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進攻我龜速前進,打仗我踩電線撤退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A+A-


    日記:昨天晚上二更,也就是他媽晚上九點鍾的時候,喝了點酒,睡不著覺,旁邊的美玲打起了呼嚕。
    起床到陽台禱告,祈求上帝的庇佑。月色非常的漂亮,皎潔且清澈,四周無人,微風吹來的時候,仿佛回到了青年時。
    此處之美景,估計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比擬,也算人生最歡樂的時候了吧。
    ……
    娘希匹避暑的時候,陳辭修已經有點焦頭爛額了。
    他手上有兩份作戰預案。
    第一份預案,調動關內部隊配合手上的國軍主力,全軍出擊,逆轉東北局勢上的劣勢。
    第二份預案,縮短防線,守住遼西走廊+營口,保持退路就行了。著重保證北寧鐵路、營口的港口。
    保證隨時可以從海上或者陸上迅速撤退。
    陳總參信誓旦旦的來到滿洲,肯定是要做一番功績的,肯定不能選擇第二種。
    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能先想退路?
    遼西走廊上的北寧鐵路是生命通道,也是國軍唯一的後勤運輸線路。
    從關內運過來的物資,支撐前線部隊作戰。
    他們隻拿下了鐵路沿線的大城市,缺少自給自足的能力。
    這條生命線務必要好好保證的。
    大筆一揮,寫下了幾個作戰方針:確保北寧線安危,打通錦承鐵路,維護中長線,保證海口安全。
    寫的挺好,算下來不還是一句話,堅守不動唄。
    遼中的局勢已經這樣了,手上的部隊麵臨10個野戰縱隊盯防,隻要出城野戰,必然被圍堵。
    唯一有優勢的是熱河這邊,13軍過來後,有一定的小優勢。
    陳總參決定把精力放在錦承鐵路上做做文章,其餘的地方以堅守為主。先突破西北一線,與平津地區打通。
    關於如何挽救東北局勢上,這些軍長們沒什麽高見。
    此時的陳長官信誓旦旦,要讓這群酒囊飯袋看看,什麽是真正的戰場指揮。
    五月初,
    雙方的兵力都在集結、調動、部署,丁偉將兵力部署於通遼至赤峰一線,壓進朝市、阜新方向。
    這都曾是他所掌握的地盤,張大彪在這裏駐防了一年多,最清楚情況。
    錦承鐵路是熱河至遼沈地區的鐵路幹線,駐防的13軍全靠這條鐵路活著。
    這邊並沒有成型的野戰部隊,而且山區較多,二線部隊都隱蔽在縣城,穩住農村根據地。
    戰鬥並不多,顯得13軍日子挺好。
    陳總參的主動出擊,第一拳打在了錦承鐵路,撿軟柿子捏一捏,避開東北縱隊的主力,拿下兩個縣城潤潤水。
    冀熱遼地區的兩個縱隊並不算主力縱隊,至少跟丁偉的五個獨立縱隊沒法比。
    也是剛剛在今年成立的縱隊,底子比較薄,戰鬥力低。
    這也是為何陳總參將目光放在了山溝裏,先在遼西、熱河北部發起反撲的緣由。
    新官上任折騰了半天了,有沒有真本事,得先露兩手看看。
    調動93軍下的暫編22師,港口司令部的50師分別從錦州與綏中向西壓進。
    國軍的兵力調動,第一時間被8縱、9縱的偵察部隊察覺,第一時間上報至前線作戰司令部。
    丁偉坐鎮在通遼,轉手把報告扔給了張大彪。
    剛剛過來擔任丁偉的參謀職務,大彪擺足了精神。
    拿到報告單後掃了一眼,隨即皺起了眉頭。
    “司令員,自打東北的戰事開始,還從未見過2個師的兵力冒進的情況。杜一期在位的時候,最次也是調動兩個軍的兵力。”
    “一個軍主攻,一個軍機動,其餘各軍兵力防守。”
    “新上任的陳長官,不僅搶了東北行營的職務,也搶了保安司令部的職務,合並為東北行轅。”
    “我不想聽你分析對方長官怎麽樣,敵軍2個師向我冀熱遼軍區壓進,分明是瞧不上我們的8縱跟9縱?”
    丁偉接任前線指揮的任務後,特意讓人聯係了8縱跟9縱,了解兩支縱隊的兵力及武器情況。
    8縱司令是大黃,對丁偉很是推崇。
    早在進入東北之初,就認為該由丁偉的縱隊帶頭,帶兄弟們打仗吃肉。
    後來又堅定的支持彪哥,將手上的新四軍第三師交給他指揮。
    很純粹的一個人,願意為了勝利仗義執言。
    9縱是新組建的部隊,新兵較多,但比較有朝氣。9縱的司令員是一位資曆強的可怕的人物,但詹司令的存在感較低。
    丁偉的態度很明確,僅僅兩個師孤軍冒進,打掉它就行了。
    9縱戰鬥力低,隻能用來輔攻,大黃的8縱底子相對好一些,作為主力進攻部隊。
    引敵軍從綏中進入建昌地區,在山區內尋找包圍殲滅的機會。
    奉命出擊的國軍也很磨嘰,深知兩個師的兵力往敵軍的根據地深入,這不是純純的找死行為嗎。
    行軍速度不快,甚至說得上磨磨蹭蹭。
    往前走就是萬丈深淵,誰願意踏進去。
    22師、50師都是暫編師,整編的水準一般,內部有不少當地熟知情況的老兵。知道八路的縱隊不好打。
    雙方相隔30公裏,彼此看著對方。
    22師前進一點,50師就前進一點。
    秉承著你不動我也不動的想法,兩個師龜速磨蹭。
    龜速前進,正好給了大黃8縱,詹司令9縱向建昌縣靠攏的機會。
    同誌們缺少交通工具,缺少汽車等機動手段,唯一依靠的是腳底板,一雙腳底板走天下。
    行軍的命令一下,所有人日夜加緊,磨破了鞋底子也得衝到作戰地點。
    兩支縱隊剛剛整編,還在休整狀態,接到作戰命令後,要奔襲350公裏山路。
    還要攜帶著作戰的物資,配屬的彈藥等等。
    愣是靠著雙腿完成了行軍,4天時間奔襲350公裏。
    你可以說縱隊的戰鬥力低,但不能說同誌們的意誌不夠堅強。
    主攻的8縱以及輔攻的9縱兵力到位,稍微休息2個小時後,就對建昌縣梨樹溝的國軍發起了攻勢。
    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兵力剛剛堵在梨樹溝,暫編50師跟受到驚嚇的兔子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撤出梨樹溝。
    讓滿心打一場攻堅大戰的8縱撲了空。
    暫編50師從建昌一股腦的退到了綏中地界。
    得知兄弟部隊被打,暫編22師也迅速的向後撤退,跑得極快。
    雙方在山區內騰挪上百裏地,逃跑的速度驚人。
    該怎麽形容這兩個暫編師的戰鬥力呢,雖然進攻的慢,但逃跑的速度確實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