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出口版?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A+A-


    劉韜露出好奇之色。
    256廠可是大型軍工廠,整個西南最大的製造裝甲車的大廠,直屬於五機部管轄!
    256廠生產的裝甲車,可是曾經出現在閱兵上,接受黨和國家的檢閱。
    按理說,這麽大的廠,應該是很滋潤才是。
    哪怕部隊沒有訂單,上級也會撥付大量的經費給256廠,工廠正常運轉應該不是問題才是。
    怎麽看樣子,成了王保國甩包袱一般。
    張軫看劉韜表情,知道劉韜對於256廠不了解,便簡單地解釋一下。
    256廠位於山城,是整個西南最大的特種車輛製造廠,擁有著大量設備,可以進行車體焊接、油氣懸掛、液壓件、零部件熱處理和表麵處理的生產做夜宵,具備較好的下料、衝壓、鍛造加工生產能力和較強的車體、傳動、行動、操縱、鈑金件、動力輔助裝置的製造能力及總裝總調能力,甚至於還建有西南最大的動力傳動綜合試驗台。
    整個256廠共有職工四千個,占地麵積三千多畝,包含家屬在內超過了兩萬人。
    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256廠便沒有什麽計劃指標了,廠長都時不時打電話,跟上級哭窮,要指標!
    可是要知道,這個時候,肯定是優先照顧北方的幾個大型坦克製造廠。
    比如一機廠!
    一機廠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當年在北方老大哥的幫助下,通過引進T54a型坦克的全套生產技術,生產出來了國內大名鼎鼎的59式坦克,而一機廠從此也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坦克製造廠。
    將256廠劃入盤山機械廠,相當於盤山機械廠得負責給256廠職工發工資,負責256廠的吃喝拉撒的。
    某種程度來說,這屬於甩包袱。
    “盤山機械廠可是改革試驗廠,是要挑起改革重擔的。”王保國笑嗬嗬地道。
    劉韜心中一動,連忙問道:“領導,如果256廠生產這款自行高炮,能不能出口?”
    “聽說西德的獵豹自行高炮單價高達440萬美元,比豹2主戰坦克還貴,這麽貴有人會買麽?”王保國怔了怔。
    張軫略微思索了一下:“出口是可以出口,不過出口的性能,需要適當降低一下,總不能出口的跟自用的一樣吧?這種國家重器,還是要注意泄密。”
    好家夥,這是說可以出口要用猴版是麽!?
    劉韜想了想,也就知道了。
    自行高炮、主戰坦克,這是跟槍械不一樣,乃是屬於重武器,說是國家重器都不為過。
    自然而然,有些技術指標就得限製一下。
    而這也是國際慣例,歐美、蘇聯都是這麽幹的。
    坦克裝甲車、飛機、軍艦,自用版和出口版完全是兩碼事。
    “多謝領導,我明白了!”劉韜露出笑容。
    降低一些性能,這事實在再簡單不過。
    提高性能不容易,降低性能還不容易?
    隻要能夠出口賺美元,賣給部隊的低一些也就低一些,就當做是支持國防建設。
    可是如果無法出口,隻能靠著部隊訂單,那一年下來部隊能采購多少輛自行火炮?
    部隊現在有多節省,劉韜可是知道。
    重機槍、重狙槍都舍不得采購。
    高射機槍都得是買一送一。
    在五機部,劉韜也看到了,霍英東讓人帶過來的兩台施樂860個人電腦。
    這是今年發布的個人電腦,128K內存,也是最早具有文字處理工具BravoX、圖形化GUI、鍵盤右側的圓形觸控板,XEROX網絡係統協議,可以通過網線連接到XEROX文件、打印機和郵件服務器等。
    一台電腦就要兩千美元!
    看起來很醜,性能也很簡單。
    內存更是隻有128K內存!
    當然這不是最貴的,1975年IBM推出IBM5100,售價達到了驚人的一萬美元!
    現在在美國,蘋果II才是最暢銷的個人電腦,配置是1MHz的CPU,4KB的內存,2個5.25英寸的軟驅,一個彩色顯示器和一個內置鍵盤,售價1928美元,連續5年占領著美國個人電腦銷售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
    這兩台電腦,劉韜也用不慣,他是要用來研究的。
    幾天時間,劉韜都在研究著這兩台電腦。
    不知不覺中,幾天時間便悄然流逝。
    他也不得不踏上返程。
    這一次返回盤山機械廠,不僅僅是劉韜一個人,而是一大群人。
    機場,王保國親自帶隊,他介紹著每一個人。
    為首的是一個六十歲左右的男子,穿著樸素的軍裝,一隻手和劉韜握手,他的另一個袖管空蕩蕩的。
    劉韜卻是肅然起敬,露出敬意。
    他腦海中還記得,他看過一個紀錄片,那是介紹華夏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裏麵就是這個男人擔任總設計師!
    而他被任命為三代坦克宗師的那年,已經66歲了,而他挑起了重擔,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讓華夏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三代坦克。
    這位老人,參加過抗戰的那段歲月,麵對敵人,無所畏懼,而在抗爭之中,就展現出來了過人的軍工天賦來。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又孜孜不倦地學習,掌握了大量的知識,為了國家的軍工事業,一直奮鬥到現在。
    “祝愉生,19歲考入了皇甫軍校,19歲進入抗大學習軍事,戰爭期間根據戰鬥需要,創造和改進了20餘種武器和戰鬥器材,目前擔任五機部兵器科學研究院任副院長,主管科研,也是此次專家組組長!”王保國隆重介紹著祝愉生。
    可以說,祝愉生是了不得的高材生,也是珍貴的技術人才。
    “祝院長,久聞大名!”劉韜心中都不由得有些激動。
    他知道,祝愉生的右臂,是因為1948年1月在組織迫擊炮敵前試射時,被炸斷。
    對於這位軍工係統的英雄,劉韜充滿著敬意。
    在這個缺乏人才的年代,祝愉生屬於頂尖人才。
    哪怕斷了右臂,他也不曾自暴自棄,而是堅強地走下去,不斷地進行學習。
    如果說在裝甲車相關領域的技術,放眼全國,祝愉生都可以名列前五。
    最重要的是他的意誌,無比堅強的意誌,百折不撓,那種戰天鬥地的精神,最是讓劉韜敬佩。
    這一個男人,可以說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祖國,為祖國的複興貢獻了一份力量。
    再看看他身上穿著的軍裝,都不知道穿了多少年,要知道他的工資放在這個年代是屬於高收入群體,可是他生活是過得多麽樸素。