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諸國一
字數:3223 加入書籤
“一個國家的富有不在於貨幣的多少,而在於生活必需品的豐富。”
“從來不向他人乞求憐憫,而是訴諸他們的自利之心;從來不向他人談自己的需要,而是隻談對他們的好處。”
“精辟!”冬日的後殿中,正在翻看《國富論》的始皇帝,讀到精彩處忍不住拍案讚歎。
“西方大賢之論述亦是直指事物本質,不遜‘君臣上下一日百戰’之言。勝過儒家滿口仁義道德多矣。”
“陛下,朝會時間到了。”近侍提醒道。
“這麽快嗎?”始皇帝不舍地放下手中書卷,整了整衣衫,在侍從帶領下,向著大殿走去。
待到坐定,祖龍掃視了一圈殿中群臣,開口詢問道“諸位愛卿,而今趙宋出局,秦唐兩國於洛陽地界拉鋸數月,最後唐軍退走,局勢暫時平穩下來。”
“接下來,我大秦又該劍指何方?”
四國瓜分豫魯淮海之地,漢明下場太晚,隻是吃到了些邊角料,秦國拿下小半個河南,剩下的盡數歸唐。
祖龍獲利雖遠不及太宗,卻將重鎮洛陽收入囊中,對鄭州以東的大平原形成居高臨下的戰略態勢。
李世民自然不甘心,免不了順勢往西邊試探一番。
雙方在滎陽偃師一線鏖戰數月,太宗皇帝親自出馬也奈何不了占據地理優勢的秦軍,最終隻得收兵息戰。
“而今我軍已據洛水、占南陽,擁巴蜀之險,隻需再拿下表裏河山之晉地,便可全有天下要衝,壓迫東方平原地帶。”白起建議道“到時候進可鯨吞天下,退可依險固守。所以,起以為,當全力圖謀山西。”
“時移則事異。昔日大秦東出,北破趙,南伐楚,中征韓魏,哪國不服自可隨意討之。”左相李斯不讚同渡河攻唐“今日之勢卻大異於前。唐國虎踞關東,便三晉合一不能與之比。東麵仍需以防守為上。”
“漢明相爭,大秦不宜插手,以免局勢失衡。所以南線亦需修好漢國。”
“眼下,當先圖蒙元。便是和林僻遠,急切間難以拿下,那西涼國卻不能再留了。”
祖龍點點頭,西邊這根刺確實挺讓人糟心的。先前實力不足,隻能先放一邊,眼下似乎也到了解決的時候了。。。
武昌新未央宮,漢武帝劉徹剛剛從公元前一世紀位麵的帝都長安趕回來。
“兩頭跑的日子真不方便,我那好曾孫病已也長大了,看來是時候讓那小子監國坐鎮老京了。”劉徹心中計劃著。
“陛下,紡紗機已經可以容納四十個紗錠,出貨速度大勝從前。隻是蒸汽機製作仍不得其法,短時間內難以仿製成功。”少府令向禦座上至高無上的大皇帝陛下匯報機械研發的最新進展。
紡紗機還好,無論中國還是歐陸,都有實物可以參照,無非就是改良一下。
蒸汽機嘛,就光給了個圖,還是畫得挺磕磣的那種,這讓人怎麽造?
劉徹皺了皺眉“還需加快進度,十八世紀西夷那邊似乎已經有了原始蒸汽機,可以找來借鑒一番。另外,開封府墨家那邊,一定要留意。說不定他們已經有了眉目。”
又看向無所不能的小叮當諸葛亮“丞相,若是我大漢也有了蒸汽機、紡紗機,建起工廠,是不是也能如那大英帝國一般,一年收到兩三億的稅收?”
聽劉小豬這麽一問,孔明嘴角優雅的微笑都快掛不住了。
這些日子以來,好學的諸葛丞相廢寢忘食地讀了不少西方大作,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脈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劉徹同學能問出這個問題,一準是沒有好好看那些大部頭。
“陛下太樂觀了!”諸葛亮搖搖頭“大英帝國能達到後世那種高度,乃是整個工商體係發展數百年的結果。這其中的差距,不是幾種器械能彌補的。”
“相比精於此道的英國,我大漢既沒有足夠的原材料供應,也沒有龐大的海外市場可供傾銷。”
“西漢年間,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尚處於蠻荒時代,根本不具備消費產品的能力。就算東西生產出來,也隻能在國內流轉。”
“而我國向來以農為基,若不切實際,驟興工商,不僅不能得利,反倒會傷了根本。此事,還需徐徐圖之。。。”
唐國新都,帝國掌舵人李世民正在偏殿與墨子相談甚歡。
“我已經安排戶部,明年大唐皇家自然科學院預算翻倍。若還是不夠,墨先生盡管來宮中,但有所請,朕絕無不允。”李二鳳向墨子保證道。
消失了一千多年的墨家,重新現世不過十多年,便迸發出勃勃生機。
隻是這次,讓墨家聞名於世的不再是“兼愛非攻”的政治主張,而是在自然科學上的苦研窮究。
“翟代為謝過陛下。”墨子鄭重一禮“有朝廷全力支持,科學院也可專心鑽研西法,早日吃透其中精華。”
“還不夠!”李世民擺擺手“僅憑現下些許人手,便是西方百年科技成果放在眼前,也難在短時間內複刻出來。”
“更何況其中應用之道,頭緒全無,都要靠實踐中摸索。”
“朕已經決定,要增設一科,將之加入科舉,且比重為諸科之冠,號召天下士子投身此道。”
大唐科舉這些年來也不斷改革,先是由開卷改為糊名,錄取人數也增加了不少,算學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而今再有一變也不算突兀,隻是甫一加入,就成為七科之首,卻有些出乎意料了。
聽到自己所追求的道被上升到如此高度,墨翟也甚是欣喜“科學大興,當自今日起。陛下重視此道,吾之幸也。翟定當攜諸弟子,刻苦鑽研,早日造出蒸汽機。。。”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