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各取所需

字數:7967   加入書籤

A+A-


    周二上午參加視頻會議的時候,羅陽顯得精神不佳,期間多次走神。
    好在隔了上千公裏,遠在羊城的梁雨欣也沒察覺。
    午休過後才恢複狀態。
    下午帶了孫薇去參加新能源產業研討會,到了區裏預定的酒店會議室,羅陽感受到一絲尷尬,現場來了這麽多老板,他居然一個認識的都沒有。
    “羅總,您也受邀來參加這次研討會了?”
    就在羅陽走出會議室,打算在外麵走廊裏抽支煙的時候,電梯口傳來了驚喜的打招呼聲。
    他愣了一下,抬眼看過去,原來是遠帆動力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瑞陽。
    “嗯,過來學習一下。”
    羅陽沒有去顯擺領導點名要求他參加會議的事情,隻是簡單的回應了一句。
    “小張,你去門口簽到一下,我陪羅總聊會兒。”
    孫瑞陽立即指示秘書去會議室門口簽到,隨後走到羅陽身邊詢問道:“您是不是聽到了什麽風聲,所以.”
    “?”
    難道這次研討會還有內幕?
    羅陽遞了一支煙給孫瑞陽,隨後輕輕揚了揚下巴,示意熱鬧的會議室:“難怪來了這麽多老板。”
    “可不是。”
    孫瑞陽接過香煙後先幫羅陽點上,同時回應道:“都是聞著腥味過來的,說是上麵撥下來的最後一筆補貼了,誰不想撈一份?”
    上麵撥下來的補貼?
    新能源補貼.
    羅陽不動聲色的看了孫瑞陽一眼:“遠帆有希望嗎?”
    當初閔行高新區招商,找到羅陽頭上,他沒有技術底子,於是聯合老丈人一起投資了這家動力電池廠,因為薑遠山占股多一點,企業的經營管理權也交給了遠帆集團,所以這家企業也冠名了遠帆的名字。
    “就是不清楚才這麽積極的來參加這次研討會的。”
    孫瑞陽說完這句話後衝身後張望了一眼,隨後壓低了聲音道:“據說區裏已經初步擬定了一份名單,就是不知道我們遠帆在不在裏麵。”
    “呂林應該知道吧?”
    “他分管這一塊,擬定名單都有份,肯定清楚。”
    孫瑞陽剛說完就頓住了,愣了片刻後驚喜問道:“羅總,您和領導很熟?”
    “見過一麵,不是很熟。”
    他是實話實說,的確隻有見過一麵。
    孫瑞陽卻有些不信。
    因為區裏給參加這次會議的企業發了邀請函,遠帆也是受到邀請的對象之一,羅陽能來參加研討會,絕對不是通過遠帆的途徑。
    僅憑這一點,孫瑞陽就有理由相信,羅陽不可能無緣無故出現在這裏。
    羅陽沒有多解釋,也沒必要向他解釋。
    兩人在走廊裏又聊了會兒,看到時間差不多了,按滅煙頭後回到會議室裏,找了靠後的位置坐下來,等待會議的開始。
    呂林在會議開始前五分鍾走進會議室。
    從他進門開始到前排落座,靠近打招呼的人絡繹不絕,通過這些聲音,羅陽才知道陪在他身邊的都是高新區和工信局(工業和信息產業)的領導。
    直到研討會主持人上台後才恢複平靜。
    按照會議流程,首先是呂林上台致開幕詞。
    他沒有長篇大論,脫稿簡單講了幾句,就把時間留給了接下來的專家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奮鬥在新能源一線領域的企業家,大家下午好!”
    伴隨著演講開始,會議室內燈光暗下來,台上也投屏了演講內容的PPT
    “很榮幸能站在新能源技術創新和發展研討會的講台上,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思考,如何推動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學者型專家侃侃而談:“.當前,全球能源轉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新能源技術在能源轉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不僅關係到國家能源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因此,國家對於新能源的重視不言而喻”
    前麵的論述說的羅陽昏昏欲睡。
    後半段內容即便涉及到了當下新能源前沿技術的分析,可羅陽不是專業人員,那些枯燥的數據一樣讓他提不起神來。
    孫瑞陽倒是聽的津津有味。
    按照正常研討會的流程,專家演講結束之後,就該是分組討論。
    但這次由區裏組織的研討會隻有一下午時間,根本不可能留出這麽多時間,所以在專家演講結束之後,一些大學以及企業的研發機構就輪流上台,展示一些研究成果。
    “咱們前段時間不是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研發上取得了一點突破嗎?”
    輪到這個環節的時候,羅陽恢複了一些精神。
    他扭頭詢問身邊的孫瑞陽道:“展示成果沒有遠帆的份?”
    “羅總,咱們隻是在原有技術上實現應用功能的小小突破。”
    孫瑞陽輕聲解釋道;“原則上算是某種排列組合的優化結果,並不是創新成果。”
    “嘖”
    羅陽忍不住砸了砸嘴;“雖然我不是很懂技術,可是剛才聽了他們幾個應用技術指標,感覺差距有點大啊?”
    “那隻是實驗室裏理論數據,離實際應用還有距離。”
    聽到這樣的評判,孫瑞陽不得不再次解釋道:“很多技術都是這樣,在不計原料成本,不計生產環境,不計代價的前提下,實驗室裏能實現很多突破現有市場的應用指標,可是這樣的技術不具備普遍推廣性,沒有應用意義。”
    這麽一解釋,羅陽就明白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在不計代價的前提下,實驗室裏能實現滿電帶動小汽車跑2000公裏的數據,可是造出這樣電池的成本也要幾千萬,根本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市場情願接受滿電一次跑800公裏,整車價格才十幾萬的低性能新能源動力電池。
    “哦,那就是吹牛咯?”
    羅陽笑了起來:“也算是為自家企業做一次炒作?”
    反正隻是實驗室裏能實現的數據,至於什麽時候能達到市場化應用的程度,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呃”
    孫瑞陽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反駁。
    “都是聰明人,知道該在這樣重要的場合裏展現實力,期待受到上麵的重視。”
    羅陽瞥了一眼孫瑞陽:“咱們遠帆還是太老實了啊”
    孫瑞陽被這句話說的一下子紅了臉。
    好像羅總說的沒錯啊!
    “回去後趕緊張羅一下,讓研發那邊搞一份技術突破的報告出來。”
    羅陽是不懂技術,可是他懂人心。
    上麵即便想要給你補貼,起碼也得給上麵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吧?
    孫瑞陽明白過來後立刻點了點頭。
    現場秀環節占據的時間最長,等到高新區以及工信局領導上台發言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下午五點出頭。
    主持人最後上台致感謝詞後還提到了晚上的招待宴。
    “老板”
    坐在羅陽另一側的孫薇靠近提醒道:“您今晚還要應約參加浦發那邊的飯局。”
    “我知道。”
    今晚的飯局還是從周三晚上挪過來的,他心裏當然清楚。
    “我待會兒去和領導打個招呼再走。”
    畢竟是領導點名要求來參加會議的,羅陽估計呂林會在招待宴上尋個時機找他聊點事,所以提前離開得說一聲,別到時候找不到人,認為他目中無人,藐視領導。
    果然,在他提出要先離開的時候,呂林明顯愣了一下。
    “羅總,本來還想稍晚一些找個時間和你聊聊,沒想到你今晚另外有安排了。”
    呂林並沒有覺得被冒犯,也沒有強行挽留,隻是表情上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領導,我那邊晚去一兩個小時,問題不大。”
    羅陽想了個折中的辦法:“邊上應該有休息室,要不咱們現在就過去坐坐?”
    呂林抬起手腕,看了看腕表上的時間。
    隨後衝站在不遠處的秘書招了招手,等他走過來之後,輕聲交代了幾句,這才轉身看向羅陽道:“羅總,不用耽擱你這麽長時間,有二三十分鍾就夠了。”
    說是需要二三十分鍾,其實呂林還是習慣性謹慎了。
    兩人在休息室裏其實隻聊了十幾分鍾。
    “聽說鯤鵬科技在9月份要去柏林參加國際航展?”
    看來呂林是有關注鯤鵬科技,否則不會特意去了解一家公司的動向。
    而且從這句話問出來後,羅陽就知道自己想偏差了,領導找他談的事情根本就和新能源政策性補貼無關。
    “上半年時候就報名了,在六月份的時候接到了航展舉辦方的回複和邀請函。”
    羅陽據實回複道:“無人機屬於民用航空器領域,發展的是低空領域,恰好國際上在這一塊的關注不多,我們算是占了先發的便宜,所以才有了這次參展的機會。”
    “好啊.”
    得到羅陽的確認之後,呂林輕輕鼓掌道:“你這也算是開創了咱們國內民用航空器材生產領域的先河,給咱們區的民營企業爭光了。”
    “其實國內還有一家同類型企業也受到了邀請。”
    羅陽不得不說實話道:“一家位於深市的無人機研發和生產企業,名字叫大疆,目前和我們算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
    “位於深市的大疆?”
    呂林愣了一下,隨後追問道:“你們之間現在的競爭處於什麽狀態?”
    “國內市場,我們的市場占有率高一點,米國市場,他們優勢大一點,不過我們追的比較快,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最多到年底,不說超過,起碼也是平分秋色,至於歐洲市場.就要看這次航展之後的情況了。”
    羅陽先描繪了一下市場競爭情況,接著才說基本麵:“他們是國內第一家研發民用無人機的企業,第一架可以投入實際應用的無人機也是他們生產出來的,我們算是後來者,但是在第二代多旋翼無人機的研發和生產上,我們鯤鵬科技領先了一步,但是兩家在技術層麵沒有太大差距.”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
    “本來幾天下午有一款新機型試飛,因為要參加研討會,我沒去參加試飛會。”
    思慮片刻後,羅陽還是決定試著說一說:“正因為兩家在技術上沒有差距,所以本次送去柏林航展參展的無人機在技術上都差不多,公司上下不怎麽甘心,試著想把幾樣剛取得突破的技術融合到新機型裏,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時間太緊,我們研發團隊的技術力量有限,導致新機型很可能不穩定。”
    羅陽歎了口氣道:“參加柏林航展這樣的國際性展覽會,推出的產品一旦在試飛過程中出現問題,那就萬劫不複了!”
    聽完這番話,呂林陷入了沉思中。
    “作為落戶在咱們閔行的高新產業,我們當地政府除了引導之外,還要給與力所能及的幫助。”
    片刻之後,呂林抬頭看向羅陽:“我們也希望鯤鵬科技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所以.羅總,我們有什麽能幫助到鯤鵬科技的嗎?”
    羅陽從來不相信免費的好處。
    “領導,具體的幫助還需要公司技術負責人來描述,他們更清楚新機型現在的缺陷在什麽地方。”
    他既說了實話,也算是退後一步。
    “這倒是。”
    呂林笑了笑道:“就算你現在說了,估計我也聽不懂,這種事情,還得是專業人員去對接。”
    所以.
    羅陽也笑了。
    “真的很感謝領導對鯤鵬科技的關心和幫助。”
    他真誠而懇切的道:“您最近有沒有時間,我想邀請您去公司參觀指導一下。”
    “指導談不上,觀摩和學習倒是可以的。”
    呂林心情不錯的道:“不過我也不會空著手上門,到時候帶上幾個專家一起去鯤鵬科技,看看能不能幫你們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困難。”
    “那我明天聯係您秘書,確定一下您的時間?”
    “嗯,我這周比較忙,參觀活動估計要安排到下周一二了。”
    兩人愉快的談話到這裏就聊的差不多了,雙方都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羅陽的訴求很有兩點,一是通過呂林這邊接觸到航空領域方麵國家級的專業,其次就是取得區政府對鯤鵬科技的重點關注和扶持。
    至於呂林的訴求.
    雖然他還沒說,但是羅陽能猜到一點。
    和鯤鵬科技參加柏林航展離不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