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攻破防線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觀音被唐謙二人纏住,戰場還有別人。

    金蟬子和十二羅漢都知道淨瓶是什麽樣的寶物,不容有失,紛紛向著淨瓶跌落的方向撲了過去。

    呂布、黃忠、趙雲等人也紛紛出手,他們不了解淨瓶,但是看到雙方爭奪的激烈,便知道此物不俗。

    大戰變成了混戰,頓時刀光劍影彌漫。

    結果誰也沒有接住,淨瓶落入淮水之中,淮水肉眼可見的在變少,河水都被裝進了淨瓶。

    此時隻見一道金光浮現,撿起了淨瓶,正是應觴。

    應觴本在荊州,防備十八羅漢的,後來這邊戰場局勢緊張,知道金蟬子根本無力對付荊州了,他就悄悄來到了淮水戰場。

    還沒露麵,就感覺淮水中有些不對勁,應觴化為一條小蛇在河底轉了一圈才知道,原來水中誕生了一個大妖。

    大妖自稱水猿大聖,趕走了淮水龍王,霸占水府,興風作浪。

    龍屬才是水族之王,掌管五湖四海,應觴雖然投靠了大唐,但其本身還是龍,見小小水猴子也敢興風作浪,於是出手將其拿下。

    降服了水猿大聖之後,應觴就躲在這淮水水府中,等待機會,還真讓他等到了。

    觀音故意示弱,坑了唐謙一把,傷他一臂,然而也在混亂中讓淨瓶跌落。

    本來這不是什麽大的失誤,畢竟這淨瓶連唐謙都拿不動。

    偏偏水底有個應觴,他能拿起來,不是因為他比唐謙厲害,而是因為淨瓶裏裝的都是水,乃是水係重寶。

    而應觴乃是五爪金龍,最擅長的就是禦水。

    觀音見淨瓶竟然落入應觴之手,臉色終於變了,大喝道:“敖觴,快快將淨瓶還回來,莫為北海招惹禍端。”

    應觴把玩著淨瓶大笑道:“菩薩認錯人了,我不是敖觴,我叫應觴。”

    說著舉起淨瓶向觀音頭上倒去,頓時一條天河出現,比剛剛觀音對付唐謙的那條大河不知大了多少倍。

    天河滔滔衝向觀音,唐謙和六耳獼猴也趁機猛攻。

    觀音以一敵二,麵對天河陷落,依然平靜,張口吐出一顆珠子,正是定水珠,珠子懸於空中,頓時就將天河定在那裏。

    應觴並不放棄,手握淨瓶運起禦水之法,操縱天河不斷的衝刷著定水珠。

    唐謙此時也改變了戰略,揮舞黑披風去卷那顆定水珠。

    六耳獼猴見狀,也受到了啟發,手中鐵棒也向著定水珠攻去。

    三人從三個方向,奪取定水珠,觀音終於被逼的手忙腳亂。

    唐謙手中的黑披風卻隻是虛招,一直藏在披風底下的赤血旗飄了出來,一把卷住定水珠。

    定水珠不止定水,它自身在虛空之中也如紮了根一般,唐謙用力一扯,竟然沒有扯動。

    觀音則在此時狠狠的一掌印在他的胸口,唐謙慘叫一聲,手中死死的握著赤血旗,借著這一掌之力,終於將定水珠奪了過來。

    沒了定水珠,天河狠狠的撞在觀音身上,讓她也是一陣踉蹌,六耳獼猴趁機上前一鐵棒砸在她後背上,觀音再次一個趔趄。

    唐謙挨了一掌,受傷不輕,硬挺著抓住定水珠,然後將赤血旗祭了出去,頓時恢弘的人道之力壓了下來。

    若是在全盛之時,觀音自然可以抵擋,然而此時,她承受著天河之力,再加上人道之力,有些承受不住了。

    接著,黑披風化作一朵黑色的蓮花,將觀音腳下的蓮台包裹。

    觀音臉色大變,她感覺身上的法力被蓮台抽走,想要踢開,卻感覺深陷其中。

    唐謙抬手,六耳和應觴都停了下來,戒備的看著觀音。

    觀音神色平靜,雙手合十道:“看來唐王修建的觀音院用得上了。”

    唐謙大笑,轉頭衝六耳獼猴道;“請猴哥將菩薩送往觀音院。”

    然後轉頭看向周圍,黃忠等人大占上風。

    如今這處戰場上,大唐將領中達到武道七階的已有七位,而十八羅漢隻是玄仙水平,隻相當於六階,更何況,他們折損了六個擺不出十八羅漢陣了。

    要不是剩下的十二羅漢,勉強擺出殘缺的羅漢陣,他們早敗了,不過即使如此,他們也是敗局已定。

    唐謙身影一閃,衝向金蟬子,揮拳砸了過去。

    金蟬子正在與呂布大戰,不過也一直分神關注著另一邊的戰鬥,見觀音菩薩都被拿下了,他也有些慌。

    見唐謙第一時間向自己殺來,更是再無戰意,轉身就跑。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他本與呂布殺的難解難分,想要撤出,哪有那麽簡單,就在金蟬子轉身的瞬間,呂布的方天畫戟就殺到了。

    一戟重重的劈在金蟬子的後背上,劃出一道長長的血口子,接著唐謙也殺到了,一拳轟在腦袋上。

    不過唐謙留手了,沒有下殺手,金蟬子好歹也是如來的弟子,修為不弱,乃是上好的肥料。

    能量、氣運,總量是恒定的,不會憑空產生,隻會轉移。

    殺了他,他的能量去哪不可控,隻有留著他,才能最大限度的應用。

    觀音和金蟬子,先後失利,其他十二羅漢也擋不住了,三人被殺,九人被俘。

    唐謙令人先將這些俘虜看押起來,然後下令對袁術大軍發動進攻,這是最後的決戰了,他要親自指揮。

    剛剛那一戰,雙方近二十萬士兵全程目睹。

    眼見唐謙大發神威,接連擒下觀音和金蟬子,唐軍士氣大震。

    這段時間,觀音以一己之力擋住大唐十幾位猛將的連番進攻,在雙方士兵心中塑造起無敵的形象,而今她敗了。

    反觀袁術這邊正好相反,他們完全沒有鬥誌,還不等唐軍殺到麵前,就崩潰了,大部分直接繳械投降,還有的不管不顧的跳進淮水。

    連統兵的紀靈,深得袁術信任,也對袁術最忠心,此時也同樣沒有了鬥誌。

    混在了士兵之中,向壽春逃去,他不怕死,但是他想回去告訴袁術,唐軍不可敵。

    唐謙往下,黃忠、呂布等諸將根本就沒在意紀靈,他們見大仲士兵的表現後,甚至直接就收手了,隻讓臧霸、夏侯惇兄弟領兵上前,接受戰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