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北俱蘆洲的變化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A+A-




    徐榮挨了紀靈一刀,哪怕是護衛營結陣擋下了大部分的力量,傷勢也是極其嚴重,當場便暈了過去。
    沒有了徐榮的指揮,哪怕將士們英勇,也有些擋不住了,尤其是徐榮生死未知,極其影響士氣,頓時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幸虧紀靈也受了傷,那可是徐榮和一營將士合力催動戰旗使出的一擊,饒是紀靈武道五階,也有些吃不消,暫時失去了戰鬥力。
    守軍擔憂紀靈的傷勢,沒有追擊太遠,便收了兵。
    唐軍一路退回了陳國,徐榮途中醒來一次,艱難的口述了一份奏折,便傷重不治。
    手下副將派人將奏折八百裏加急,送回洛陽。
    此時,唐謙已經出關,儒釋道三教合一,成功突破神魂八層。
    這座小院也成為了一處聖地,重兵把守,隻有儒釋道三教傑出弟子,方可近前參悟。
    出關後的唐謙終於輕鬆了一些,躲在後宮,享受起了溫柔鄉,雖然早已稱帝,但是這幾年一直忙於征戰,如今終於可以享受一下了,而且也該有個兒子了。
    不是他昏庸,主要是沒太看得起袁術,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文武俊傑,大部分都在大唐這邊。
    袁術手下隻有孫策、周瑜、劉曄、張昭等寥寥數人,還未必與袁術是一條心,所以唐謙根本沒把大戰放在心上。
    事實也是進展順利,趙雲輕鬆拿下宛城和襄陽兩座重鎮,南郡和南陽各郡縣望風而降,下一步就準備出兵江夏了。
    豫州、徐州也是進展順利,甚至比計劃中的還要好。
    大唐上下一片輕鬆之際,忽然收到了徐榮戰死的消息,舉國震驚。
    徐榮作為大唐兵部尚書,其實力是有目共睹的,與李黎一起組建幽州突騎。在之後無論是對鮮卑、匈奴等胡人,還是與北俱蘆洲的凶獸作戰中,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想不到竟然敗亡袁術之手。
    徐榮是唐謙遇到的第一個當世名將,初次相逢就結拜為義兄弟,雖然當時唐謙是別有用心,但對這個義兄,還是有幾分感情的。
    同時也意識到,恐怕是變故發生,徐榮雖然個人武藝不行,但是軍陣水平很高,加上有仿製的赤血旗,不是那麽容易被擊殺的。
    唐謙將回來報信的校尉召來,仔細詢問徐榮戰死的詳細過程。
    通過校尉的描述,唐謙知道,紀靈的實力超出了預料。
    本以為三路大軍伐袁,已經是獅子搏兔,用盡全力了,沒想到還是輕敵了,隻是輕敵的代價太大了,絕對不能再犯。
    唐謙令人將徐榮遺骸運回來,以諸侯之禮下葬,葬於北邙。
    生於蘇杭,死於北邙。
    另外做出相應布置,令黃忠前往陳國,暫時取代徐榮的位置,擋住紀靈,另外派人前往徐州,讓夏侯惇兄弟停止攻打彭城,撤回沛縣,剛剛投降的臧霸與諸葛尚合兵一處,暫且以防守為主。
    紀靈的實力超出了預料,那麽孫策的實力很可能也會出乎預料。
    那樣的話,夏侯兄弟、臧霸等人都不是孫策的對手。
    天黑之後,一條金龍沒入雲層之中,正是應觴,飛往北俱蘆洲,大唐的猛將大部分在這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唐謙準備調回一些,前往南線戰場。
    很快,應觴就飛越北海,來到北俱蘆洲的土地上。
    剛剛抵達就感覺明顯的不一樣了,最直觀的就是凶煞之氣比之前少了太多了。
    唐謙煉製黑披風、煉製那道六字真言的帖子,已經吸收了不少,安北都護府數萬大軍在按照新的武道功法,每天也消耗大量的凶煞之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六耳獼猴,它實際是孫悟空的心魔,與凶煞之氣特別契合,每日吞吐著海量的凶煞之氣,修為精進不少,已經是半步天尊。
    隨著凶煞之氣的減少,不少低階凶獸漸漸的變回了普通的野獸。
    當然,那些巨獸和強大的異獸是不會變的。
    北俱蘆洲的另一個變化就是有人氣了。
    雖然唐謙早就帶人來到了這裏,但感覺不一樣的。
    唐謙帶領的那群將士,除了修煉就是與異獸作戰,他們本身和這裏的凶獸異獸沒有太大的差別。
    現在不一樣了,在朝廷的鼓勵下,官方和麋家、甄家、衛家幾大家族聯手開發北俱蘆洲。
    幾大家族原本是想著花點錢討好唐謙的,但是初步考察之後,便意識到,這是巨大的商機。
    如今已經探明了金銀銅等礦場十幾處,還有幾處麵積不小的平原,足以開墾出幾萬傾的良田。
    唯一的麻煩就是周圍的凶獸異獸還沒徹底解決掉,在這種田的話,還是挺危險的。
    有安北都護府在,這些都不是問題。
    公孫家的渡船從此就沒停下過,不停的從大唐往這邊運人和材料,在北海選擇一處海灣建造碼頭,在碼頭後麵建起一座城,就叫北海,作為開發北俱蘆洲的第一個據點。
    不過安北都護府不在北海,還在極遠處,外圍這些地方,異獸都已經死的死,降的降,呂布正帶著大軍對最後幾個進行清剿。
    應觴沿著大軍留下的蹤跡一路向北,遠遠地就看到火光,稍稍靠近,看到呂布等人正在與異獸激戰。
    他們的對手是一隻畢方。此鳥其狀如鶴,隻有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張嘴便吐出一條火龍,應觴看到的火光便是來源於此。
    呂布等人還能躲避,剛一接觸時,手下大軍吃了不小的虧,現在都躲的遠遠的,隻留一群猛將圍著畢方猛攻。
    張飛許褚等人在外圍,防止畢方逃走,關羽、馬超、太史慈、魏延等幾個為主力,他們幾個是和呂布一樣,選擇通過實戰來磨礪自身武道的。
    顏良同樣守在外圍,第一個發現了應觴的到來,大叫道:“龍將來了,太好了,快幫忙滅了它的火。”
    應觴掃了一眼,便知道他們的意圖,上前張口吐出一條水龍,將畢方吐出的火澆滅。
    沒有了火,畢方的戰鬥力直接下降一大截,關羽幾人抖擻精神,圍著畢方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