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準時報道

字數:3214   加入書籤

A+A-




    這一段時間,唐寧每天都準時到府衙報到,而之前堆積起來的工作,也很快被他慢慢的處理完成。
    將那些工作處理完成過後,唐寧又開始處理百姓們提交上來的案件。
    唐寧的處理速度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因為以前這些案件交給府衙,一個案件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得到處理,甚至一直沒有處理下來,但如今,這些案件在唐寧手中猶如江水流過一樣,輕而易舉的便被處理掉。
    唐寧的態度,讓江城所有百姓對唐寧更加擁護了,當然,恨唐寧的人也更加恨唐寧了。
    而河州其他唐寧沒有到達的那些官員,也慢慢的放下心來,隻因為他們知道唐寧的那三把火已經燒完了。
    雖然他們也有風險,但最起碼他們有處理風險的時間。
    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將,那些可能威脅到自己的證據全部處理掉。
    當然,也因為唐寧的態度,有了前車之鑒,讓他們都安靜了下來,一心一意的處理事情,並沒有想著渾水摸魚。
    河州的那支反軍,原本蠢蠢欲動,也因為唐寧的態度,又一次悄無聲息的隱藏了起來。
    並不是因為他們害怕造反,而是因為他們害怕唐寧,唐寧此刻在他們心中就是一個比較邪的人,原本好好的計劃,硬生生被唐寧破壞掉了。
    而他們之所以害怕唐寧,一是因為唐寧性質比較硬,說殺就殺,不看任何人的情麵。這樣的人如果在河州坐鎮,那麽,他們的成功率就會減少很多。
    二是因為唐寧與河州當地的駐軍關係比較好,唐寧之所以在江城大殺特殺,就因為有那些駐軍,如果沒有那些駐軍的幫助,那唐寧不可能輕鬆。
    而第三則是因為唐寧出生在唐府,也是百年以來的將軍府,雖然唐寧名義上從小就是一個病秧子,對武藝方麵一竅不通,對戰場也沒有接觸過,但是他們始終認為,哪怕唐寧沒有去做過,但在將軍府長大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怎麽可能一點都沒有學到呢, 他們自認為,唐寧隻是一個叛軍,吃老虎的人而已,畢竟如果真的如調查當中那樣的話,那唐寧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了。
    唐寧一直以來的資料,都顯示唐寧是一個從小逐不出院的人。
    所以哪怕就連唐府的親人,也很少能見到唐寧這個人。
    然而,自從將軍府出事以後,唐寧的種種表現就表明了以前的資料,簡直就是誤人子弟。
    一個從不出院子的人,怎麽在沒有人支撐的情況下站了出來,將一個百年之家的府邸撐了起來。
    一個從不出院子的人,怎麽可能在短短的兩個月就能從一個病秧子,變成了人人都尊崇的狀元。
    一個足不出戶的人,怎麽可能逃過重重追殺,遠過劫匪山寨,並且沒有一絲傷口的來到河州,而且還是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河州。
    一個足不出戶的人,手段怎麽可能那麽狠,哪怕他一個人要去麵對整個河州的官員,整個河州的大家氏族,依舊毫不手軟的用暴力手段直接將那些官員全部殺掉。
    一個足不出戶的人,怎麽敢一個人與整個天下為敵。
    想來想去,他們隻想到了一個說法,那就是唐寧是陛下的人,隻有他是陛下的人,才敢處置太子的人,隻有他是陛下的人,他才能無所顧忌的想殺誰就殺誰,隻有他是陛下的人,他才能一來,就將整個駐軍為他所用。
    他們知道,如果一旦他們真的動了,真的觸動到了唐寧的利益,那麽唐寧勢必跟他們魚死網破,最後的結局就是所有的人兩敗俱傷。
    最後的最後,他們能做的唯一選擇就是繼續消失,不在這個刀口上,再去割一個刀口。
    不知不覺,唐寧來到在河州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這半年內,唐寧沒有任何的動作,每天都是規規矩矩的到衙門報到,處理手頭上的事情,沒事的時候就會去其他的縣城轉一轉。
    那些原本想要針對唐寧的人,因為唐寧的沉默不敢輕易出手,畢竟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敵不動我不動,先出手的不一定是站到先接,而是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
    而那些原本就中立的人,依舊每天默默的看著熱鬧,耐心的等著唐知州給他們帶來驚喜。
    而那些因為唐寧到來,得到好生活的百姓,對唐寧更加信服了。
    此刻的整個河州,猶如掌握在唐寧手中一樣,不管是空缺補過來的官員,還是軍隊武力,隻要唐寧一句話,就在所不辭。
    唐寧並沒有要求整個河州都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畢竟像他這樣的人,對一個小小的河州,並沒有放在心上。
    隻不過河州到底是他的跳板,所以他隻能將河州經營好。
    有了各方的沉默,唐寧管理起河州來,就猶如魚兒得水一般。
    唐寧承諾給秦霄的那一半贓款,已經全部給秦霄運送回了京城,而剩下的那一半,唐寧並沒有直接發放給百姓,而是大力的鼓勵伐林開地,百姓們都風風火火的幹了起來。
    萬事開頭難,這話說的一點也沒有錯,剛開始的時候,百姓並不願意去勞作,畢竟整個河州都是平原,而且樹林比較多,動不動就會發大水,他們哪怕種了地,最後也隻會給大水貢獻。
    但是這一次,唐寧不僅鼓勵他們伐林種地,還用收繳回來的那些銀子,作為工錢,讓百姓們參與挖河道,引溝渠。
    河州的很多百姓,以前幾乎吃不飽,穿不暖,然而這一次,官府的帖子上,明確的寫著,參與挖河道引溝渠的人,一天三餐由官府負責,而每天還有十文工錢。
    說實話,十文工錢真的不多,這些百姓平時出去做工也都是十幾二十文,而這一次隻給了十文,但是有一點讓所有的百姓都很滿意,那就是一天三餐,全部由官府負責,而且不是他們想出去做工,就有地方接收的,往往是他們想出去做工,都沒有做工的地方。
    喜歡將軍府之唐寧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將軍府之唐寧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