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打不過丁偉,機動兵力收拾其他部隊

字數:460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亮劍:開局丁炸橋,自釀地瓜燒 !
    戰爭往往不是一個人的戰爭,這一點讓丁偉深有體會。
    他的正麵是71軍、新一軍、新六軍,手上4個炮團發威,一舉摧毀了對方的東部炮群。
    三個軍隻剩下幾十門山炮堪堪可用。
    這種情況下,想不出怎麽輸,丁偉馬上就可以動員兩個縱隊反撲,清掃國軍王牌。
    天上有飛機配合,地上有火炮壓進,這種局麵,大優勢啊。
    偏偏是兄弟部隊出了問題。
    彪哥作戰科的科長叛變,帶走了滿洲潰敗聯軍的撤退路線。
    四平南作戰失利後,十萬部隊分批向後方撤退,退到四平與長春之間的地方休整。
    打仗這種事,有傷亡很正常,休整也很正常。
    補充兵力,恢複生機,拿到作戰彈藥後,又是一條好漢。
    正麵由丁偉扛住了,隻需要半個月乃至一個月,部隊就能緩過勁來,繼續接著打就完了。
    問題就出在撤退轉移上,整個撤退休整計劃肯定是作戰科製定,原封不動的叛變到了國軍那邊。
    在國軍進攻的這月許時間內,彪哥的作戰部轉移到了四平後方休整。
    位於四平北部的梨樹屯,其作戰科長王大芳與梨樹屯地主家的女人一見投緣。
    部隊馬上就要轉移了,舍不得小娘們,再加上連續的作戰失利,看不到前途。
    果斷的叛變了,帶著情報前往杜先生門下。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杜司令正一腦門子黑線,損失了東部炮群,心裏肝疼的很。
    打不過丁偉,那就朝著其他部隊開刀。
    當即命令廖建楚的機動兵力,不要再糾葛塔子山的損失了,也不要心疼那些火炮了。
    調集手上所有的汽車,繞路四平,直奔後方,追擊潰兵。
    正麵方向,新一軍保持牽扯,71軍也從西部繞路,避開四平的兩大縱隊,追擊滿洲聯軍的潰兵。
    “不用偵察敵情,兩軍主力部隊,不惜代價向北猛追猛攻。”
    這種搏命的機會稍縱即逝,一旦丁偉的正麵反撲打出來,利用四個炮團足夠解決正麵三個軍攻勢。
    缺少了火力掩護,絕不是對方縱隊的對手。
    那可是200多門榴彈炮,不是普通的山野炮。
    足以扭轉戰爭的勝負。
    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打不過丁偉,先挑軟柿子捏,向四平後方壓進。
    71軍、新六軍籌集手上的所有汽車,不惜代價橫穿阻擊部隊的陣地。
    即便有汽車被炸翻,依舊不停歇。
    爭分奪秒的向後方壓進。
    52軍從本溪方向,向四平地區壓進,幫助新一軍轉入防守姿態。
    兩個軍的主力壓在正麵方向,就算打不過,也足夠堅守一段時間。
    隻要解決了四平北部的潰敵,集中四個主力軍,對丁偉兩個縱隊形成合圍,整片作戰地點就成為一潭死水了。
    四平指揮部內,丁偉的臉色陰沉,眼看要打贏團戰,對方兩路偷家了。
    彪哥還不知道有人叛變的消息,部隊撤到哪裏,新六軍、71軍的追擊就到了哪裏。
    忍不住質問:“為什麽我們在哪裏,敵人的炮彈就轟到哪裏?”
    撤退的兵力迅速潰敗,互相之間失去了聯係。
    各部之間自己跑自己的,毫無組織可言。
    一拳捶在了桌子上。
    丁偉皺起眉頭,分析眼前的局勢。
    “不愧是黃埔一期的人,在戰局失利的情況下,能抓住稍縱即逝的翻盤機會。舍棄正麵戰鬥,追擊兄弟部隊。”
    孔捷站在一邊,很著急。
    到底是進攻?還是向後方撤退?塔子山已經打贏了啊。
    “孔勇縱隊拿下塔子山,美式炮群的一百多門火炮,我還是有胃口吃下的。即便大炮損壞了,維修一番總能繼續使用的,再不濟回爐重造也好。”
    “老孔,正麵戰場收縮,考慮向通遼地區撤退,四平不能守了。”
    從實際而言,新京有張大彪、高清縱隊,還有3個暫編師的兵力。丁偉堅守四平也沒什麽難度。
    完全可以從通遼、新京調配援軍,反包圍吃掉新六軍跟71軍。
    但沒有意義,固然可以盤活整個戰局,損失的卻是他自己的兵力。
    滿洲人民聯軍潰敗,問題在於聯軍本身,跟他丁偉沒有半毛錢關係。
    部隊潰敗,能稀釋各軍區指戰員的話語權,雖說看起來殘忍,可戰爭本就是無情的。
    上了戰場,就要做好受傷陣亡的準備。
    放棄四平,甚至可以放棄新京,沒必要跟國軍死磕,趁機收編潰兵及潰敗兵力。
    彪哥啊,不是我丁偉不想幫你。
    人啊,總是有點私心的。
    部隊可以聽你的,也可以聽我丁偉的,老子的地盤又不在這邊,放棄了也不影響。
    進攻固然可以重創國軍主力,但撤離卻可以趁機整編5-10萬兵力,還能保存自己的實力。
    傻子也知道如何選擇啊。
    “老孔,我軍即將處在敵軍包圍當中,友軍已潰敗,按照聯軍司令部的最新電報,讓我兩個縱隊趁機突圍,保存有生兵力。”
    “往哪裏突圍,向北撤退?”
    孔捷隻覺得憋屈,這仗打的太憋屈了。
    “向通遼撤退,聯係王濤縱隊,向東出兵,接應我四平守軍。同時收編整編潰敗的友軍,與我縱隊一起撤向通遼。”
    四個炮團、兩個縱隊兵力緩慢集合,做出向西部撤退的動作來。
    本以為撤退過程還要糾纏一會,卻不曾想國軍異常配合。
    從西部放開一道口子,讓丁偉的部隊拖著大量的重武器離開。
    炮團朝著西部猛攻,密集的炮火無人可擋。
    趕緊送丁偉這尊瘟神離開。
    縱隊根本不像撤退,更像是戰略轉進,優先安排傷兵撤離,隨後有序的退出戰鬥。
    與王濤的兵力匯合後,在雙遼地區暫時休整。
    同步安排出機動兵力,聯絡潰散的各部兵力,統一向雙遼地區集結。
    出動了幾十輛bt-7坦克,掩護兄弟部隊,安穩的撤出追擊。
    國軍沿鐵路沿線進攻,拿下四平,隨後四個軍的兵力持續向北壓進。
    丁偉則乘坐飛機,降落在新京。
    張大彪、高清等候多時,詢問該如何應對眼下的情況。
    國軍主力正逼近新京,打還是撤?
    扯淡,撤什麽撤,這邊工業區較多,好不容易從老毛子手上拿了下來,需要撤退嗎?
    從四平撤退是戰略調整,放棄一座小城,拿到幾萬兵力。
    丁偉手上的縱隊兵力都太少,五個縱隊,怎麽也得發展到三十萬人啊。
    每個縱隊6萬人不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