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人海戰術

字數:4236   加入書籤

A+A-




    重生七零末,俏媳辣當家!
    “好。”
    李明遠一口答應下來。
    他摸了摸口袋,口袋裏有剛發的30元錢工資。
    要去找叔叔,總不能空手去吧?
    李明遠出門,左拐,找到附近的一家煙鋪,然後買了一條乘風,沒有過濾嘴的,一條三塊錢。
    李明遠用一個黑色的塑料袋裝著煙,往叔叔家的步伐輕快了許多。
    晚上李明遠回來時,帶來了兩個好消息,一個是客運托運那裏搞定了,他叔叔的一個熟人正好在管客運,隻要和他說一聲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是,他們租的這間房的屋主,叔叔一口打包票,說能幫他們全部租下來。
    大家聽了,都軍心大振。
    夏草看他們熱情洋溢的樣子,還有點不屑,不就是收破爛嗎?這麽高興?
    她沒有跟著大家開心,坐在邊上默默想心事。
    小雪也沒有在意,以為她是剛來,還沒融入。
    在桃源縣公安局。
    此時一間會議室裏,正在召開著一起案情分析會。
    會議室裏,煙霧繚繞,桌上的煙灰缸都堆滿了煙頭,都快從煙灰缸裏溢了出來。
    案情分析會,開了至少三個小時以上。
    “這起案件,很不簡單,經過分析,決定串並案了,受害人都是來趕集後失蹤的。
    本來也有村民向派出所報案,但因為他們都以為親人是去走親戚,或者其它原因,沒能及時回家,都是過了好幾天,才醒悟是失蹤了,趕緊來報案,但錯過了最佳尋找線索的時機。”
    刑警隊的王隊長匯報情況。
    “那你們串並案後,有什麽線索?”
    吳局長皺著眉頭問。
    “目前,還隻能發動群眾舉報,看看有沒有見過失蹤的人。”
    王隊長慚愧地道。
    “五年內,失蹤了十二號人,竟然沒有人重視?荒唐!真是太荒唐了!
    如果不是這次發起清理積案行動,所有的線索都指向同一個偵察方向,我怕這樣的案件還會繼續發生!
    最後一起失蹤報告的案件,是上個月5號,說明那個做案者還在活動。
    對了,你們再擴大範圍,發動群眾舉報,還有沒有更多的受害者。
    我記得一句話,發現一顆蟑螂卵時,底下已經是蟑螂叢生了。”
    吳局長差點要罵娘了。
    王隊長耷拉著腦袋,聽著領導用訓小孩的口氣說話,一聲也不敢吭。
    說起來著實冤枉,這些失蹤案件,沒有一起上報到他這裏來,但現在串並案後,又全成了他的責任。
    當然,比起擔責來說,能找到這些失蹤的人才是關鍵。
    “行了,這個專案組就叫612專案組。從今天起,奮戰三十天,爭取給我破案,要不然,我怎麽向人民群眾交待?”
    吳局長說完,把煙頭掐在煙灰缸裏,咳嗽了幾聲,起身離開了。
    王隊長待吳局長走後,這才抬起頭,同樣幹咳了幾聲,忍著濃滄的煙味道
    “任務既然已經下發了,大家也不要計較之前是不是我們該背鍋的問題。
    咱們大家隻要想著能破案就好。
    如果有鍋,我來背。
    下麵小劉,你先來分析一下卷宗。”
    王隊長的話很行情,組員們聽了,都是精神一振。
    有一個這樣肯替他們扛鍋的領導,誰不賣力呢?
    “我查了所有12份失蹤人口的卷宗,發現失蹤者女性居多,而且都是16到23歲以前的女性,一共9個人,男性則是年齡偏大者居多,最年輕的也有58歲,最老的67歲。
    所以,我覺得這個凶手,應該是名男性,外貌比較瘦小,看起來沒有攻擊性。
    正因為他體力不夠,所以才會挑年輕的女性和年老的男性下手。
    年輕女性涉事未深,容易上當。
    年老的男性,體力不及他,他能夠控製。
    所以,下一階段,我們尋找凶手的重點,就應該是一名瘦小、其貌不揚的男性,孤僻,不愛與人交往,獨居,沒有結婚。”
    “獨居?沒有結婚又從何判斷?”王隊長咪了下眼,問道。
    他覺得小劉分析得不錯,有料,怪不得是省警官學校畢業的,他好不容易要來的人才。
    “如果是同一個凶手做案,這麽多年都沒有曝出屍體,也沒有相關無名屍的記錄,那凶手應該是在家裏把屍體處理掉了。
    如果他結婚,或者有家人,應該沒那麽方便。
    當然,這隻是一個推斷,也許他的家人也是他的幫凶也不一定。
    但孤僻,離群索居,住宅遠離村莊,在村子邊上人煙稀少的地方,這樣的人家,都可以成為目標對象。
    而且,應該是在縣城周邊的村子。
    因為,如果他要騙那些人去他家的話,走太遠肯定會讓人懷疑。
    路途近,熟悉的周邊環境,才會讓那些受害者放下防備,和他一起走!”
    “喲,你小子絕了,描述得栩栩如生,就象親眼看到一樣!不錯,不錯!”
    王隊長聽到這,精神一振,先誇了小劉一通,然後道
    “接下來,小鄭,你把小劉說的這幾個特征疏理一下,形成一份協查通告,分發到各村委會,讓村幹部們幫忙留意。
    至於村民,就先不發放,以免打草驚蛇。”
    “是。”
    第二天,在桃源縣城附近的各個村,村裏召開了村幹會議,村長宣讀了縣公安局發的協查通告,要大家好好想想,有沒有符合這些特征的本村村民,而且這件事隻能先內部消化,不能泄露給村民。
    一番動作之後,一條條線索,向縣局匯聚而來。
    “王隊長,才兩天,就收到了20多條線索,這些線索裏描述的對象,都符合我們列出的特征。”
    小劉興奮地道。
    “大家分成四個組,兩個人一組,著便裝,把這20多條線索,分解,每組領幾條去,深入到這些村民家中,逐一排查。”
    王隊長眉頭稍舒展。
    國內破案,雖然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但我們有人海戰術,有警惕性很高、配合度很好的人民群眾。
    果然,這一發動,線索就來了。
    王隊長總覺得這20多條線索裏,也許就埋藏著那名犯人,很快,他們就能破案了。
    而此時,象小雪、小雲這樣的普通群眾,依舊為了一日三餐忙碌著,在生活裏奔波,每天都要接觸各種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