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鐵路咋回事,三天兩頭的壞呢

字數:441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亮劍:開局丁炸橋,自釀地瓜燒 !
    說實話,有丁偉在境內策應,時不時的提供情報,方便周竹俊的很多動作。
    連續攻克多處改造營,逼迫遠東軍不得不加強警備力量。
    之前的改造營隻有一小股兵力駐紮,增強兵力後,直接導致一個問題,後勤需求增加。
    10個人所需的物資,跟一百人所需的物資差10倍。
    以前可能幾輛卡車就夠了,現在需要固定幾十輛卡車運輸。
    論遊擊戰的策略,除了八路最擅長外,也就是小鬼子了。
    他們被打了很多年,被打的頭昏腦漲又毫無辦法。挨揍挨多了,也有了經驗。
    八路怎麽打他們,他們就怎麽打毛子。
    華北地區的鬼子最有話語權,但關東軍也多有研究遊擊戰。
    按照目前發展的情況,下半年有望組織四五萬兵力,投入遊擊作戰。
    唯一的弊端是沒有群眾基礎,也不需要群眾基礎,地方就沒多少人。
    遠東地廣人稀條件差,往山上一鑽,神仙來了都找不到。
    以前這地方多沼澤,氣候變化後,有人過來生活耕種。自打老毛子占領後,開始排斥外人,殺了不少,大量的移民跑了回來。
    導致這邊的人口一直上不來,毛子本人也沒精力跟能力開發。
    既然沒精力沒能力,那就交出來,我丁偉可以啊。
    【遠東鐵路線受損,意外獲得蘇式雅克3戰機60架。】
    人在家中坐,獎勵從天上來。
    剛剛修好的遠東鐵路線又出現了火車脫軌的問題。
    懷疑是前段時間運輸量太大,鐵軌的維護不及時,出現了軌道不穩的問題。
    到現在還沒懷疑是丁偉的人動手動腳嗎?
    該說老毛子笨呢,還是感謝對方的信任呢。
    兩款蘇式戰機到手,二戰末期的螺旋槳飛機也就這個標準了。
    蘇式的兩款戰機低空性能達到了一流標準,航程跟高空性能還是比不上盟軍飛機的。
    眼下美式戰機、蘇式戰機都有,還有一批可以逐步淘汰的日式戰機。
    啥性能不性能的,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考慮性能提升。
    本子、德子戰敗後,其軍工技術、人才還有機會拉攏。
    隻要控製外東北,丁偉完全可以自己組成戰機工廠,完成自產飛機坦克。
    人啊,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德子跟本子的技術上,迅速拉齊差距。
    現在油、工廠、技術人員都有了,欠缺的無外乎就是飛機的生產線了。
    小鬼子戰機水平還行,唯一的弊端是資源不足,後期的更新迭代撐不住,脫離了一線水平。
    利用高橋浩的身份,先暗中收編技術人員,到時候直接拉到手下做研發。
    計劃已經定好了,46年下半年,在外東北達成5萬左右的鬼子遊擊力量。
    北滿地區實現戰車、飛機、軍工的自產,即便不能生產飛機,也要具備維修能力,製造一些常用的零件。
    丁偉手上有大量的獎勵戰機,不需要生產,需要時常維護保養。
    每次起飛降落,都需要機組人員配合。
    否則飛不了幾次,直接癱瘓。
    佳木斯成立獨立第一軍,在海拉爾成立機械化第二軍,轄三個裝甲師。
    孫德勝的騎兵縱隊改編為獨立騎兵3軍,除了原有的騎兵兵力外,增加機械化步兵或者摩托化步兵。
    整編的15個師,完成徹底的整編訓練,統一編入北滿兵團,丁偉親自指揮。
    這是他本人可以直接控製的兵力,一個完整的兵團,三個獨立的邊境軍。需要逐步脫離所謂的八路,所謂的組織影響力。
    另外則是五個縱隊,進一步休整擴編,達成30萬兵力。
    這些人用於解放作戰,跟國軍硬碰硬。
    到現在為止,丁偉還沒真正的對遠東軍動手,以背後扶持為主,靠小鬼子自己在境內打遊擊。
    周竹俊有多少能力,全都使出來看看。
    這位在德子畢業的特種作戰的專家,能否帶領戰俘打出一片天地。
    當初鬼子引入河豚計劃,在遠東吸引猶太人,意圖將他們大量的財富聚攏過來,加以控製為自己所用。
    可惜計劃夭折,並沒施行成功。
    即便如此,在這裏也有3萬多人,還有日僑以及以前活躍的影子。
    借著這層便利,在雙方的邊境地帶,組建了小型黑市,互通物資。
    從鶴崗過去,就是猶太自治州,人煙稀少,亂草橫生。
    恰恰適合潛伏,以及做一些秘密交易。
    將這裏定為了遠東遊擊隊伍的物資供應點之一,支持鬼子的遊擊作戰。
    遠東軍怒不可遏,連續圍剿了多次,作戰傷亡達到900餘人,僅僅擊斃了1700左右的日寇。
    小股流竄,危害一方。
    遠東軍司令部,特意過來,向八路請教遊擊戰的玩法,以及反遊擊戰該怎麽打。
    這種事情該怎麽請教呢。
    遊擊戰的本質是避開敵軍主力,形成騷擾、疲敵,專門對後勤、控製區作亂。
    想要玩遊擊戰需要一些合適的條件,其一是有足夠的縱深,方便遊擊人員穿插機動。
    如果隻有巴掌大的地方,還遊擊個屁,直接調動主力部隊,就能完成剿滅。
    其二是要有足夠的控製力,控製地方,防止遊擊兵力隱蔽。
    這一點遠東軍也做不到,外東北地區地廣人稀,還有大量的山脈、林區,地形複雜易於遊擊戰,不利於大兵團作戰。
    鬼子往外興安嶺、錫霍特山脈一鑽,除非把所有的遠東軍都調過來,挨著搜查。
    要麽想辦法封鎖山區,讓小鬼子成野人。
    頭疼的地方不僅僅是難以圍剿,更多是人員的傷亡。日寇拿到了武器裝備後,除了最開始的一批人頭硬撞擊大部隊。
    剩下的鬼子學會了偷襲,打冷槍。
    潛伏起來,在暗中偷襲。
    小鬼子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很多人的槍法不錯。
    再加上三八大蓋這款武器,在中長距離上的射擊精度不錯,被子彈咬肉,非死即傷。
    別扯什麽威力不夠,都1945年了,子彈威力不夠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抗戰早期可能出現威力不夠的問題,後續的子彈優化調整,殺傷力足夠驚人。
    6.5毫米子彈,絕對滿足了戰場需要。
    調整了作戰方式後,老毛子的傷亡數量突破到了三位數,驚動了更多的遠東軍高層。
    偏偏這個時候,火車還出現問題。
    後勤供應上的危機,席卷到整個遠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