地,自蘭州以東,皆為白地。”
“秦國要想恢複生產,大舉西進北攻,少說也得個年功夫。有這個時間,足夠董文炳紮根。我再留下一支偏師協助防禦秦國,十年內西疆無憂。大蒙古軍團也可以集中精力東征了。。。”
接下來的幾日,斷後的怯薛軍與追上來的白起軍團廝殺數場。最終,缺少騎兵的秦軍主力在留下一兩千蒙軍性命後,隻能目送蒙古大軍揚長而去。
蘭州衛城,秦軍南北兩路勝利會師。
一路無功也無過的王翦樂嗬嗬地跟白起對坐,向這位冷著臉的前輩打探元軍的實力“我說,白老哥,這元軍真就厲害到這種程度,竟然差點把韓信都陷進去了?”
“出乎意料之外。”白點頭“韓信先前還打算示敵以弱,免得把元軍早早嚇跑了,卻沒想到元軍攻勢如此之淩厲,致使馬營失陷,士卒損傷過半,無力再戰。”
老鐵沒有達成戰役目標覺得遺憾,白起又何嚐不是。兩個多月的心血,結果換來一場爛仗,實在讓人糟心。
王翦倒是沒覺得啥,隻要把元軍驅趕到西邊便算是完成任務了,何必非得做過一場。
眼下這局麵就挺好,王老將軍很滿意。
倒是元軍的戰力水準似乎需要往上調一調,別以後再遇上了吃虧。
“若是那鐵木真沒有西遁,而是選擇硬碰硬,白老哥有幾分把握?”王翦接著問道。
白起想了想“不敢言勝,但也可保不敗。最後大概是一番大戰後,各自無可奈何,撤離了事。”
“若是在草原上呢?”王翦繼續假設道。
“要是那鐵木真像此番交手般,先撤退一二千裏,拉長我軍補給線,襲擾疲弊士卒,再等待天寒地凍,”白起沉默片刻答道“那我軍要是不早早還師,多半是要敗的。”
甘肅寧夏都是些什麽爛地,除卻少許平地,其他山嶺溝壑縱橫,不利騎兵。
要是到了大草原,元軍自可呼嘯來去,四方圍攻,盡得地利之便。
想要在人家的主場占優,憑眼下秦軍的實力,顯然還做不到。
“看來想要平定西北,完全消除大秦西疆的威脅,還不是短時間內能辦到的啊。”王翦摸了摸下巴尋思著,然後又咧嘴笑道“白老哥也不必這般沮喪,那鐵木真怎麽也是一代雄主。隻是沒有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又何須苦惱至此。”
“看看,打我來就沒見到老哥你的笑臉,別不是對我有意見。”王翦嬉笑道。
當然,也就是此刻僅有二人在場的時候,老王同誌才這般放肆,平日裏在將士們眼中,王翦還是頗為威嚴沉穩。
白起抬起眼皮瞅了瞅這個名頭響亮的後輩,無奈苦笑道“沮喪談不上,但又有什麽好開心的?”
“這次看似是打下了不少疆土,但都成了千裏無雞鳴的荒蕪之地。朝廷需要往裏麵砸無數錢糧才能重建起來。沒有個幾年功夫,是無法西征北伐了。”
“那都是陛下操心的事情,我等領軍的隻管打仗便是。陛下讓咋幹就咋幹。”王翦倒是絲毫不著急。
西邊打不成不還有東邊嘛,三年之期一過,有的是仗打。
再者說,沒事上趕著非要出征幹啥,在家舒舒服服享受不好嗎?
本身已經位極人臣,何必非要繼續這麽賣力?
白起聽老王一番話,也是一笑。倒也是,自己何必想太多,聽從禦座上那位吩咐就是。
當年自己就是擔心敗仗,跟昭襄王死杠,不願出征,最後落得被賜死的下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還是王翦這貨活得瀟灑。。。
大秦與蒙元之戰在初冬時節落下帷幕,其餘各處爭議地區卻大多是一片祥和。
李唐與滿清在遼西走廊開設互市貿易點;邦子到武昌一番耳提麵命,劉小豬把重慶送給大秦以示兩國之誼,嬴政投桃報李,表示不再幹預漢帝國對雲南殘明勢力的軍事行動;趙宋和朱明兩國更是成為友好邦交的典範,民間貿易和官方交流來往不絕。
東蒙古雖然不太平,但也多是小規模的追逐伏擊戰,雙方暫時都沒有大打出手的想法。
唯有最南邊的兩廣地界,震天的戰鼓再次響起。
趁著冬日裏天氣涼爽的光景,大明再次組織了一次盛大攻勢,為即將到來的元日增添些節日氣氛。
一場大戰從年前打到年後,期間鄭成功船隊運送的戚繼光編練新軍一度占據潮汕,險些攻克廣州,最終被占據數量優勢的漢軍推下海。
經此一戰,老朱算是徹底放棄了先圖兩廣的打算。無論是從相對貧瘠的江西進軍還是浮海攻粵都諸多不便,難以使出全力。
劉漢大可依托富庶的珠三角地區,以弱禦強,耗死大明。
想想也是,曆史上北軍曆次南下攻占廣佛,也都是自湖南、廣西進軍。
罷了,還是等保護期過了,發大兵直取武昌吧。
明軍終於認清現實,消停了下來。
戚家新軍火銃的強大殺傷力也讓漢軍對於大炮之外的火器威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與占據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流後,大漢帝國開始購入和自研火銃,並向歐洲派遣了使團,學習新式技術。。。
就在各國根據現有認知強化自身武備,為即將到來的大火拚做好準備的時候,公元1660年,農曆三月份,大宋國開封府,一場文化界的盛事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