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提前預示的結局,中原平定
字數:4429 加入書籤
飛機空投之後,還掉下來一封親筆書信。
【痛心疾首啊痛心疾首。12兵團全軍覆沒,我讓他們突圍,黃兵團非得逆天而行。死無葬身之所,而我亦承受無邊斥責。
弟深陷囹圄,卻沒有一兵一卒可派,唯一能幫忙的是進行戰機掩護,以毒氣彈掩護你們突圍,望珍重。】
看著周圍密密麻麻的縱隊主力,突圍?
往哪突圍?
四麵八方都是敵軍,左一圈又一圈,圍堵了一層又一層。
別說飛機支援了,就算安排幾百輛坦克,也未必能衝的出去。
況且那點毒氣彈又能解決什麽?
能夠逆轉戰局。
杜一期沉悶片刻後,認為繼續堅守,或許會有轉機。
也提了三條建議,其一,把手上的兵力全都調出來,在中原打一場決戰,勝敗決定天下。
要麽就繼續堅守。
最最最差的手段才是突圍。
又有新的關懷送過來,【聽聞弟身體有疾,如果屬實,可安排戰機送你回來療養。】
這句話幾乎算是點明了,可以安排飛機帶你走。
看著身邊二十多萬士兵,他杜一期做不出舍棄軍隊,孤身逃跑的事情。
但可以給手下的一些年輕師長脫身,楚雲飛也在此列,可作為優先一批骨幹,乘坐飛機離開。
剩下的這些,做好血戰到底,戰死沙場的覺悟吧。
手下隻剩下兩員大將,雨庵天天飲酒跳舞,跟著女護士醉生夢死。
李彌呢,把64軍的番號要過來,安排心腹全都當起了官。
這個連長,那個團長,你師長,他副師長。
臨死之前也讓心腹兄弟過一把當官的癮。
任誰也能清楚,一切都完了,沒有援軍到來,等待他們的唯有死亡一條路。
中原戰事即將平息,發動總攻的日子,丁偉卻乘坐飛機提前離開了淮海。
戰機組成編隊,從上空呼嘯飛過。
能夠看到遠處的戰場硝煙彌漫,從天空俯瞰下去,所有人也不過是小小的一個點。
而幾十萬人廝殺,炮火翻飛,著實有些令人唏噓。
張大彪代理指揮,又有完整的參謀部出謀劃策,應對眼下的時局毫無問題。
飛機順利的到達奉天機場,從天空落下的時候,已經能看到駐防的部隊換成了張大彪的兵力。
周衛國許久未見,也早已成為了獨當一麵的能手。
他的安排縝密,部隊調動頻繁卻井然有序,沒有出現任何偏差。
地方防務全部接手。
還能看到一些冒出的黑煙,那是工廠全麵複工後,正抓緊生產。
小鬼子在滿洲投入的精力很大,使得滿洲的工業底子不俗,其鋼鐵煤炭產量豐富,差點被老毛子搶走。
如今在丁偉的掌握之下,恢複生機,並有很大機會擴進一步。
隻要能把濱海邊疆區打通,完全可以從哈城到海參崴,再從海港到北海道。
接下來這段時間,丁偉要把精力從戰事當中抽出來,放在如何打造北方的重工業基地。
他手上的軍隊、坦克、工廠,會將整個北方貫通在一起。
來到司令部,周衛國已經帶著衛兵等候了。
“歐洲的情況怎麽樣?”
“鬧得很厲害,兩個政權體係的碰撞,勢必會碰出無數的火花,很可能因此衍生出第三次大規模的戰事,那將一發不可收拾。”
“得感謝雙方的針鋒相對,讓很多朋友願意來我們這邊避難。”
“從技術底蘊也好,從技工的綜合素質也好,那邊的工人比我們強很多。到來之後,改善了幾道生產工藝,我方槍械彈藥的生產效能提升80。”
丁偉感歎,工業大國的底蘊,隨便拿出點東西,都足夠我們吸收很久。
從農業國轉入工業國,需要時間,更需要資產的積累。
兩者相比,真的是降維打擊。
危機的本質是兩個大國角力,一方擁有強大的陸權,有著號稱世界第一的鋼鐵洪流。
一個綜合實力世界第一,有著最強的海軍,以及不俗的空中能力。
很難評估雙方的勝負,至少從目前來看。
毛子封鎖了地麵所有的交通要道,投入了幾十個裝甲師,大有平推的打算。
而鷹醬則調動了幾百架飛機,向包圍圈內空運物資,展現其強大的國力。
僅靠空運,每天可以運輸上萬噸的物資,投入到封鎖區內。
一個展示強大的鋼鐵洪流,一個展示強大的國力,誰先認輸誰慫。
空運萬噸物資,這種玩法,也隻有財大氣粗的鷹醬弄得出來啊。
“打夠嗆能打起來,接下來我們優先恢複鐵路線,優化路基條件。交通方便才是發展的第一要務,同時增加內海巡視、內河巡視,打通跟穆連成的貿易。”
“聯係遠東遊擊隊的人,搞一場大規模的反擊,爭取拿下幾個穩定的地盤。”
“想辦法控製自治州的州長,控製在手心內,我們就可以將兵力安穩無憂的放進遠東。”
暫時沒有想到更多,先將這三件事執行下去。
有棗沒棗的先打一杆子。
遠東的地緣態勢,注定讓它難以發展,因為發展起來能幹嘛呢?
它距離毛熊的核心長達60009000公裏,但距離外三省卻隻有幾百公裏。
開采的礦物、石油、天然氣,除了賣給外三省,還能賣給誰?
所以毛熊的策略是占有它,並不會著力開發它,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沒人會願意去做。
丁偉的策略與毛熊相反,遠東開發的越好,對他的好處越多,對我們的好處也越多。
看看自治州這邊,小小的一塊3萬平方公裏的地盤,已經頻繁的開啟互相交易。
隻要有貿易,就會有猶大人出現。
己方的人,可以肆意的進出,人口優勢擺在那,但凡過去一撮撮,那麽隻有幾十萬人。
就足夠占據自治州的主導權了。
俺們喜歡吃苦耐勞,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隻要有土地,就能紮根發芽。
小規模的戰事出現在遠東,鬼子俘虜的戰鬥力還真不錯,連續推翻幾個據點,幹掉了不少老毛子。
他們雙方的仇絲毫不少,打了上百年。
一直存在爭議,也一直有紛爭的存在。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再加上俘虜保守摧殘,有機會反擊,肯定要端著刺刀拚命。
伴隨著大量的物資從外興安嶺湧入過去,可以武裝十幾萬人的武器裝備,眼睛都不眨一下。
遠東軍內部也不是鐵桶一塊,幾個自治州間有不同的話語權。
也給了周竹俊騰挪的空間,打的不錯,很有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