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辭讓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董卓正在郿塢裏盡情玩樂,聽聞王允帶著聖旨來了,也是十分好奇。
如今小皇帝放個屁都要他董卓來批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皇帝怎麽敢隨意下詔的?
而且還是給自己下詔,難道又是給自己加官進爵?
董卓想到這裏,不禁冷笑,他現在已經位極人臣,小皇帝想巴結自己,又能給他什麽虛銜?
“將司徒請進來!”
董卓整理好雜亂的衣袍,來到正殿接見王允。
這還是王允第一次來郿塢,見到郿塢裏麵的景象,也是大吃一驚。
他早就聽聞郿塢高七丈,城高強固,比之長安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本以為就是隨便說說。
但當他親眼見到,還是被震撼到了。
董卓隻用了三個月時間,就築成了如此雄險的鄔堡,當真是不惜民力。
民間傳言,為了修築郿塢,光是民夫就累死了數萬之眾,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想到這裏,王允對董卓的恨意更加濃烈。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郿塢,見到郿塢裏麵的富麗堂皇,王允更是瞠目結舌。
這裏麵許許多多的建築,都是王允前所未見的。
很多新奇建築,就是曾經的洛陽皇宮,都比不了。
而這一切,據說都是出自王炫之手。
那個豎子,何時還會工匠建築了?
王允十分疑惑。
“司徒此來何事?”
董卓躺在貂毛鋪成的席子上,對王允懶洋洋的問道。
王允也不廢話,立刻掏出聖旨,對董卓宣讀。
董卓起先還不當回事,連起身接旨的禮數都沒有,可是隨著王允的宣讀,董卓的眼睛漸漸放光。
“陛下,他竟要禪讓帝位於咱家?”
董卓驚喜萬分道。
見董卓不加掩飾的狂喜,王允心生厭惡,但還是強顏歡笑道“不錯,恭喜相國,賀喜相國,如今漢室頹弱,天子年幼,無力複興,如今之勢,隻有德賢兼備者,方可執掌乾坤,放眼天下,又有誰能比相國更合適!”
這些話說的王允都快吐了,偏偏他還要裝的一副義正言辭。
董卓頻頻點頭道“司徒言之有理,可是咱家接受禪讓,會不會招致關外諸侯的討伐?”
之前他廢立天子,引得關東諸侯聯合討伐,差點沒要了他的老命。
現在的他,隻想在郿塢逍遙快活。
如果為了一個帝位,再次引得各路諸侯進攻,實在有些不劃算。
王允對此早有腹稿,道“相國不用擔心,袁紹、曹操之流,其實都是自私自利之輩,眼下都在爭搶地盤,根本無暇顧及關中,相國接受禪讓,乃順應天意,民心所向!”
“也罷,既然如此,那咱家就順應天意一吧!”
董卓十分聽勸,當即表示願意接下禪讓詔書。
就在這時,躲在暗處的李儒,忽然冒了出來,勸阻道“萬萬不可啊,相國啊,古往今來,禪讓帝位,當謙虛辭讓,方顯仁德,相國輕易接受禪讓,必會遭受非議!”
見李儒跳出來阻止,董卓十分不爽。
之前因為流言,董卓狠狠訓斥了李儒,差點為此動手殺了李儒。
但是因為女兒和牛輔等人的勸阻,李儒才僥幸逃得一死。
此後的日子裏,李儒簡居不出,等到流言漸漸平息,才又來找董卓請罪。
而董卓也派人調查此事,但沒有得出結果,最後隻能放棄追究李儒的罪責。
不過董卓也沒有向李儒道歉。
到了他這個地位,是斷然不會向臣子兼女婿的小輩低頭認錯的。
好在李儒對董卓也很了解,所以沒有奢求董卓向自己承認錯誤,而是向董卓反省自己的錯誤。
董卓見李儒還算識時務,便將李儒調回邊,負責處理長安朝廷傳來的諸項政務。
王允向董卓宣讀禪讓詔書,李儒一直都在屏風後偷聽,見董卓連腦子都不過就要答應,立馬竄了出來,進行阻止。
王允見到李儒,心中也是十分不爽。
李儒作為董卓的頭號謀士,從進京以來,屢次勸說董卓殺害朝中大臣,廢立天子,遷都長安,皆有此獠身影。
可以說,董卓現在臭名昭著,李儒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董卓耐心聽完李儒陳述的種種原因,大意就是自古以來,禪讓天子位都是大事,不可輕易接受,需要效仿古人,推辭謙讓,以顯德者本性,免遭落人話柄。
董卓聽完李儒的分析,也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就對王允道“司徒,陛下的好意,咱家心領了,文優說的不錯,咱家如果冒然接受禪讓,恐遭世人非議,認為咱家是在欺負天子年幼!”
王允隻好捏著鼻子道“既如此,就請相國再等些時日,我會再勸陛下下禪讓詔書於相國!”
等王允掃興離開,董卓便對李儒問道“文優,如今天下大勢,早已今非昔比,咱家就算現在接受禪讓,又有誰敢非議!關中是咱家的地盤!諸侯們要是有種就打進來!”
董卓對關中的防禦非常有信心,他麾下現有七大中郎將,徐榮把守函穀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牛輔移防陝縣,呂布、王炫居中,段煨駐守隴西一帶,防備韓遂、馬騰,董越、楊定駐紮在郿塢附近,隨時都能救援郿塢。
除此之外,董卓的小女婿孫堅,已經被董卓安排在澠池駐紮,同時董卓還給了孫堅募兵擴充實力的權力。
孫堅的江東軍,原本隻剩兩千人,現在在董卓的支持下,又招募了數千人,兵力人數已經達到七八千人。
董卓對外人多是不信任,但是對自家人卻是十分相信。
現在孫堅成了自己的女婿,盡管這個小女婿在作戰中,多次失利,丟盡顏麵。
但他這個泰山,總還要照顧一二。
李儒知道勸說董卓放棄稱帝是不可能的,以董卓現在的狀態,即使排除意外死亡,其實大概也沒有日子可活。
每日都是縱情聲色,飲酒作樂,不停透支著身體。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青壯男子,也熬不過多久,何況還是董卓這樣的糟老頭子。
恐怕董卓對自己的身體也很明白,臨死前想過一把皇帝癮,無可厚非。
但他想當皇帝過癮,也要考慮身前身後事啊!
稱帝一時爽,善後火葬場啊!
李儒非常清楚,朝中那些大臣,別看平日對董卓多有敬畏,其實私底下都在唾棄、詛咒董卓。
隻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必然不會放過幹死董卓的機會。
尤其是王允的義子王炫,最讓李儒感到深不可測。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
他敏銳的察覺到這次王允攜帶天子詔書前來,背後就是王炫的搞的鬼。
如果毫無準備的接受了詔書,跑去長安等候禪讓,說不定他們這些人都得死。
李儒思緒百轉,向董卓建議道“嶽父,長安局勢不明朗,等小皇帝再宣二次禪讓詔書,才好前往,如此,既可昭顯嶽父的謙讓仁德!同時也可早做準備,以防不測!”
喜歡炫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炫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