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性海流沙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A+A-




    八百裏流沙河,鵝毛不飄,蘆花不浮,阻住了西征大軍的腳步。

    唐謙有辦法帶領大軍過河,但他沒這麽做,流沙河如一道天塹,這次靠著特殊手段過河,下一次怎麽辦?普通人怎麽辦?

    既然選擇西征,自然是要將西牛賀洲納入大唐版圖,普通人之間要保持交流的,所以還是要徹底解決流沙河無法渡的問題。

    唐謙有些慶幸臨行前喊上了猴子,這一路上真是髒活累活幹了不少,現在又有活了,讓他去趟東海,找應觴借淨瓶一用。

    孫悟空二話不說,一個筋鬥雲就來到了東海。

    這裏,唐謙分身率領九靈將困住了如來和真武,應觴和六耳則與李靖、阿儺、迦葉等人對峙。

    他們倒是沒有動手,因為他們很清楚,決定最終勝負的是九宮陣那邊,他們的輸贏都沒有意義。

    看到悟空到來,應觴有些好奇的看了看六耳獼猴,兩個猴子一模一樣,讓他心生警惕。

    六耳倒是很平靜的問道:“你不在花果山做你的山大王,來這裏做什麽?”

    明明是一體兩麵,結果他倆還互相看不上,孫悟空哼了一聲道:“你要喜歡,你回去做山大王吧,我隨唐王西征靈山呢。”

    說著取出信物,衝應觴:“唐王讓我給你捎個話,想借淨瓶一用。”

    應觴接過信物,確定他是唐謙派來的,拿出淨瓶,問道:“瓶裏沒有多少水,要不要將東海之水盛上。”

    孫悟空連忙道:“不用不用。”

    裝上一海之水,那得多重啊。

    接過淨瓶,再駕著筋鬥雲返回流沙河畔,卻不見唐謙蹤影,呂布告知唐謙去上遊了。

    於是悟空又來到上遊,結果又不見,又跑到下遊,才終於找到唐謙。

    在孫悟空去借淨瓶的時候,唐謙也沒閑著,他轉遍了整個流沙河,大體知道了此河的位置。

    流沙河北起一座離北海不遠的大雪山,南流入西海。

    唐謙此時正站在入海口,石碑上言稱河水乃是弱水,鵝毛不飄,蘆花不浮。

    然而入海之後,卻又與普通的水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唐謙斷定,流沙河的問題不在水,而在河。

    唐謙接過淨瓶,放入河中,頓時如同鯨吸牛飲,流沙河肉眼可見的水位下沉。

    片刻之後,河床露了出來,連那塊石碑也一並被收進了淨瓶之中。

    弱水三千,隻取一瓶,沒裝滿。

    唐謙端著淨瓶與悟空沿著河床往上遊走去,很快兩人在河中一處地方發現了異常。

    走近一看,那裏又有一塊石碑,上書四個大字:性海流沙。

    原來如此,唐謙和猴子都明白了,人之本性,充滿了**,欲壑難填,吞噬一切。

    唐謙上前收起石碑,等大軍趁著河中無水,渡過流沙河之後,再將河水放出來。

    八百裏流沙河煙波浩渺,唐謙令人做了個試驗,找了塊枯木扔進河中,枯木並未下沉,流沙河的問題解決了。

    多了兩塊石碑,第一塊是沒什麽用了,唐謙摸索著河底那一塊,半晌之後有了決斷。

    還由孫悟空出馬,去東海將淨瓶還給應觴,順便把這塊刻著性海流沙的石碑放進洛陽那株法蓮旁的水池中。

    悟空聞言大驚:“陛下確定要這麽做?這石碑怕是會放大人心的**啊。”

    唐謙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點頭道:“無妨,有**才是人啊,適當的**有助於發展。”

    悟空表示不敢苟同,不過最終搖了搖頭道:“隨你吧,出了亂子別怨我。”

    “放心,不會。”

    大軍繼續前行,流沙河可以算是南瞻部洲與西牛賀洲的分界線,再往前已經是西牛賀洲地界。

    數日之後,來到一處仙山,遠遠看去,高山直入雲霄,山間仙氣氤氳,隱約間仙鶴飛舞,一看就知不是凡俗之地。

    果然,向當地人問詢得知,此山正是萬壽山,山上一座五莊觀,乃是地仙之祖鎮元子的道場。

    鎮元子也是坐鎮一方的大佬,來到人家門前了,出於禮儀,也要上門拜訪一番,何況他還有別的想法。

    唐謙帶著孫悟空、趙雲、於吉三人來到五莊觀。

    周圍冷冷清清,除了他們連個人影也沒有,山門左邊立著一塊碑,上書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幾人邁步進入大門,又見二門上有一副對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道行高深的於吉忍不住驚呼道:“與天同壽,這觀中住的是何神聖?”

    孫悟空大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的,我兩百年前大鬧天宮時曾打上三十三重天,那太上老君門前,都不見有此說法。”

    唐謙搖頭道:“大聖有所不知,這位乃是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等會兒見了不可失了禮數。”

    “地仙之祖?”

    悟空驚訝了,祖可不是一般人敢稱的,據他所知也隻有師傅菩提老祖和佛門的佛祖,這裏竟然又有一位地仙之祖,敢稱祖想必不簡單。

    說話間二層門中走出兩個小童,正是清風、明月,兩個一千歲的童子。

    兩人一起施禮:“見過唐王與諸位道友,我家師傅有請。”

    以鎮元大仙的本事,自然早已知曉他們到來。

    唐謙等人隨著兩位道童來到正殿,乃是向南的五間,裏麵沒有任何神像,隻有五彩裝成的‘天地’兩個大字。

    旁邊坐著一名仙人,正是鎮元子,包括唐謙在內的幾人都在暗中端詳,畢竟地仙之祖的名頭可不小。

    童子奉上仙茶,唐謙首先開口道:“久聞鎮元大仙之名,今日得見尊榮,真乃三生有幸。”

    鎮元子搖頭失笑道:“最近唐王之名也是如雷貫耳,隻是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唐謙猜到他想說什麽,微笑道:“大仙是想勸我住手?”

    鎮元子點了點頭:“看來唐王主意已定。”

    “不錯,開弓沒有回頭箭,況且,以大仙的地位想必也清楚,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說話時,唐謙緊盯著鎮元子的臉,果然看到他的臉色微微一變,顯然是有些吃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